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司马光》教课方案与反省
《司马光》教课方案与反省
【教课目的】
1. 认识“司、跌”等 5 个生字 ,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
1
文,背诵课文。
2. 联合说明 , 联系上下文 , 理解句子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 能 用自己的话谈谈这个故事。
3. 紧扣要点词句 , 感悟司马光聪慧机智、 遇事沉稳沉着的美好
质量。
【教课要点】
参照说明、抓住要点词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 话谈谈全文的意思。
【教课难点】
领会司马光聪慧机智、遇事沉稳沉着的美好质量。 【教课课时】 1 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
课前朗读《孔融让梨》和《道边李苦》 。 一、导入新课,感悟语言。
1 、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说意思。
与朋友交,一诺千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2 、同学们说出老师说的话和现代语言不同样 ,
教师小结 : 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 也叫古文。文言文特别精练,有时一句话就只有一个字,但细细品尝,隐蔽着好多意思在里面。学习文言文要会想象,把一个字读成好多字,把一句话读成好多句话。今日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 ( ) 。
3 、学生齐读课题,师介绍“司马”是复姓。二、初读课文 , 培育语感。
1. 自由朗诵课文 ,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 一儿登瓮(wèng),足跌(di )没水中。众皆(ji )弃( qì)去, 光持( chí)石击瓮破之 , 水迸( bèng), 儿得活。
后出示读音易错字:登瓮
水迸
:
2. (
)
有节奏地朗诵课文,指引学生读准停留
司马光
群儿 / 戏于庭 , 一儿 / 登瓮 , 足跌 / 没水中。众 / 皆弃去 , 光/ 持石 /
击瓮 / 破之 , 水迸 , 儿/ 得活。
3. 师生承接读师:群儿 / 戏于庭 ,
生:一儿 / 登瓮 ,
师:足跌 / 没水中。
2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生:众 / 皆弃去 ,
师:光 / 持石 / 击瓮 / 破之 ,
生:水迸 , 儿/ 得活。
4.
你问我答读
诵:群儿 / 戏于庭 , 诵:一儿 / 登瓮 , 诵:足跌 / 没水中。
诵:众 / 皆弃去 ,
诵:光 / 持石 / 击瓮 / 破之 ,
读:群儿干什么? 读:一儿干什么?
读:发生了什么?
读:其余儿童子的反响如何? 读:司马光又是怎么表现的?
读:事情结果怎么样?
诵:水迸 , 儿 / 得活。
5. 变换格式读( ppt 上竖着摆列,由右往左读) 6. 记忆比拼读
群儿戏于庭 , ( ),( )。众皆弃去 , ( ) , 水迸 , ( )。
7. 去掉标点读。(配乐)司
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三、理解课文,感知人物。
1. 理解句子的意思。
讲话引入: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边同学们就来 谈谈你读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
要求:利用说明、插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已累积的经
3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验等方法理解文中词句。
2. 沟通报告
句式:我读懂了 (词或句子),它的意思是 。
3. 古今对译读。
古文:群儿戏于庭 , 现代文: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古文:一儿登瓮, 现代文:一个儿童站在大缸上边,古文:足跌没水中。 现代文:失足跌落缸中被水吞没。古文:众皆弃去 , 现代文:其余的孩子都走开了,
古文:光持石击瓮破之,现代文: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古文:水迸,儿得活。 现代文:水进而流出, 儿童得以活命。
4. 一主两翼对对读。 (带文)
主:群儿戏于庭 , 两翼:有几个小朋友
围呀围着那大水缸
大家一同捉迷藏
俏皮又欢快
主:一儿登瓮, 两翼:扑统统一声响
足跌没水中。 有人掉进了大水缸
主:众皆弃去 , 两翼:大家全都吓坏了慌里又慌乱
主:光持石击瓮破之 两翼:有一个小朋友
名字叫做那司马光
搬起一块大石头
4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砸向那大水缸
主:水迸,儿得活。 两翼:呀 哐当当一声响
流水哗啦啦往外淌
伙伴钻出那破水缸
5 、学生复述故事。 6 、想象补白,丰满故事。
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他们(怎么玩?) ,一个儿童(玩着玩着?),就站在大缸上边,( 他朝水里看,看到了?) ,失足跌落缸中被水吞没。(那个落水的儿童?)其余的孩子好慌乱, (有
的······有的······还有的······) 都跑掉了,司马光灵光一闪, (他心想:?)拿石头(如何?)砸开了缸,水进而流出,儿童得以活命。 (儿童和司马光会说些什么?)
