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来源:化拓教育网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fēi) 裸露(lóu)津津有味(jīn)惟妙惟肖(xiào) B.剔透(tī)酝酿(niàng)既往不咎(jiù)深恶痛疾(wù) C.濒临(bīn)颈椎(jǐng)载歌载舞(zǎi)恪尽职守(kè) 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dǐ)茅塞顿开(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河南) A.驱弛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 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 C.签署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 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泥人张》节选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C.《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

B.在调查时,湖南大学一位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在湖南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到过可以自由转学的文件。

C.借助性手段和阿里巴巴强大的营销能力,天弘增利宝成功实现了以小博大,成为首支国内基会史上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51位。

D.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6.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2分)(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曲,作者张养浩,“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威尼斯商人》作者是莎士比亚,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C.《雪》的作者是鲁迅,选自其散文诗集《野草》。

D.《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8.下面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繁星》《春水》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它们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故事取材于当时众多者的典型经历,表现了那个年代残酷的斗争生活。

C.《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狐假虎威”就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D.《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因出航时遭遇风暴,船被打翻,

他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 9.作为“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辩题的正方辩手,下面材料不能有效证明我方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B.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始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青年鲁迅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以手中笔为投匕首与封建者和反动者展开激烈的斗争,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未来的科幻都市

雪莉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未来的人类将居住在什么样的城市里呢?学者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种种构想。

蠕动城市——随意改变房屋形状

在不久前闭幕的纽约“世界科学节”上,来自Terreforml设计团队的大师们畅想了未来的城市规划,并提出了“蠕动城”这一崭新的概念。

据描述,这座未来城市是一幢由众多软管构成的高层建筑,软管内分布着若干标准大小的封闭单元,房间就是由这些“标准单元”组成的。由于软管可以任意弯折,软管里的“标准单元”也可以自由组合,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构造自己的房屋,而不必住在那些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的钢筋水泥建筑中。也就是说,如果你厌倦了四四方方的房间,完全可以通过移动“墙壁”的方式改变它的形状,轻而易举地把它变成圆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

漂流城市——未来的诺亚方舟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南北极冰川融化等因素,地球很可能在100年后变成一片汪洋。到那时,习惯于在陆地上生活的人类将何去何从?为解决这一难题,法国建筑师文森特•卡累波特设计了一座能漂浮在海面上的美丽城堡,它的名字叫“利里帕德”。

(A)“利里帕德”是一座“两栖城市”。它的上半部分露在海面,从高空俯瞰,犹如一朵怒放的百合花。(B)“花托”直径达1000米,上面建有医院、学校、商场、公园及各类娱乐场所,可供5万人正常生活。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没入水中,这使它像轮船一样,能随着风向和洋流的变化在大海上自在邀游。“利里帕德”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水上部分的所有建筑都覆盖着特殊材料,能吸收紫外线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形成能源;水下部分用于养殖海洋浮游生物,这些生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分解城市垃圾,并将其转换成氧气和电力。

摩天城市——比富士山高200米

近年来,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不少学者提出了向空中要地、打造摩天城市的发展思路。所谓摩天城市实际上就是一幢摩天大厦,只不过内部设施比较齐备而已。目前,美国芝加哥正在筹建高达1609米的“空中阁楼”,它可以容纳一个中等城市的居民在上面居住。

日本也不甘落后。该国的大成建筑公司曾提出一个惊人的构想:在首都东京建造一座高达4000米的“X-Seed4000”摩天城市!(C)这座具有乌托邦色彩的城市将仿照富士山的形状建造,但其高度远远超过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根据设计蓝图,“X-Seed4000”将是一座自给自足的智能型人工生态城。它的外墙用太阳能板建成,能够满足整个城市的用电需求。城内还有的城市管理系统和交通系统,并设有可同时容纳200人的大型磁力电梯。

(选自《资料卡片》,有删改)

10.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蠕动城”的设计可以任意改变房屋单元的形状和大小。 B.“利里帕德”是一座能漂浮在海面上的中型“两栖城市”。 C.美国芝加哥正在筹建的“空中阁楼”可以容纳一个小型城市的居民在上面居住。

D.“X-Seed4000”将仿照富士山的形状建造成一座自给自足的智能型人工生态城。

1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人类对于科幻都市的构想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都市的丰富想象力。 B.科学家们对于科幻都市的构想无不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

C.未来的城市将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世界,而是采用更能利用光能、更加环保的特殊材料。

D.无论何种都市构想首先要考虑的是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

12.对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漂流城市的外观特点。

B.BC两句都使用了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真实准确地写出了这些科幻城市的大小和容纳人口量。

C.全文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依次介绍了蠕动城市、漂流城市和摩天城市等三种代表性的科幻城市,层次分明,特点突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3.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谓大同 C.去 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我尝试着追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 B.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少了这种人,我投奔谁呢? C.故外户而不闭译:所以外面的窗户都不关闭。 D.选贤与能译:选拔有贤德、有才能的人

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古仁人远大的政治抱负。

C.乙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融通。

D.乙文中“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文段阐述了儒家对于大同社会的向往与憧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6~18题。(10分)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1)。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2),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3)。二年,市不豫贾(4)。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5)。五年,士无尺籍(6),丧期不令而治(7)。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史记·循吏列传》)

注释:(1)列大夫:居大夫之列。 (2)竖子:鄙贱他人的称呼,犹“小子”。此指游手好闲和浪荡子。 (3)犁畔:在田边耕种,指干农活。(4)不豫贾:不预先抬高物价,到交易时买卖双方公平议价。豫,同“预”。贾,同“价”。(5)田器:种田的农具。(6)无尺籍:没有战功。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此句是说男子不必再当兵出征。(7)治:此指办丧事。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⑴斑白不提挈: ⑵竖子不戏狎: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⑴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段与《大道之行也》“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相类似的句子是哪句话?司马迁认为要这样的政治理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请结合原文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9~20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1.填空。(共10分)

⑴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⑶面对人生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无眠。

⑸《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⑺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⑻“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端居耻圣明”

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刘禹锡的“,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22~25题。(15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

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2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2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3分)

2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4分)

2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4分)

六、26.作文(50分)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令人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请根据你的体会和经历,以“成长的蜕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