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

● 能在饲养过程中了解蚕的幼虫的生长变化规律以及生活习性。

● 知道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 了解蚕的幼虫期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2. 科学探究目标

● 会用测量、拍照、图画以及文字记录等方式记录饲养过程中的发现。

● 能够对蚕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3. 科学态度目标

● 意识到坚持不懈的记录的重要性。 ● 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 珍爱生命,体会对小动物的关爱。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动物的生长变化受到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蚕的幼虫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对蚕的生长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镜、有关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蜕皮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蚕的饲养盒、蚕的生长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谈话

1. 可爱的蚕宝宝已经慢慢长大了,在这段时间里,你是怎么照顾它们的?

2. 它们样子有变化吗?大家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 在你的蚕房中,蚕宝宝生活的好吗?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2. 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

1 用棉签轻轻触碰蚕宝宝的身体,它有什么反应?它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蚕,提醒学生不要用手触摸。) 2 蚕宝宝每次能吃多少桑叶,它是怎样吃桑叶的? (学生观察交流蚕吃食物的特点。) 3 蚕宝宝的身体外形是什么样的?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蚕的外形。)

3. 出示图片和视频,了解蚕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

三、 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1. 在你们的精心照顾下,蚕宝宝已经长大了,它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结合前期的观察记录单、照片和图画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2. 你知道蚕宝宝用身体的哪部分感知外部的环境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