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来源:化拓教育网
科技风2017年4月上 工程技术话 DOI:10.19392 ̄.cnki.1671—7341.201707104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及解决方法探讨 张晓哲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宁夏银川750016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工程基础地质情况,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地质水文勘察工作, 掌握工程基础地质状况,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流程、勘察问题和解决方法做 简要阐述。 关键词:地质勘察;地质水文;岩土建设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图坐标 点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建设范围 内的地基土构成、特性、分布规律,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 标建议值,并查明主要不良地质作用及范围,为岩土工程设计、 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并可有效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不良地 质对基础产生的危害。 1地质勘探工作流程 1)测量工作。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确定各个 孑L位的坐标,采用GPs(RTK)放样,仪器放样误差小于勘察规范 要求,孔位用木桩标识,施工时有移位的勘探孔,均在施工后复 测其实际孔位的坐标和高程。地下水位在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 后统一量测。2)勘探孔施工。钻孔采用XY一1型回转钻机。土层 采用单套钻具钻进取芯,采用泥浆护壁或跟管钻进方式避免塌 孔,钻孔孔径为 1lOmm;基岩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孔径为 75mm、 110mm,在钻探结束后,均进行孔深测量,确保误差小 于0.2%,符合规范要求。3)取样。采用取土器压人法进行原状土 取样,取样间距一般2.0—3.Om左右;对于厚度较大层位,取样 间距可适当放宽。原状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或回转型取土器静 压法采取,土样规格 1 lOrnm、L=3OOmm;扰动土样,在保持原 状结构的岩芯中采取,采用专用土样袋包装、并用标签区分。土 样取出后及时贴标签、蜡封、装入防震箱。 表1取样明细 项目 工作量 单位 原状土样(水域) 33 简 原状土样(陆域) 73 筒 扰动土样 35 个 岩样 66/39 块/组 水样 2 组 4)原位测试。根据土质风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测试方 法。对于全风化基岩做标准贯人试验;遇碎石土、强风化基岩作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探试验锤重与落距与标贯试验相同。 5)工程地质测绘。采用资料搜集、路线观察的方法,对岩土两侧 各200m进行地面调绘。基本查明了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概况、不良地质现象等特征。6)室内试验。对采取的样品 及时试验,原状土样除进行常规测试外,还选作三轴uu、渗透试 验(水平、垂直)、固结试验(水平、垂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等,扰动土样做颗粒分析试验。岩石试样主要进行饱和、天然、干 燥抗压强度试验、抗剪断强度试验、块体密度及岩矿鉴定等,水样 进行简分析和侵蚀性CO:测试。 表2室内土工试验明细 项目 工作量 单位 常规土试 106 组 颗粒分析 35 组 三轴uu 6 组 渗透(KV+Kh) 6 组 m“ JCVoI—o 2 9 组 lChoi一0,2 9 组 无侧限抗压强度 7 组 2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2.1存在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技术 问题: 1)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地下不明空洞、物体的分布形态、 埋藏深度等。 2)界面划分问题:主要包括岩石风化程度和岩土体的界面 划分,判定软弱结构面和地质构造面,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 面等。 3)岩土参数问题:原状土取样困难,无法进行室内、外试验 的岩土层、风化岩层等。 4)其他问题:例如勘察人员操作不当,技术不达标;勘察设 备性能老化,勘察数据精度低等问题。 2.2解决方法 1)引进勘察设备。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引进 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岩土工程勘察设备,应用于地质 勘查工作中。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采点密度、加快勘察速度、 降低勘察成本。并可应用工程物探设备增加勘察测点密度,以获 取地质界面的连续数据,解决界面划分问题。 2)加强室内、外勘察新技术的使用。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多 功能静力触探头、波速测试等勘察技术与施工监测做对比,通过 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他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利 用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依据,从而确保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 据的准确性。此外,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复核勘察数据的可靠 性,从而可以验证边坡、堤坝的稳定性和变形。研究地基土质的 变形机理、破坏特征以及地基的极限承载能力。 3)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随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难度加大,勘察任务要求逐渐提高,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与 勘察要求相匹配,需要对勘察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勘察人 员的勘察技术水平。同时,对新采购的勘察设备,需要组织厂家 对全体勘察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此 外,还需要勘察企业定期开展勘察知识讲座,扩展勘察人员的 知识面。 4)其他方面。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精度,需要不断引 进先进的勘察设备,定期核查勘察设备的数据精度;在数据处理 方面,需要确保数据处理符合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前期基础工 作之一,需要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进行详细的勘察,明确 地质水文的基本状况。