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管理施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6月第6期 贝雷架作为桥梁承重支架应用时的支点设置方法及加固研究 孙九春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22) 摘要:尽管贝雷架在现浇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贝雷支架支撑点设置不当引起的事故却时有发生。针对这种 情况,该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支点设置于竖杆处的必然性,然后指出了几种常用的支点设置方法,并分析了这些设 置方式的利弊和应用条件,最后结合实例讨论了支点设置方式对贝雷架力学状态的影响,并提出了合适的加固处理方案。实 践证明这种处理方式是可行的,对今后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贝雷架;支点;加固;容许内力 中图分类号:U44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1)06-0154—04 0前言 装配式公路钢桥具有可分解、运输拆装方便、 条件下部结构基础与贝雷支架竖杆支撑点可 能不一致,使得支点无法设置于竖杆下方。另外, 人们对贝雷架支点不设置于竖杆处的危害认识不 清,忽略了其严重性。 构件通用互换,以及强度高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 于临时桥梁的架设。装配式公路钢桥主要由桁架 片、端柱、底座、横梁、桥面板、加强弦杆、连接片、 销轴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作为便桥主要构件 的桁架片(以下简称“贝雷架”)是一个平面桁架 单元,主要由弦杆、竖杆、斜杆组成,其承载力大, 结构灵活,拆装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在桥 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1 贝雷架支点设置于竖杆节点的理论依据 由于贝雷架作为桁架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广 大的施工人员一般将贝雷架简化为一根梁,运用 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出梁的弯矩、剪力,其最大弯 矩、最大剪力分别小于贝雷架的容许弯矩、容许剪 力时即认为满足受力要求,从而大大方便了贝雷 架的计算。因此,贝雷架的容许弯矩和容许剪力是 评判贝雷架是否安全的标准,而使用容许弯矩与 容许剪力的前提是贝雷架的支点位于竖杆上。 贝雷架的容许弯矩、容许剪力一般采用《装配 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中提及的桁架容许内力。《手册》中假定各片贝雷 架之间通过销轴传递轴力和剪力,每片贝雷架的 结构内力相应可简化为由纯弯曲与纯剪切两部分 叠加而成,容许弯矩由纯弯曲模式下弦杆的容许 承载能力决定,容许剪力由纯剪切模式下斜杆或 竖杆的容许承载能力决定。根据假定的计算模型 (见图2、图3),依据单根构件的容许承载能力,可 计算出贝雷架的容许弯矩和剪力,具体内容可参 见文献[1】。 0 一Q 0 图1 贝雷桥主要构件组成图 虽然贝雷架在现浇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由于现浇桥梁结构支架的复杂性,施工过程 中往往只关注贝雷架整体的安全性,而对于贝雷 支架支撑点的设置却很少注意,实际上目前所发 生的贝雷架事故中有多起是由于贝雷架支点设置 不当引起的。运用现有贝雷便桥的计算理论设计 贝雷支架时,对贝雷支架的支撑点设置有着严格 的要求,即支点只能位于竖杆下方,但在实际施工 过程中有大量的工程未按照上述要求实施,许多 情况下支点直接位于弦杆上,这是由多种因素造 成的。客观上讲,由于施工的复杂性搭设支架时受 : 0 +Q \/ 0 卜 收稿日期:2011-03~l7 作者简介:孙九春(1976一),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工程师,副 总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工作。 图2纯剪切模型图 156 管理施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6月第6期 定大小的局部弯矩和剪力存在,也是弦杆自身可 以承受一定支点反力的。