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处于东经103°31ˊ∽109°30ˊ、北纬24°30ˊ∽29°13ˊ之间,全境皆处于亚热带的范围。全省平均海拔1 000m左右,其中海拔1 000m以上地区占全省面积的56.1%。贵州在地貌上是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斜坡地带,也是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山原。地势从西到东逐渐倾斜,使整个高原面也由西向东逐级下降。贵州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适于植物的生长,省内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多阴雨,少日照,气候差异大。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高原主体为黄壤地带,所以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局部地方还有砖红壤、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岩性土—石灰土、紫色土以及水稻土等多种土类分布。

由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错综复杂,加上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贵州植被也表现出复杂的特性。贵州植被可分为3个系列、9个植被型组、26个植被型、146个群系(贵州植被)这3个系列为:1.酸性土植被2.钙质土植被3.水生植被及沼泽植被。贵州植被在其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部、北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性,西南部低纬度河谷地区,则具有南亚热带性质,而在广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又具有从东部湿润性常绿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林过度的特性。根据贵州植被的区域特征,可把贵州植被划分为1大植被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大植被亚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及8个植被区。 1种类

贵州由于复杂的地理地貌、优越的水热条件,为植物区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贵州省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根据《贵州植被》的统计,贵州省维管束植物248科、1543属、5593种(包括变种),在全国占较大的比重。与国内各省、区比较中,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等省。

贵州丰富的维管束植物中,有许多是中国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它们对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植物群落和生态等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为止,在我国制定、划分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标准的权威资料主要有两种,即《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而对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及分布的统计,不同的文献资料有各种不同的结果。比较权威的资料主要有《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红皮书》、《贵州植物志》、《贵州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等。

分别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标准,参考《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红皮书》、《贵州植物志》、《贵州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的统计,得出贵州珍稀濒危植物数量及分布有以下两种结果。

第一,以《中国植物红皮书》为标准。《中国植物红皮书》是由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傅立国主编,于1991年正式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红皮书》收录了388种(包括变种)植物,按其在自然界中受威胁的程度分为3类,既濒危(121种)、稀有(110)和渐危(157);按其保护价值的高低分为1级(8种)、2级(159种)和3级(221种)保护。根据《红皮书》的统计,贵州省境内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1科、67属、80种。其中1级保护植物4种,如桫椤(Asophila spinulos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和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2级保护植物30种,如中国厥(Sinopteris grevilleoides)、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3级保护植物37种,如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海菜花(Ottelia acuminta)、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lla)等。

第二,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是国务院于1999年正式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名录》是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农业部分别组织专家讨论研究提出,最后相互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名录》收录保护植物294种,其中I级64种,II级230种。根据《名录》的统计,贵州省境内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39科、62属、77种。其中 I级保护植物17种,如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和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等;II级保护植物56种,如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

需要指出的是,《红皮书》和《名录》所列物种大部分相同,但有一定的差异。《红皮书》侧重于具有一定科研价值、而现存的物种数量及分布区范围受到威胁的野生植物,《名录》则侧重于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受威胁的野生植物。另外,《名录》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和稳定性,各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树木园都可以以此作为标准来开展植物保护工作。《资源》是由贵州省林业厅组织以贵州林业学校为主体,进行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贵州省部分的调查工作,历时3年,并参考其他单位的调查成果,汇总编写而成。《资源》作为第一手调查资料,对弥补和更新贵州省境内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资料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综合《红皮书》(第一册)和《名录》(1999)的统计,贵州省有珍稀濒危植物100种(除去重复部分),隶属于79属、48科。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1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35科、58属、70种。 2区系成分分析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48科,79属,100种。下面在科、属、种3个层次上对这些保护植物进行统计分析。 2.1科的分析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大部分是含1个或2个种的科,其中有一些还是单型科,如连香树科、伯乐树科、马尾树科、杜仲科,以及少型科,既珙桐科,它们都是一些古特有或原始类群(植物区系地理),而且杜仲科、珙桐科为中国特有科(李锡文,1996)。另外,有些科含有较多的种,如松科(含9种)、红豆杉科(含6种)、豆科(含5种)和木兰科(14种)等,它们占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科的8.33%,而种数占33.66%。

