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最新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C.金属的耐腐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金属的导热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至于金属是否导热不需要考虑.

2.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0.4g 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 AlCl3 完 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 A.23.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H~HCl~NaCl,则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B.29.25g

C.11.7g

D.5.85g

H~HCl~NaCl158.5 0.4gx10.4g= 58.5x则x=23.4g,

故生成NaCl 的质量为23.4g。故选A。 【点睛】

解决本题的技巧在于发现最终生成的氯化钠中氯元素全部来自于与镁铝合金发生反应的盐酸,这样就把看似无法解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转变为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从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3.如图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该反应能发生是由于镁单质

A.金属光泽美丽 C.金属活动性强 【答案】C 【解析】

B.导电性优良 D.延展性好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能与硫酸锌反应是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选C

4.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Y>Z 【答案】C 【解析】

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说明X和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比Z的金属活动性强,故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Y。故选C。

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B.Y>Z>X

C.X>Z>Y

D.Z>X>Y

5.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四个实验,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

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所以: A、A实验必需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B实验必需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C实验不需进行,故C符合题意; D、D实验必需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甲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知,甲最不活泼,由丁盐能与乙反应但不与丙反应知,乙的活动性最强,丙的活动性比丁弱,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丁>丙>甲;故选D。

7.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详解】

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

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铁与CuSO4、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8.6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252g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A.4.0g C.3.0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镁、铁、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能得到硫酸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52g硫酸盐固体应该含有60g镁、铁、锌,即252g硫酸盐固体中含有的硫酸根的质量=252g-60g=192g,再根据硫酸的化学式H2SO4可知,产生的氢气质量与硫酸根的质量关系为2:96,故可判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4g,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B.3.9g D.2.5g

9.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天工开物》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锌>铁>铜>金,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B.铜

C.铁

D.锌

10.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

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故A正确;

B.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不一定含有铁,故B错误;

C.烧杯仍有少量固体,而铁和铜都能够与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不可能有三价铁离子,故C错误;

D.如果铁过量,则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不会有氯化铜,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银

C.铜

D.铁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克制,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属金,故答案选A

12.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A。

13.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A正确; B、锌能与稀盐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比铜、银活泼;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铜、银都不与ZnSO4溶液反应,证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

D、银不与ZnSO4溶液、CuSO4溶液,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Zn、Cu、Ag、稀盐酸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4.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 A.Mg、Cu、FeSO4溶液 C.Fe、Cu、Mg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的原理:1、金属与酸反应,根据是否能与酸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激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的强弱,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是否能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A、Mg、Cu、FeS04溶液,根据Mg 能与FeS04溶液反应,而铜不会,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B、 Mg、Fe、Cu、稀硫酸,根据Mg、Fe都能与稀硫酸,而且反应的激烈程度不同,Cu不会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C、Fe、Cu、MgS04溶液,由于Fe和Cu都不会与MgS04溶液反应,故无法判断,错误,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根据Fe不会与MgSO4溶液反应,能与CuSO4溶液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B.Mg、Fe、Cu、稀硫酸 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1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

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

酸 【答案】C 【解析】

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能置换出银,所以锌比银活泼,选项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之后的金属则不能,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在氢之前,而银不能反应,说明银在氢之后,所以可以判断锌比银活泼,选项正确;

C、只有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才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他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也可判断出锌比银活泼,选项正确; D、金属的熔点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没有关系,选项错误,故选D。

17.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比铁活泼,故锌与酸的反应速率更快;但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更多。故选B。

18.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说明X和Y的活动性大于Z,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说明X大于Z,且Y大于X。故选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B.Y>Z>X

C.Y>X>Z

D.X>Z>Y

19.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 B.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银,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银不与硝酸铜反应,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渣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锌,滤液中含有硝酸锌。

A、银与硝酸铜不反应,滤液中不可能含有Ag+,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锌,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不含有Cu2+,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加入的锌过量,所以把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渣中含有铜和过量的锌,故D正确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0.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B、铁与CuSO4溶液反应,与AlCl3溶液不反应,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对; C、硫酸铜溶液和铁、铝都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D、Cu、Fe均不能置换出AlCl3溶液中的铝,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错。 故选:B。

B.CuSO4溶液、Fe、AlC13溶液 D.AlCl3溶液、Fe、C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