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第二届城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进修学校 邹金贤
5月23日,邵武市第二届城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实小分校落下帷幕。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3天时间里,我尽情地欣赏了选手们变幻灵动、清新飘逸的粉笔字、钢笔字;聆听了他们沉吟章句、声情并茂的文章朗诵;感受了他们博闻强识、满腹经纶的知识结构;领略了他们金针度人、循循善诱的片断教学。每一场比赛都展示出教师们精彩绝伦、余音袅袅的个人风采,每一轮比赛都让我心悦诚服、感慨万千。
“两字”比赛:难分仲伯,难住评委。写一手好字,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本次比赛的书写内容由现场临时决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选手们一手工整娟秀的粉笔、钢笔字透着一股精气神,让人感到欣慰。实验小学吴振珍老师巾帼不让须眉,所写的一个个字犹如一个个灵动的音符,不仅美观漂亮,而且刚劲有力,体现了深厚的功底。教师们所展示的“两字”,实在是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一度难住了现场的评委。
文章朗诵:字正腔圆,入情入境。朗诵,是教师个性张扬的最佳方式,参赛教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诵,或抑扬顿挫,或诗情画意,或婉转,或淡定,或激昂,或欢快,或舒缓,一个个娓娓道来,教师们情绪饱满、深情投入,运用肢体语言解读文本,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让观摩教师充分感受到了语言表演的魅力。特别是昭阳中心小学薛英老师朗诵的《林海》,以其标准纯正的普通话,让文章意境喷发而出,荡气回肠,征服了所有在场的听众。
现场答题:茹古涵今,殚见洽闻。这是最活跃的环节,决赛阶段,每位选手要答5道选择题、5道判断题和一道主观题,题目内容包罗万象,有师德师风、法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学科知识、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选手答题中虽然气氛紧张,题题扣人心弦,但80%以上的参赛老师在这个环节中的表现都是令人满意的。
选手们开阔的知识视野,折射出他们广博的知识,令人折服、令人钦佩。东关小学的李洪老师在知识素养的主观题答题中,答案几乎趋于完美,无可挑剔,充分表现出了选手们机智的应变能力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掌控能力。
课堂说课:桃李争妍,精彩纷呈。各位选手是在比赛前半小时才知道说课内容的,这么短的时间要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形成教案,其间的紧张与忙碌是我们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只见他们说教材:紧扣文本特点、突出单元重点;说教法、学法:方法切实可行、理论依据充分;说教学流程:设计新颖独到、注重发挥主体、贯穿因材施教。说课中,既符合规范,又各有千秋,东关小学的张春明老师在说课中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楚,一气呵成,体现了他对教材及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
片断教学:各有千秋,春风化雨。本次片断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说课的形式是没有学生的虚境型课堂。各位选手在比赛前一天下午才知道教学内容,第二天上午就要参与比赛,这么短的时间要紧扣大纲,吃透教材,制作课件,形成案例,其间所承受的压力之大是我们所不能感同身受的。在片断教学中,各位选手都能做到心中有课堂、眼中有学生、教中有文本,他们仪表端庄、落落大方、语言规范,以不同的方式找到教学的突破口,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教学流程设计新颖、思路清晰、环环紧扣、注重创新。东关小学的邱美英老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导课、辅助教学;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做到教学过程与板书的结合,片断教学中有声有色,值得提倡。
赛后反思:返躬内省,着眼未来。本次比赛,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值得商榷。 一是较第一次素养大赛,学校、教师热情有所下降。由于一些学校对此重视不够,导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这直接影响到选手的成绩。据了解,东关小学早在3月份就举行了选拨赛,他们起步早、准备早,因此取得了优异成效,这不能不说是学校领导关注的结果。
二是说课中,参赛教师整体把握教材有欠缺。表现在,说课时缺乏整体感觉,如,本课教学分几课时,要说的是第几课时,很少有选手提及;说教材时能说出重点、难点,但说教学流程时复略了说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说课时教具、学具使用方法很少显现出来;说课过程中理论支撑还不够。说课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在说教材、说教法、学法的基础上,说出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预设效果就行了。
三是片断教学中,有些选手表现平平,教学内容过于烦杂。片断教学只是撷取一堂课中的一个部分进行教学,而有些选手却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教,什么也没教清楚,没有突出重点,没有突破难点。片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同说课和课堂教学一样,片段教学也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感染听课者,进而引起共鸣,最终获得好评。
四是教师评课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纵观选手们的现场评课,不是套用模板,就是按部就班,没有自己的语言和特色。其实每人上课都有自身的风格,评课人只要抓住教师教的如何(包括目标确定、教材处理、方法选择、重难点突破等);学生学得如何(包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深度、广度等);教学效果如何(包括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目标达成等);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就行了。
五是素养大赛各项分值的设定有待改进。比如,决赛中知识素养题占分30%,比例偏大,有时题型搭配也不够合理。
总之,教师的专业素养涵盖的东西太多太广,提升已成为必要和必需,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教之路很长,只有抱着不自满的态度,不断地学习,才能
尽快地走出自已的精彩之路。我坚信,通过素养大赛,教师们的素质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邵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