根据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分布类型的划分系统(李锡文,1996),贵州珍稀濒危植物48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9个类型(表1)。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热带分布(2~7项)类型所占比重非常大,达27科,占科数的64.29%,其中泛热带分布所占比重最大(20科),占总科数的47.63%。这些说明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具明显热带性质,具起源古老。

表1: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科的分布类型

Table 1:The areal-types of famil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科数分布区类型Areal―types Num.of fam. 一.1.世界分布 Cosmoplitan 科百分比Percent(%) 分布区类型Areal―types 科数Num.of fam. 科百分比Percent(%) 6 — 八.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North Temperate 7 16.67 二.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Pantropic 20 47.63 九.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 E.Asia to N.Amer.disjuncted 3 7.14 三.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Trop.Asia and Trop.Amer.disjuncted 五.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及其变型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asia 七.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 Tropical Asia 3 7.14 十四.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E.Asia 3 7.14 2 4.76 十五.中国特有分布 Endemic to China 2 4.76 2 4.76 2.2属的分析

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系统(吴征镒,1991),(注: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参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概念和范围来划分)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表2)。表2表明,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世界分布属1属;热带分布(2~7)33属,占42.30%;温带分布(8~14)24属,占30.77%;中国特有分布21属,占26.93%。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世界分布1属,即水韭属(Isoetes),这个属是古老的原始拟蕨类植物(张宪春,2001)。

热带分布33属,其中热带亚洲分布20属,占主要部分。木莲属(Manglietia)、滇桐属(Craigia)、马蹄参属(Diplopanax)等都是热带亚洲分布。而且热带分布中的一些属,如木莲属(Manglietia)、苏铁属(Cycas)等在系统发生上都是原始古老或孤立的属(中国自然地理)。

温带分布24属,其中主要是东亚分布以及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这两种分布占18属,如十齿花属(Dipentodon)、人参属(Panax)等。温带分布中,水青树属(Tetracentron)、领春木属(Euptelea)、油杉属(Keteleeria)等为原始或古老的类群。

中国特有分布21属,且都是单种属或少种属。银杉属(Cathaya)、杜仲属(Eucommia)、珙桐属(Davidi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青檀属(Pteroceltis)等为系统发育上较为孤立的特有属(应俊生,1984。中国自然地理)。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四药门花属(Tetrathyrium)、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等也是较原始类群的特有属。

以上分析表明,贵州珍稀濒危植物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具热带性质特征。中国特有成分比较丰富,占属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另外,在属级水平上,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可划分为12大分布区类型,以及7种变型,反映出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的复杂性。

表2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分布类型

Table 2: The areal-types of genera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属数 分布区类型 Num.of gen. Percent(%Areal―types 属百分比分布区类型 Num.of gen. Areal―types Percent(%) 属数 属百分比 一.1.世界分布 Cosmoplitan 二.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Pantropic 三.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Trop.Asia and 1 5 1 ) — 七.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 Tropical Asia 6.41 八.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North Temperate 1.28 九.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 E.Asia to 8 5 20 25.64 6.41 10.26 Trop.Amer.disjuncted 四.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Old World Tropics 五.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及其变型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asia 六.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其变型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frica 1 1.28 4 5.13 2 N.Amer.disjuncted 2.56 十.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Old World Temperate 10 十四.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E.Asia 12.82 1 1.28 21 十五.中国特有分布 Endemic to China 26.93

2.3种的分析 2.3.1生活型分析

按植物体态来划分生活型,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的生活型可划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灌木、草本、藤本5种类型(表3)。在100种珍稀濒危植物中,常绿乔木42种,占42.0%;落叶乔木33种,占33.0%;灌木3种,占3.0%;草本20种,占20.0%;藤本2种,占2.0%。

从表3可以看出,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木本植物80种,草本植物20种,充分说明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是以木本植物为主,而且高大乔木75种,占绝大部分。

表3: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的生活型统计

Table 3:The statistics of life forms of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生活型 Life types