7. 读了课文,谈谈司马光是一个如何的孩子?(乐于助人 . 、机智英勇、沉稳沉着)
四、延长拓展,以文带文。
1. 自由朗读《你读我诵》中的《孔融让梨》 ( p132)和《道
边李苦》(p134),用横线画出表现主人公美好质量的句子,在边
上标注上适合的词。
2. 沟通 3. 作业
自选《你读我诵》中的《孔融让梨》
( p132)或《道边李苦》
(p134),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它改编成一篇现代文。
5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课反省】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为了激发孩子
们热爱文言文的兴趣, 不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我设计了“读一读”“译一译”“说一说”“编一编”四大板块, 在教课中进行层层推动,特别是在“读一读”上下足了功夫, 经过区分节奏读、你问我答读、变化格式读、记忆挑战读、去掉标点读等多种形式的美读,培育学生的语感,达到念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成效。因
为《司马光砸缸》 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同学们基本上都听过,所以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时, 我没有一词一句地去解说意思, 而是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利用过去理解词语的方法去翻译, 从同学们的讲话中可奏成效还能够。 最后谈谈课文粗心, 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要点, 我依旧由“趣”下手, 在按原文复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补白想象的创编, 目的是为学平生常学会抓细节写一件详细的事而服务的, 课后练习的部署也是这类指向。 纵观同学们的讲堂表现, 他们的学习踊跃性挺高涨的, 跟我的配合也很默契,不足的方面也有好多, 如讲堂上我对个体学生的关注仍是不多,对学生的评论语也缺乏针对性, 关于个别偶发细节办理得不够机智,这些方面都是此后我需要在教课中鼎力去完美的。
《司马光》教课方案与反省
2
【教课目的】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培育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习运用事情的因由、
6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经过、结果的方法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英勇、机智的品行。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认真察看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情。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收集相关司马光的资料。
⑵ 认读字卡片。
2、教师:
⑴ 吹塑纸剪成假山、水缸。
⑵ 课文插图,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露课题
(出示司马光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位古时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马光。他是一位闻名的人。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他小时侯的事。
(板书课题 20、司马光)
(从图下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对司马光认识的梦想。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认字,读通课文:
7 / 14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⑴ 借助拼音。
⑵ 问他人。
⑶ 联系上下文猜字。
⑷ 听他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余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论校正读音,教师随机利用卡片指导学生稳固认读
字。)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状况。
师:此刻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还认不认识?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戏识字。
(方法: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余学生跟读。)
让学生在小组里摘字,谈谈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师:谁来说一说哪几个生字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着的?叫──收 球──救
师用“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学生识字状况。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的家中,全班齐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司马光干什么?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低年级语文教课的要点是识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
8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出示了四种识字方法, 这样既复习稳固了原有的知识, 又培育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
在教课中引入游戏。 这样能调换学生识字的踊跃性, 提升识字效率,稳固识字成效。 )
6、四人一小组读课文,能够齐读、分段读、表演读。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以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
7、小组报告沟通。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到、别”两个生字:
1、让学生用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 找一找两个字的同样点。
(学生知道这两个字是同部首的字
,学习立刀旁)
2、教师范写,生描绘
3、请写的好的学生说一说如何才能写好。
4、生练写,同桌互评。写的满意的画一个。
《司马光》教课方案与反省
3
