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新特征与新选择
来源:化拓教育网
、、金融与资本 \\ 091 金融科技的新特征与新选择 借助先进技术及理念来满足新时代深刻变化的消费者行为需求,是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可 持续发展的首选之道 口曹汉平 r时代浪潮下,金融科技迎来 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最直 观的就是 块链、大数据以及人_r 智能等先进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 合,在促进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 险方面发挥着更大作jl}J 这一方面 分化、创新突破” 个阶段,当前 金融科技行业正处在“百仡齐放” 重合规(Compliance)。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 于以下几方面原冈:一是监管机构 在“强监管”的同时积极鼓励数字 金融创新j以英同为例,英同政府 先后通过创新项目、创新巾心、开 的状态 其业务形态经过多年演变, 逐步呈现ff{新特征,具体可归结 为“CLASSIC”L个方面,即客户 导向(Cuslovllel-一eentric)、全新设 表现为服务效率提升与客户体验改 善,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进一步催生 fll自,j新金融业态与商业模式。在这 种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的金 融服务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 计(Legacy—fz )、轻资产(Asset— light)、可扩展(Scalal l )、简单化 (SimF,le)、创新性(Innovative)和 放银行标准、监管沙箱(Sandbox) 等多种方式推{II富有弹性且灵活的 监管政策 二是参与主体众多 除 企业,谁能够快速适应并拥抱这种 趋势,就能加快实现业务的转型发 展,否则终将被时代淘汰。 金融科技发展的新特征 金融科技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 池式.其本质是为了有效提升客户 体验、降低服务成本l并创造新的效 益增长点。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 金融科技在经营理念、治理机制、 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有 了优化和创新. .从全球视野来看,金融科技起 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发 展,大致经历了“模式初成、整合 开放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将是新时代数字金融的“夺宝奇兵” 2018年第3期 中国经济报佶 金融与资本/ 092 FINANCE AND CAPITAL /一———— 了汇丰、星展、西班牙对外银行等 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外,市场上已先 后涌现出包括Atom、Fidor、N26、 开放平台的核心是通过大开放 与大合作模式“搭建开放平台、构 Mono、Revolut等在内的大量新兴金 融科技公司。三是业务规模持续扩 大。在部分欧美发达国家,金融科 技已经占据了近10%的市场份额, 并成为当地金融服务领域不可忽视 的力量。 如果仍然遵循以 往的发展策略, 金融科技企业未 来的盈利能力与 生存空闯将会越 来越小 建共赢生态”,其精髓是按照既定 规则连接多方市场,打造合作共赢、 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系统或生态 圈,简化并重组传统产业价值链 (如从单边到多边、激发网络效 应等)。 可以预见,未来企业间的竞争 可能会逐步演化为平台与平台之间 与此同时,随着区块链、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先进信息技 术持续涌现,并不断与金融服务 的竞争,开放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平 台将是新时代数字金融的“夺宝奇 户首选的服务模式。客户金融消费 偏好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体验, 转而追求更加个性化、智能化、趣 味性以及性价比高的产品及服务体 验。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已逐步转变 兵”。事实上,要搭建一个具有生 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在产品、营销、 客户服务、风控等多个方面呈现 命力的开放式平台并不简单,它是 一出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发 展趋势。 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深入研 究行业发展趋势及自身业务转型的 需求,重点把握技术、产品、机制、 协同等基本要素,通过开放平台培 育开放的文化,持续提升自身的硬 支撑水平(标准化的API接口封 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选择 面对新时代的新特征与新趋 为“花未来的钱”,传统金融机构 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开展消费金 融业务,分期付款、信用贷款等已 经成为客户金融消费的常见交易方 式,其交易规模呈井喷式发展。与 此同时,客户在金融消费过程中表 势,如果仍然遵循以往的发展策略, 金融科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生 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只有透过现 象看到未来的发展路径,更具创造 性与进取性,更加致力于借助先进 科技的力量来满足新时代不断变化 的消费者需求,才能推动金融科技 可持续发展。 装)与软实力(自组织的运营机制), 并遵循开放共享的原则与大型互联 网企业或电商平台公司开展战略合 作,进一步构建合作共赢的金融服 务新生态。 现出更为强烈的互动和分享意愿, 大部分客户已不再满足于从金融机 构被动获取金融服务信息,转而更 倾向于信赖自己主动获取及朋友、 熟人推荐的产品服务信息。 开放平台可重构金融机构的产 品、服务和流程,并逐步建立起新 的商业模式,不仅能有效推动传统 金融服务的转型与升级,也对金融 科技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金融 1.深刻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全球客户的金融消费 需求及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 化。金融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客 2.