常绿乔木Ever-green arbor

种数Num.of species 42

33

3

20

2

100

落叶乔木

灌木

草本Herb

藤本Liana

总计Total

Deciduous arbor Shrub

百分比Percent(%) 42.0 33.0 3.0 20.0 2.0 100

2.3.2与周边地区共有种的分析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在地理位置上与四川、云南、广西、湖南、重庆5个省市接壤,其植物区系有突出的过度性,表现在南、北不同性质的成分与东、西不同性质的成分在贵州省境内相互交错渗透(黄威廉,1988)。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密切的相关性(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贵州与云南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种最多,达60种,占60.0%;其次是广西(56种)、四川(45种)、湖南(44种)、重庆(40种)。另外,贵州与湖北、江西、福建、江苏及广东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种也比较多。这些说明,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西南地区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华中、华南及华东;在西南地区中,与云南联系又最紧密。

表4: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与周边地区共有种的统计

Table 4:The statistics of common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neighbor region 周边地区 Neighbor region 共有种数Common num.of species 百分比Percent(%)

云南 广西 四川 湖南 重庆 湖北 江西 福建 广东 浙江

60 56 45 44 40 34 32 28 25 23

60.0 56.0 45.0 44.0 40.0 34.0 32.0 28.0 25.0 23.0

2.3.3中国特有种分析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特有成分非常丰富,有64种,占种总数的64.0%。如中国蕨(Sinopteris grevilleoide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杜仲(Eucommia ulmoides)等现今只在中国境内分布,为中国特有植物。除中国特有成分外,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其余大部分为东亚分布类型和热带亚洲分布,如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领春木等(Euptelea pleiospermum)就是典型的东亚分布,而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等为热带亚洲分布。

在中国特有分布成分中,有3个种为贵州所特有,即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和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

其中前者特产于贵州梵净山,海拔2 100—2 300的白云寺、烂茶顶、锯齿山一带,辐花苣苔则分布于贵州贞丰、兴仁、安龙、交界处,海拔1500—1600,而贵州苏铁主要分布于兴义、安龙、册亨、望漠以及罗甸。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中有大量的古老原始的种类。如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银杉、秃杉、伯乐树、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为古老、孑遗的种类,马尾树、珙桐、伞花木、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等为第三纪孑遗植物。残遗植物也很多,如紫茎(Stewartia sinensis)、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bnieri)、峨嵋含笑(Michelia wilsonii)、四药门花(Tetrathyrium subcordatum)等。

从以上分析表明,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是以木本植物为主,而且高大乔木占绝大部分;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西南地区,特别云南地区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华中、华南及华东;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特有成分非常丰富,并且古老原始的类群很多,具起源古老。

2.4地理分布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在遵义、六盘水、安顺、贵阳4个省辖市,铜仁、毕节2个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西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均有分布,并广泛分布在全省63个县市中(表5)。另外,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生态学特性,垂直分布在一定的海拔范围内。根据表5和表6的统计, 得出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垂直分布海拔差度大,但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海拔500-2 000m范围内。如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主要分布在海拔280-640m之间,而梵净山冷杉却分布在海拔2 100m以上。

(2)在贵州省9个地区中,黔南分布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最多(52种,占52.0%),安顺市最少(9种,占9.0%);而在63个县市中,黎平县分布种类最多(27种,占27.0%),另有6个县只有1种分布,大部分县市种类数量在4—12种之间。总体而言,贵州省南部地区(包括黔南、黔西南、黔东南3个民族自治州)种类丰富,其次是北部地区(遵义市),中部地区(包括六盘水、安顺、贵阳市、铜仁地区、必节地区)种类最少。

表5.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在贵州省各区县的水平分布

Table 5.The level distribution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植物种类 地区 县市

宽叶水韭、南方铁杉、半枫荷、花榈木 贵阳市

(10) 黔西南(35) 黔南(52) 黔东南(45)