但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一 定的技术问题,例如地质形态问题、截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问 题等,需要加强勘察方法的探索、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加强室 内、外勘察技术的使用以及加强对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从 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龙,徐刚.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口1.城市 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0). 121 工程技术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07105 科技风2017年4月上 盐冻对预应力cFRP一混凝土加固梁界面性能的影响 李贺 马超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 001 5 摘要:通过36个预应力CFRP加固梁的单剪试验,考察冻融循环次数对加固梁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5%氯 离子浓度、冻融次数200次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寒冷地区,道路覆盖除冰盐的地域,预应力CFRP一钢筋混凝土梁的 初始预应力不宜过大,并加强端部锚固措施。 关键词:界面;初始预应力;混凝土梁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FRP技术作为土木工程结构加固新 型外贴材料后,我国及各国学者对其加固性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 的研究,不仅完成了大量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混凝土结 构的加固工程,而且还编制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及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1。 20年后过去了,FRP技术似乎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加固效果 很好,但是FRP加固性能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以FRP加固钢筋 混凝土梁为例,具体表现在FRP往往只达到极限性能的20%左 右,FRP便从加固梁上剥离,因此预应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 梁(以下简称PRC梁)便是非预应力技术受限后的一个革新技 术,很多学者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预制36根80× 80 X 190(mm )矩形截面PRC梁,考察冻融循环次数对受腐蚀后 的PRC梁界面粘结应力的影响。 1试验过程 1.1试验材料 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一17±2)℃和(8±2)℃。 本试验由于整个项目系统性试验的工作量很大,而冻融循 环试验箱容积有限,所以研究中均采用了尺寸为80ram X 80ram×190mm的试件。测定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 损失时,考虑到多种因素组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可能加剧,及 界面损伤的程度,考虑盐冻25个循环且为了精确记录混凝土的 性能变化过程,将测试间隔定为8次。 1.2.2单剪试验 通过1000kN拉力试验机开展混凝土单剪试验,试验中以 0.1mrrdmin位移进行控制,应变片以10mm为间距均匀贴到纤 维布表面,连接数据采集仪进行应变采集。随着拉力的增加,当 纤维布从混凝土表面剥离时,停止加载,观察破坏形态,极限荷 载、极限位移及各阶段纤维布表面读数。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 由于PRC梁具有初始预应力,因此对于加固梁来说,较高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FRC受力过程中,界面具有较好的稳定 性,不易剥离。因此本实验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60。混凝 土配合比和CFRP物理性能见表1-3。 表1混凝土配合比 经过Nael溶液腐蚀后,CFRP片材表面发白,触感细腻,同 时有一层盐附着在混凝土的表面。CFRP和混凝土的表面经擦 拭后,颜色依旧比对比件发白,说明有一部分盐已经侵入混凝土 内部,且CFRP和胶层均受到侵蚀影响。单剪破坏后,共计有两 种破坏形态:试件没有经过海水腐蚀(对比试件),这种破坏形式 以混凝土加载端拉下一块三角体混凝土居多。 2.2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提高,界面粘结性能呈现逐 渐下降的趋势,尤其到了200次冻融循环,界面能下降较快。说 明氯离子和冻融循环带来的冻胀作用会加剧破坏界面粘结性 能,这种复合荷载作用下的影响,要强于单一因素影响。试验中 用质量分数3.5%的氯化钠溶液,也是基于这种浓度的冻融循环 产生的作用最明显,因此该浓度具有代表作用。 3结论 1)PRC加固技术中,界面的粘结性能是一项关键技术,要保 本实验考察的是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盐冻循环)下界面的 证粘结实现,适当可以采用端部加强锚固措施。 损伤程度及外贴CFRP加固效果对界面性能的影响。因此以下 2)3.5%氯离子浓度、冻融次数200次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 实验分两步走,其一是冻融循环,其二则是CFRP一混凝土单剪 响较为明显。 试验。 参考文献: 1.2.1盐冻循环 【11] ALI~AHMAD M,SUBRAMANIAM K,GHOSN M. 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按照GBJ 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fracture analysis ofdebon ̄ng between 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中抗冻性能试验的“快冻法”进行。提 concrete and FRP sheets[J1.J EngG Mech,2006,132:914—923. 前4d将试件浸泡在温度为15—20℃,NaC1质量分数为3.5%的 【2】李杉.环境与荷载共同作用下FRP加固混凝土耐久性【D】. 盐水中,试验前测试其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每次冻融循环应在 大连.大连X.Z-大学,2009. 2~4h内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冻融时间的 f3】王苏岩,李璐希,洪雷.荷载与冻融循环对CFRP-高强混 1/4,一般每隔25次循环作1次动弹性模量测试。在冻结和融化 凝土黏结性能影响[1]_建筑材料学报,2016(06):479—484. 1.2环境条件设置 【5】牟华锋.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与对 策U1.建材与装饰,2016(44). 2017(02). 【3】杜治国,鲍惠英.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作者简介: 张晓哲(1977一),男,汉族,山西浮山人,硕士,高级工程师, Ⅱ].建筑设计管理,2016(10). 【4]黄身灶.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 工作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岩土工 程勘察工作。 略研究卟福建建材,2017(01). [2]张学哲.实例分析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卟江西建材, 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