这种情况下可将贝雷架 视作桁架分析,若贝雷架各构件均满足相应的容 许应力,则这种支点设置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 意,-该类型的节点受力状态与贝雷架的容许内力 计算模式不符,设计时不能套用原来的容许剪力 模式,应当按照桁架的受力模式进行计算分析。根 据 雷架容许内力计算模式要求,支点位于竖杆 下方的,如图4中的a.与b.所示,支点反力可以采 3支点不在竖杆处时的处理方法 如果支点不在竖杆处,虽然支撑点处的贝雷 梁剪力计算值、弯矩计算值小于容许弯矩和容许 剪力,但由于该片贝雷架各构件间的力学分配情 况与容许内力值计算时所对应的力学分配模型不 符,各构件的受力情况是不能采用原来的容许弯 矩和容许剪力进行控制的。在贝雷架呈现出明显 的桁架受力特性情况下,应按照贝雷架的结构形 用其容许剪力控制。而对于边支点位于弦杆下方 或斜杆交点处的,如图5中的a.与b.所示,则不能 采用该值控制。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分析弦杆的局 部弯矩和剪力是否满足要求,还应建立桁架的计 算模型,分析其他构件是否满足受力要求。 2.2贝雷架中支点 贝雷架中支点是指贝雷架纵向采用多跨连续 梁形式布置时除去两个端支点以外的其他支点, 这些支点处一般既要承受较大支点反力,同时又 要承受较大的负弯矩,常见的中支点形式如图4c. 所示。中支点处由于负弯矩导致的弦杆正应力or 较大,甚至接近于『 1。 一方面根据【 ]=or +or ,若Or 较大,则有 较 小,弦杆容许的局部弯矩较小,同时根据 = V ‘+3r ≤1.1【 ]可知,当 =[ ]时,7-≤(1.21—1) [or]/3=0.07×273=19.11(MPa),即构件可以容许 的剪应力非常小。贝雷架的弦杆为双拼l0号槽钢, 根据 = It ,可知当 =fOr1时其容许的剪力Q≤ 19.1 1×2× :2×19.S 1 1×198o0×5.3/235:17.07(kN), 与210(kN)的容许剪力相比该工况下弦杆可以承 受的支点反力很小。由此可知,当贝雷架中支点负 弯矩比较接近容许弯矩时,由于可容许的局部弯 曲应力 和剪应力 较小,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导 致弦杆应力过大而破坏,因此即使该处贝雷架满 足容许内力的要求,中支点也应当避免采用图 5c.所示。同时连续梁中支点需承担的荷载比同 等跨度的简支梁要多,若采用图5b.的支点布置 形式,则该反力只能由支点上方的单根竖杆承 担,承载能力较小;而如果采用图5c.的形式,则 该反力可由支点上方的两根竖杆共同承担,从而 大大提高了中支点的抗剪能力,因此从受力角度 出发,图5c.所示支点布置形式是最佳的中支点 设置方法。 式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适当的 处理。 例如某现浇箱梁跨越河道,原施工方案采用 贝雷架作为承重支架,在纵向上采用两跨贝雷架 简支布置的方式,每跨贝雷架两端的竖杆支撑于 基础上,跨与跨之间纵向不连接,每跨12 m,横桥 向布置为8排。而在实际施工时考虑到其他因素纵 桥向采用了(11.25+12)131的连续布置形式,且中间 支点和一个端支点均不在竖杆上。由于贝雷架的 实际布置形式与原设计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且支 点不在竖杆位置,传统的将贝雷桁架简化为梁的 计算模式由于偏差过大,无法满足现有结构的分 析。为确保结构安全,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贝雷架的 实际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其中每片贝雷架的弦 杆、腹杆、斜杆采用梁单元模拟,梁单元之间根据 实际连接状态采用刚接,贝雷架之间根据销轴连 接方式模型中采用了铰接以模拟其实际的受力性 能,因此实际的贝雷架支架为刚接与铰接的组合 体。根据上述实际情况作了有限元模型,其计算结 果如图6、7、8所示。 图6贝雷架模型及支点示意图 }目 、: 图7贝雷架位移图(单位:m) j :::= 磊兰蒌 曩 …。~ 一 Ii■ … 图8贝雷架正应力图(单位:MPa) 3.1贝雷架受力特点分析 从图7、图8贝雷架的变形情况来看,右侧的支 撑点由于位于贝雷架竖杆下方,因此该片贝雷架 仍然保持了梁的力学特性,各构件的力学分配情 2011年6月第6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管理施工 157 况与贝雷架容许内力的计算模型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该片贝雷架可以按照上述容许内力值进行控 制。