息烽 红豆杉、红豆树、鹅掌楸、香果树 开阳 伯乐树、黄檗

金毛狗、喜树 兴义 苏铁蕨、中国蕨、扇蕨、贵州苏铁、云南穗花杉、云南金钱槭、蝴蝶果、任木、

厚朴、西康玉兰、香木莲、毛红椿、黑节草、伞花木、掌叶木

普安 厚朴 晴隆 毛红椿 贞丰 小黑桫椤、桫椤、伯乐树、辐花苣苔、任木、黑节草、田林细子龙 兴仁 扇蕨、辐花苣苔、粘木、伞花木 册亨 苏铁蕨、小黑桫椤、桫椤、扇蕨、贵州苏铁、云南金钱槭、伯乐树、蝴蝶果、半

枫荷、格木、任木、大叶木莲、红椿、毛红椿、黑节草、柄翅果

望漠 苏铁蕨、小黑桫椤、桫椤、贵州苏铁、格木、任木、红椿、毛红椿、十齿花、马

尾树、田林细子龙、白辛树、柄翅果

安龙 苏铁蕨、小黑桫椤、桫椤、贵州苏铁、短叶黄杉、辐花苣苔、海菜花、格木、任

木、红椿、毛红椿、黑节草、香果树、伞花木、掌叶木、白辛树、野茶树、十齿花、八角莲

金毛狗 都匀 十齿花、银鹊树、香果树、白辛树 瓮安 伯乐树、花榈木 贵定 海菜花、伞花木 惠水 伯乐树、领春木、十齿花、水青树 长顺 黑节草、领春木 独山 福建柏、黄枝油杉、广东松、伯乐树、任木、喜树、黑节草、马尾树、伞花木、

掌叶木、滇桐

荔波 黑桫椤、齿牙黑桫椤、扇蕨、篦子三尖杉、翠柏、福建柏、黄枝油杉、广东松、

短叶黄杉、红豆杉、马蹄叁、八角莲、伯乐树、半枫荷、四药门花、闽楠、任木、粘木、单性木兰、香木莲、观光木、黑节草、龙棕、马尾树、伞花木、掌叶木

平塘 篦子三尖杉、翠柏、福建柏、黄枝油杉、广东松、马蹄叁、伯乐树、海菜花、任

木、粘木、伞花木、掌叶木

罗甸 小黑桫椤、桫椤、福建柏、贵州苏铁、蝴蝶果、格木、任木、黑节草、田林细子

龙、柄翅果、毛红椿

三都 桫椤、翠柏、福建柏、穗花杉、伯乐树、十齿花、半枫荷、喙核桃、闽楠、任木、

粘木、厚朴、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莲、水青树、黄连、马尾树、伞花木、野茶树

金毛狗 凯里 八角莲、十齿花、桢楠、野大豆、花榈木、凹叶厚朴、红花木莲、水青树、银鹊

树、香果树、白辛树 雷山 福建柏、穗花杉、十齿花、半枫荷、凹叶厚朴、小花木兰、红花木莲、水青树 黎平 篦子三尖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穗花杉、秃杉、马蹄叁、八角莲、伯乐树、

十齿花、半枫荷、香樟、闽楠、格木、花榈木、鹅掌楸、厚朴、香木莲、水青树、观光木、银鹊树、黑节草、马尾树、香果树、巴戟天、异形玉叶金花、伞花木、

施秉 麻江 锦屏 台江 剑河 黄平 从江 木瓜红

香榧、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水青树 广东松、花榈木

柔毛油杉、闽楠、花榈木、厚朴 秃杉、闽楠、水青树

福建柏、柔毛油杉、长苞铁杉、秃杉、鹅掌楸、厚朴、水青树、黄檗 银鹊树

翠柏、福建柏、柔毛油杉、广东松、伯乐树、十齿花、闽楠、香樟、格木、厚朴、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黑节草、马尾树、香果树、异形玉叶金花、伞花木、 镇远 天柱 榕江 丹寨 铜仁

