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体积;
A. 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根据ρ=
m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VB. 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
mb1kg==1.0×103kg/m3;故B正确; 则b物质的密度是ρb=33Vb110mC. 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都为2×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c物质的质量是4kg,所以根据ρ=
m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错误; V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题目文件丢失!
3.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错误;
B、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故B正确;
C、由Q=cm△t可知,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比热容小,故C正确;
D、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是吸热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3)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4.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唐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并通过计算查表对照,知道该液体可能是 ( )
A.硫酸 B.水 C.煤油 D.盐水 【答案】C
【解析】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5g,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液体的质量为:mm2−m145g−25g20g,液体的密度为:ρm20g0.8g/cm30.8×103kg/m3,由表可知,该物质是煤油。故选C. 3V25cm
5.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 )(ρ铁<ρ铜<ρ铅)
A.铜球 B.铁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假设三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由ρmm得,V,因ρ铁<ρ铜<ρ铅,所
V以V铁>V铜>V铅,又因三个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铅球装入的水最多,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是铅球.故选C.
点睛: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空心体积越大,装入水的质量越大,球的质量越大.
6.将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38.4c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 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16cm3 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38.4cm3 之比为 5:4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V=cm3,木块在水中漂浮,其质量等于溢出水的质量为m= 38.4g,所以可得木块的密度为ρ=m/V=38.4g/cm3=0.6g/cm3=0.6×103kg/m3,故B错;木块的密度是小于酒精的密度的,所以木块在酒精中是漂浮的,排开酒精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为38.4g,则排出酒精的体积为38.4g/(0.8g/cm3)=48cm3,故C错;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cm3-48cm3=16cm3,故A正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38.4:48 =4:5,故D错;应选A.
B.木块的密度为 0.6 kg/m3
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7.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6:5 B.5:6 C.2:15 D.15:2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ρ 可得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之比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乙的质量较小,故B正确;CD、由图可知,当m甲=20kg时,V甲=4m3;当m乙=10kg时,V乙=8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答案为D。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
,所以,
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kg/m3:1.25kg/m3=4:1.故C正确,D错误;
9.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A.0.5g/cm3 B.1.25g/cm3 C.0.75kg/m3 D.0.75?g/cm3 【答案】D 【解析】
(1)由图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则量杯的质量m杯=40g;(2)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00g由ρ=
m可得:ρ×V1+m杯V=100g,ρ×80cm340g=100g,解得液体的密度:ρ=0.75g/cm3.故选D.
点睛: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4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40g;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100g,据此求液体密度.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答案】D 【解析】
①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
甲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F乙,故①错误;
②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
m可知,乙的密度小,故ρ甲>ρ乙,故②错误; V③因为ρ甲>ρ乙,且液面相平,根据p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
故③正确;
④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④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
FG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SS
11.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10 cm3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m=50g,密度约ρ=1g/cm3,一个鸡蛋的体积
B.50 cm3
C.100 cm3
D.150 cm3
V故B符合题意.
m50g350cm.
1g/cm3
12.一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A.ρ
1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3B.
1ρ 3C.
2ρ 3D.2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m,这些氧气的体积是V量是
m,用去
1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32m,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32m22 '3mV3m3故选C。
1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取一小段铜导线,测出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求得的密度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ABC错误,D正确。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题目文件丢失!