对于中间支点和左侧支点而言,由于支点不在 竖杆上,支点所在的贝雷架变形呈现出明显的桁 架特点,与梁的变形相差较大,且荷载越大相差越 大,该片贝雷架各构件间的力学分配与容许能力 缩短跨度,如图9B所示 (3)由于中支点增加了竖 杆后,一侧斜杆由于刚接作用受力仍较大,为此沿 该斜杆方向在其两侧用[25b槽钢加固,如图9D所 示。考虑到加固杆件无法与贝雷架焊接成整体,一 般情况下采用磨光顶紧的方法,因此只能传递轴 向压力作用,在有限元模型中该构件简化为两端 值对应的分配模型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该处贝雷 铰接的梁。贝雷架加固方法如图9所示。 架不能按照梁的容许能力法进行控制,只能按照 桁架分析。 3.2贝雷架节点处理方法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贝雷架中支点附近的 图9贝雷架加固示意图 正应力高达738 MPa,远远超出了其273 MPa的容 由加固分析结果可知,加固后贝雷架的应力 许承载能力,因此该贝雷架极不安全。考虑到贝雷 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加固后的贝雷架其力学特性 架的布置已经无法更改,因此需对既有贝雷架进 仍然与梁相一致,因此仍可以采用容许内力对贝 行加固。对比贝雷架左侧支点和中支点,从受力状 雷架整体进行控制。在现浇梁施工前对该贝雷架 况来看,尽管二者均不在竖杆下方,左侧支点处贝 进行了加固,实践证明加固后的贝雷架安全可靠, 雷架的应力虽然较大但仍在容许应力范围内,是 确保了结构施工的安全性。 可以接受的。而中支点处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应力,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是简支布置改成连续 4 结语 布置后力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即边支点反力降低 贝雷架作为一种多用途构件,在桥梁现浇支 25%,中支点反力增大50%;(2)是较大支点反力 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支点必须位于竖杆处 导致 较大;(3)是该处负弯矩较大,相应的or 较 的要求了贝雷架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在特 大。上述三重因素的叠加使得中支点处构件局部 定情况下突破这一是可行的,可大大拓展贝 应力较大,而中支点区域以外的贝雷架结构其应 雷架的应用范围。但是对于贝雷架支点不设置在 力仍然满足要求,因此加固的对象主要是没有竖 竖杆处的工况必须进行可靠的分析以确保结构的 杆的支点区域。 安全性,特别是当荷载较大时必须对贝雷架进行 加固方式主要为三种:(1)由于竖杆主要受压, 有限元模拟,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适当的加固措 且受力方向为竖向,其他方向的荷载可不予考虑, 施处理后方可应用,否则应当慎用。 因此考虑在没有竖杆的支点处增设竖杆,竖杆采 用双拼[25b槽钢磨光后顶紧上下弦杆,起到传递 竖向压力的作用。端支点受力较小采用一对槽钢 参考文献 即可,如图9A所示;中支点受力较大需增设2对槽 [1]黄绍金,刘陌生.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2. 钢,如图9C所示。(2)为减少由于简支改连续造成 [2]孙九春,卢瑛.贝雷架作为桥梁承重支架应用时的理论分析与 的剪力增大效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处支点以 实践应用研究[J].上海公路,2010,(1). 总投资50亿元的长吉南线改建工程开工 近日,长吉南线(莲花山段)改建工程在吉林春市开工。此路段在长吉图区域发展以及长吉一体 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该项目总投资5O多亿元,将改建8条路段,建成后道路等级将由国家的一 二级公路提升为一级市政道路。 此次开工改造的公路集中在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长春、吉林两市结合部,是长、吉两市 中轴带的核心节点。其“五横六纵”路网西连长春,东接吉林,南北是双阳、净月等地直达空港的便捷通 道,改造后的路面、绿化带、人行步道、节能灯等设施将体现出国际化、人性化的特点,将使长、吉两市整 体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