(25) 德江 思南 江口 石阡 印江 松桃 毕节 (17) 大方

纳雍 织金 赫章 威宁 金沙 遵义

(39) 赤水 仁怀 正安 桐梓 凤冈 湄潭 绥阳 习水 道真

务川 木瓜红

篦子三尖杉、柔毛油杉 花榈木、伞花木

篦子三尖杉、翠柏、福建柏、柔毛油杉、秃杉、马蹄叁、姜状三七、伯乐树、十齿花、半枫荷、喙核桃、闽楠、凹叶厚朴、红花木莲、云南拟单性木兰、水青树、银鹊树、黑节草、马尾树、异形玉叶金花、伞花木、木瓜红、野茶树、紫茎 翠柏、秃杉 野大豆

篦子三尖杉、黄杉 厚朴

伯乐树、连香树、闽楠、鹅掌楸、厚朴、小花木兰、红花木莲、水青树、珙桐、

黑节草

柔毛油杉、花榈木、银鹊树

长苞铁杉、金钱槭、闽楠、桢楠、花榈木、鹅掌楸、厚朴、水青树、伞花木 黄杉、穗花杉、香榧、伯乐树、桢楠、鹅掌楸、厚朴、水青树、珙桐、香果树、

野茶树

黄杉、姜状三七、水青树、珙桐、白辛树 福建柏

黄杉、红豆杉、十齿花、水青树、珙桐、光叶珙桐 十齿花、厚朴、光叶珙桐 福建柏、光叶珙桐

扇蕨、中国蕨、黄杉、金铁锁、海菜花、西康玉兰、水青树、领春木 厚朴

杜仲、桢楠、峨嵋含笑、伞花木

小黑桫椤、桫椤、金毛狗、扇蕨、福建柏、穗花杉、八角莲、伯乐树、半枫荷、

香樟、闽楠、桢楠、花榈木、红豆树、厚朴、黄连

福建柏、香木莲

闽楠、花榈木、厚朴、毛红椿、黑节草、黄连

银杉、黄杉、巴山榧、桢楠、厚朴、水青树、珙桐、黄连 香果树、黄檗

黄杉、黄檗、厚朴

篦子三尖杉、穗花杉、桢楠、鹅掌楸、凹叶厚朴、红花木莲、水青树、珙桐、香

果树、白辛树

小黑桫椤、桫椤、福建柏、闽楠、桢楠、厚朴、木瓜红

银杉、黄杉、八角莲、厚朴、水青树、珙桐、金佛山兰、香果树 黄杉、长苞铁杉、香榧、闽楠

六盘水(13) 安顺(9)

六枝 水城 盘县 普定 平坝 关岭 镇宁

云南穗花杉

中国蕨、云南穗花杉、厚朴、西康玉兰、云南拟单性木兰、光叶珙桐、黄杉 扇蕨、中国蕨、黄杉、富宁藤、伯乐树、厚朴、西康玉兰、野茶树、领春木 厚朴、西康玉兰

红豆杉

宽叶水韭、伯乐树

花榈木、毛红椿、香果树 苏铁蕨

3区系特征

通过在科、属、种三个层次上对贵州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贵州珍稀濒危植物有大量的古老类群,区系起源古老。松科植物特别发达,被认为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木兰科以及古老而复杂的金缕梅科都有分布,另外,还有如翠柏、秃杉、伯乐树、黄檗等古老、孑遗的种类,以及马尾树、珙桐、伞花木等第三纪孑遗植物。

(2)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中国特有成分表现丰富,有64种,占种总数的64.0%。另外,贵州省境内分布3种贵州特有成分,如梵净山冷杉、辐花苣苔和贵州苏铁。

(3)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成分以热带分布占优,表现出热带性质特征。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热带分布类型所占比重非常大,达27科,占科数的64.29%;在属级水平上,热带分布33属,占总属数的42.30%。

(4)区系成分复杂。在属级水平上,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可划分为12大分布区类型,以及7种变型,反映出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的复杂性。

(5)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是以木本植物为主,而且高大乔木占绝大部分。在100种珍稀濒危植物中,木本植物80种,占总数的80.0%,其中高大乔木75种,占绝大部分。

(6)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西南地区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华中、华南及华东;在西南地区中,与云南联系又最紧密,共有种达60种,占总数的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