15.要想尽可能准确地一次性测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某种油的体积,请从以下给定的量筒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当的量筒( ) A.50mL,5mL C.250mL,5mL
B.100mL,2mL D.500mL,10mL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这种油的密度
0.8103kg/m30.8g/cm3
这种油的体积是
Vm100g3125cm125ml 30.8g/cm那么50mL、100mL量程的量筒都不合适,500mL的量筒量程较大,分度值是10mL,也较大,不合适,250mL的量筒量程足够,并且分度值5mL不会太大,故选C。
1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密度较大
C.当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B.乙的密度较大
D.当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
ABD.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当V甲V乙1时,m甲m乙,根据密度公式m可知,V甲>乙;故A项符合题意;BD项不符合题意;
C.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当m甲m乙1时,V甲V乙;故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 C.体积小 【答案】A 【解析】
B.弹性小 D.硬度小
分析:根据
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8.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现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中(均浸没),水均未溢出且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密度关系ρ铜>ρ铁>ρ铝)( ) A.甲杯 【答案】A 【解析】 【详解】
已知:m铜=m铁=m铝,且ρ铜>ρ铁>ρ铝,由V=
B.乙杯
C.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
m得:V铜 而V铜 19.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D.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大小用公式【详解】 A、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形状变化,但体积、质量不变,密度不变。故A错误; B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 m比较。 V密度一般不同。故B正确、D错误; C、气体密度与温度、压强都有关系。不同温度、不同气压下的空气密度不相同。故C错误。 故选:B。 20.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项不符合题意;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所以中学生的体积为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cm 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m3 V=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m50kg=0.05m3 331.010kgm 2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 ρ 铝 < ρ铜 < ρ铅),水不溢出,水面最高的是( ) A.放入铅块的杯子 C.放入铝块的杯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m铅m铜m铝,铅>铜>铝,所以由公式VB.放入铜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m可知它们的体积 V铅<V铜<V铝,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 自的体积,则V铅排<V铜排<V铝排,且原来三个杯子中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水面最高,放铅块的杯子水面最低。 故选C。 22.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密度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故B正确; C.密度与体积无关,故C错误; 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故D错误。 V故选B。 【点睛】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D.23.对如表给出的常温常压下的一些物质的密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纯水 煤油 酒精 水银 m﹣3) 密度(kg·1.0×103 0.8×103 0.8×103 13.6×103 物质 冰(0℃) 蜡 铜 铅 m﹣3) 密度(kg·0.9×103 0.9×103 8.9×103 11.3×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90cm3的水结成冰后,其密度变小,体积增大了10cm3 C.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一定不同 D.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块和铅块,铜块一定是空心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过表中冰和蜡的密度,可直接对此选项作出判断;比较一下水和冰的密度可得出结论;比较一下冰和蜡的密度即可得出结论;利用密度公式,结合图表中给出的铅和铜的密度即可判断正误。 【详解】 A.水银是液体,比多数固体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 B.根据m可得,90cm3的水的质量为 Vm水V水1g/cm390cm390g 结成冰后,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根据m可得,冰的体积 Vm90g3V冰100cm 冰0.9g/cm3100cm3﹣90cm3=10cm3 则体积增大了 故B正确; C.由表中可知,冰和蜡的密度相同,但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组成的,故C错误; D.根据V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给定信息题解决的关键是在于从所给信息中抽象出相应的物理问题。 m可得,ρ铅>ρ铜,m铅=m铜,则V铅<V铜,铅块一定是空心的,故D错误。 24.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球一定为空心 C.C球可能为空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金属球A的密度:AB.A球和B球一定为实心 D.该材料的密度为5g/cm3 mA128g3=8g/cm,金属球B的密度: VA16cm3BmBmC400g60g33=8g/cm=5g/cmC,金属球的密度:,因为C33VBVC50cm12cmρC<ρA=ρB,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金属球密度变小的,一定是空心的,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金属的密度为8g/cm3. 2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ρ甲>ρ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选A. 26.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C.铁块轧成薄铁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 B.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 C.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错误;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错误; B.铁块熔化成铁水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27.医护人员要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 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 B.密度 C.温度 D.质量 m得密度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V 2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它们密度是一样大 C.b物质的密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D.a物质的密度最大 33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410kg,b的质量为210kg,c的质量是 1103kg,根据m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选D。 V 29.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30.甲物质的密度为2g/cm,乙物质的密度为6g/cm,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 334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13: 【答案】A 【解析】 【详解】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混合后总体积是V混,因为混合前后总体积 B.2:3 C.3:2 D.31: 保持不变,所以 V甲+V乙=V混 即 m甲甲带入数据 +m乙乙=m甲+m乙混 m甲m甲+m乙m乙+= 2g/cm36g/cm34g/cm3解得 故选A。 m甲1m=乙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