备课组 一 年级组 下 册 执教人:
共案部分
课题:《司马光》教课方案
教课理念: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
扎实实的增强写字训练, 不单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更重要的
9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是促使学生优秀书写习惯的养成。
教课目的:
1 、知识目标:经过念书,认识“司、假”等 写“别、到”等 6 个字。
13 个生字,会
2 、能力目标能正、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通
过朗诵来感悟司马光碰到紧迫状况,沉稳、英勇、坚决救 人的
质量。
3 、感情目标培育学生创建性思想能力。
要点难点: 识字写字, 学习正确、 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
VCD、课件等。
自主预习:经过念书
提练主线:指名分段读文,指引学生思虑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儿童子是如何掉时缸里的当时状况如何是谁救了他是如何救的等等。
教课过程:
个案部分
一、修养训练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经过朗诵来
感悟司马光碰到紧迫状况,沉稳、英勇、坚决救
人的质量。
二、合作研究
议论沟通
司马光沉稳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其余方法救出那
10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好。
1. 学生自己想方法。
2. 分组沟通,选举出好的方法到全班沟通。 3. 全班沟通。 ( )
4. 再次朗诵课文,并谈谈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三、拓展延长
假如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1 、讲话:
这节课我们来拜见一位先人, 他是谁呢 ( ) ,这个人你认识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思路:创建讲话情境,引起发问,组织学生讲话沟通,认识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睁开做铺垫。
2 、察看:
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思路:把察看与讲话联合起来,培育学生察看思虑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舞学生怀疑,有益于教课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一、自读 (
)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思路:培育自我念书能力,保证念书活动有效,应当从一点
一滴抓起。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念书习惯。
二、识字 ( )
11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1 、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
指引学生沟通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灯谜、组词识字等。
2 、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诵。重申要点字“玩、 司”的读音,同时指引学生注意“一”
的不同读音。
思路:课标指出: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育是一二年级语文教 育的要点。多形式的识字与沟通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培育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写字 (
)
1 、指引学生认真察看“我会写”中的六个字, 发现六个字的
规律:左右构造。组织学生议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 、自由练写,教师存心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
中的“右双耳”的 . 写法。
3 、书写展现,互相评论,指引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思路: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
实的增强写字训练, 不单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
进学生优秀书写习惯的养成。
四、议论 (
)
1 、指名分段读文, 指引学生思虑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如: 儿童子是如何掉时缸里的当时状况如何是谁救了他是如何救的
等等。
2 、分组议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12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思路:充足发挥学生自读沟通的优势,实现生生互动,培育了学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后反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要教儿童子遇事
要机智沉稳应付, 但究竟会教给学生如何的“素质”, 也实在很有疑问。课文说,一个小朋友掉进缸里后, “其余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而只有司马光没有
慌,把缸砸了。我想,砸缸诚然机智沉稳,但吓哭了也是正常反响吧,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更是正当成法,有的砸缸,有的去叫大人,并无矛盾,况且假如司马光砸不破那口缸,又会如何呢
很多特意讲给孩子们听的励志故事,都是这样不知所云。比
如用功的人一边念书一边吃饭, 把馒头醮着墨汁吃下去了啦, 念书时为了不打打盹把头发系一根绳索吊在梁上, 大腿上扎一把锥子啦,分明有念书逼迫症的迹象,比“恶补症”还要病态三分,
却拿来作为教孩子勤苦努力的素材。 努力的人就要不去睡觉, 不怕失火,吃墨汁,这样的素材,与其放到此刻来让孩子们学习其“精神”,不如交到哪个人手里去编写 《儒林外史》 之类的小说。
“素质”教育,总要选用特别之事、特别之人、特别之行来
进行,而且在此中明里私下夹带着对正常行为的嘲弄和鄙薄, 这类把孩子不妥正常人来教育的素质教育, 能否足以培育学生对人类行为的正常理解, 能否足以使学生获取正常的学习兴趣与生活
13 / 14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兴趣,实在不可以让人乐观。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