借助新技术力量推动可持续 发展 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客户 服务机构要坚持并落实好开放平台 战略,除了需要有契合的战略定位 行为变化,金融科技行业的变革势 在必行,但变革的路径及方式必须 户很难通过传统的线下单一产品及 服务(如单一的支付、理财、存贷 款等)得到满足,客户更期望一站 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在实用场景中无 缝融合并得到实时响应。客户金融 消费行为更加依赖互联网特别是移 外,更需要在内部管理方面做出相 应的创新与变革。一方面要充分发 挥协同效应,逐步转向场景融合的 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秉持生态思 维,实现金融服务和相关产业的深 度融合。 要切合实际且循序渐进。更加致力 于借助先进技术及理念来满足新时 代深刻变化的消费者行为需求,是 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首 选之道。 动互联网,便利、高效的网上购物、 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已经成为客 (1)开放平台:培育新的商业 模式 (2)数据价值:催生新的风控 模式 E 垒 E垒 \金融 垒 l工’垒 与 奏一 在全新的数字化世界里,人们 不应只关注数据的容量,而应强调 数据的价值。数据已经逐渐成为各 机构的重要资产,蕴含着巨大的商 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与预测能力、 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与服务能力以及 业价值。在金融科技行业,数据是 商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可以 为信用风险管理、欺诈风险防控等 “保驾护航”,在提升风控质量方面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建立数据驱动的风控新模 式,需要有效洞察客户行为,即在 深刻理解客户各项交易数据及行为 信息的基础上抽象出客户360度全 景画像(可根据不同数据维度“描 绘”出客户不同层面的画像,如客 户的全面资产画像、全面投资画像、 全面现金流画像、全面风险偏好画 基于分布式账簿的 区块链技术,被广 泛认为是最富颠覆 特性、最具重塑 金融服务格局属 性的技术,虽然 目前远未成熟应 用,成功案例也 十分有限,但鉴 于其在金融科技 行业的未来发展 前景,应给予足 够重视 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在经历了 在线风险测评、产品组合建议、专 项基金管理、基于风险的资产组合 配置以及资产自动调整等阶段后, 全面推动投资理财服务以及交易处 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克服客户经 理服务瓶颈,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投 资体验。智能投资理财服务一方 面能够精准识别客户需求与风险 偏好,“代客遴选”出客户最感兴 趣、最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另 一方面还能动态跟踪客户端和产 品端的风险情况,进行动态资产 配置调整,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 智能投资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金 经营动态与行为,可能影响正常履 约的行为将被预警。欺诈风险防控 模式创新的重点是充分利用数据价 值,尽可能降低金融服务机构与消 像、情感情绪画像等)。这种“化 抽象为具体”的过程是风控新模式 的前提与核心,主要包括数据模型 及分析模型两部分,这为预测客户 未来需求、洞察客户行为特征、准 确评估客户风险状况并提升风险防 控水平奠定了基础。 融服务模式,简单易懂、操作便 捷,可实时匹配客户的收益、流 动性和风险情况,可以为大众客户 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并获得更好的 回报,这种服务模式必将对该行 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人为因素 的干扰,从而在事前、事中、事后 各个环节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评估、 控制、缓释、监测、报告等六大关 键能力。事前加强认证、事中实时 监控、事后有效处置,使实时风险 另外,基于分布式账簿的区块 链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最富颠覆特 性、最具重塑金融服务格局属性的 技术,虽然目前远未成熟应用,成 其中,信用风险管控新模式的 核心是数字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 除了对传统财务数据的分析外,需 要引入更多数据维度(包括电商交 预警更为精准,从被动应付转向主 动管控。 功案例也十分有限,但鉴于其在金 融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应给 予足够重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可以成立内部创新实验室或联合外 部技术公司开展研究探索,创新产 易数据、物流配送数据以及社交网 络行为数据等),并采取大数据应 用技术,实时采集并筛选出与消费 者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相关的风险 (3)人工智能:提供新的发展 动力 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海量数 据挖掘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进 步等,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 特征,实现面向交易过程的授信, 并进行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流程 品孵化方式,投资相关初创公司, 在KYC(了解你的客户)、贸易金融、 管控。“贷前”根据经营与认证数 据,辨识经营状况,反映还款能力; “贷中”通过交易与行为数据,实 时分析并监控客户的交易状况与现 与商业化应用。金融服务机构都在 考虑新的问题:人工智能如何融人 金融服务?如何在专家服务与人工 跨境支付结算等具体业务领域验证 技术的成熟性以及业务潜力,在未 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作者为中慝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 经理) 智能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以投资理财领域为例,通过与 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 金流,为风险预警提供信息;“贷 后”建立监控机制,通过数据监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