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伟大的语言学大师 宽厚慈祥的长者——忆韩礼德教授

伟大的语言学大师 宽厚慈祥的长者——忆韩礼德教授

来源:化拓教育网
1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

客”,因为这个末代港督太坏了,不可能是个“政治 家”。韩礼德教授听后哈哈大笑,连声说,对,对,对, 语言的选择总是有意义的,从翻译的角度来验证功能 语言学的理论很有意思。他的鼓励增强了我将功能 语篇分析途径应用于英汉翻译研究的信心。

我跟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很有缘份。还在浸 会大学攻读博士时,我选修的“语域分析”和“主位/ 述位分析”两门课,是由知名的功能语言学者Mohsen

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引人翻译分析之中;Roger T. Bell (1990)的《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应用了韩 礼德关于语言用者和语言使用(language

guage use)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研究翻译及翻译过程

的理论及方法;Mona Baker( 1992)在“换言之:翻译研

究课程”中,把主位/述位(信息结构)理论、衔接与连 贯理论运用得深人浅出,成为千千万万翻译学生、学 者引用、学习的样板;Juliane House( 1997 )的《翻译质 量评估:模式再建》引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概 念,对翻译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人21世纪,应用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的文章、专著更 是层出不穷。

在我修改这篇追忆韩礼德教授的小文时,正值 “第七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总决赛”在城市大学 举行。城市大学韩礼德研究中心是本次大赛的主办 者之一•,中心主任Jonathan Webster教授致开幕词时 说,“韩礼德教授主张语言学应该朝着可应用的方向 发展。正是遵循他的思想,我们中心致力于将语言学 理论应用于教育、计算机语言处理等方面,当然也包 括今天这个口译比赛活动”。

在整个口译比赛过程中,看着年轻的选手们自信 地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我情不自禁地想, 翻译真的是最能体现语言意义潜势的活动。韩礼德 教授在天之灵,见到这么多年轻人用行动在体现和实 践着他的理论,他应该感到很欣慰吧。

(作者为澳门大学英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Ghadessy讲授的。他的讲解及在课堂上的讨论,开启

了我对功能语篇分析的兴趣和探索之旅。回到中山 大学,我有幸和黄国文教授及其强大的系统功能语言 学团队相遇相处,合作研究及组办会议,从中获益不 少。韩礼德夫妇曾多次造访中山大学,让我有多次机 会可以面对面向他们请教。韩礼德教授似乎对翻译 问题也饶有兴趣,每次都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在不久前才发现,韩礼德教授在2001年发表了一•篇文章 Towards a theory of good translation,里面提到,所谓好的翻译,其语言选择应根据目标语境而 定,从而达到等效。不知他在写作中是否想到我们那 次关于翻译politician的讨论呢?可惜现在已经来不 及向他求证了。

事实上,功能语言学历来与翻译研究密不可分, 也因此韩礼德的理论受到翻译界很多学者的应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John Catford ( 1965)就把韩礼 德的理论用于他的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并提出 其著名的翻译转换论;20世纪90年代初,Hatim and

Mason(1990)合著的“语篇与翻译”一书,把功能语言

伟大的语言学大师宽厚慈祥的长者

—-忆韩礼德教授

常晨光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275)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韩礼德教授于2018年 4月15日晚逝世。虽然通过韩礼德先生身边的亲人 和朋友我一直了解他的身体近况,但对他去世的消息 我仍感到悲痛万分。对系统功能学界的很多同仁来 说,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伟大语言学大师,同时也

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辈、亲人和朋友。

韩礼德教授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创立的系 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最具影响的语言学流派之一,为 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正如英国

语言学家Ronald Carter教授所说,在这个“大师”被滥

第34卷第3期常晨光:伟大的语言学大师宽厚慈祥的长者

15

用的年代,韩礼德教授才是真正的大师。韩礼德先生 的学说在中国传播40余年,从直接在悉尼大学师从 韩礼德的胡壮麟教授等前辈学者,到早期海外学成回 国的博士,到他们的弟子、弟子的弟子,已经影响了几 代人。

韩礼德先生与中山大学有很深的渊源。上个世 纪40年代末,先生曾在康乐园(当时的岭南大学校 园)师从王力先生从事方言调查研究,但先生再次回 白云山,从广外到云台花园十几公里,很多年轻人也 觉得吃力,两位老人却能轻松完成整个行程,令人不 得不佩服他们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在这期间, 我也有幸听到先生回忆起他早年在岭南学习的时光。 他不止一次讲起当年协助王力先生从事广东地区方 言调查和语音分析的工作。那时的钢丝录音机使用 不方便,而且容易断线,所以当时他房间里到处是一 团团的钢丝“线球”。1949年广州时,他曾写过 到康乐园却是在半个世纪后的90年代末。1999年, 在黄国文教授的策划和组织下,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举办了“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国际会议,韩礼德教授 和国内外功能语言学界多位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 议。会议取得了成功,中山大学的功能语言学研 究也开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同行的注意。韩礼德先 生似乎对中山大学康乐园情有独钟,他从此以后几乎 每年都会来到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我也因此有幸跟 他有比较多接触的机会。

我2000年开始师从黄国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有幸得到韩礼德教授的指导。 韩礼德先生和夫人哈桑教授来中大讲学有时是短暂 住上几天,有时逗留的时间会更长些。每次韩礼德教 授都会安排和博士生单独见面,听取他们的研究计划 和进展。记得在2003年的一次论坛上,先生鼓励我 和我的同学尚媛媛上台介绍我们自己博士论文的研 究。在大师面前,我讲得战战兢兢,但先生听得非常 认真,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提出具体修改建 议。在博士论文快定稿的时候再次聆听先生的指导 的确是莫大的幸运。他对中大博士生的指导一直延 续到2015年先生最后一次来访,因此学院几十名博 士生曾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韩礼德教授有惊人的记 忆力,他甚至记得大多数同学的名字。后来我发现他 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每次跟同学交谈他会做详细 的记录,对学术研究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钦佩。

从2001年起,黄国文教授发起举办功能语言学 学术活动周(

Systemics Week),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

者来参加学术活动周的活动,韩礼德教授也多次参 加。目前,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已成为具有广泛影 响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每年由国内不同院校承办。 2003年韩礼德教授夫妇在广州住了一个多月,当时 “非典”闹得人心惶惶,国内外很多学者担心他们的 健康和安全,经常打电话向黄国文教授询问他们的情 况,韩礼德教授却处之泰然。先生喜欢自己一个人坐 地铁逛广州,经常带着地图,自己去走街串巷,寻找自 己当年在广州的记忆。两位教授还与我们一起去爬

一篇庆贺的文章,发表在本地的一家报纸上,可惜他 已记不清具体哪家报纸,我也一直没能找到这篇 文章。

韩礼德教授对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机构的 成立和学术出版均给与大力支持。2003年中山大学 在中国率先成立“功能语言学研究所”,2013年 中山大学成立了 “韩礼德文献中心”。从2006年起, 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所开始主办“功能语言学与

语篇分析”高层论坛(

Symposium guisticson Functional Lin­

and Discourse Analysis),论坛的名称就是先生

建议的。韩礼德教授本人通晓汉语,非常清楚中国系 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状况,但他也同时指出,国际功 能界很多学者仍无法了解中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学 术论著,建议我们设法把这些成果介绍出去。正是在 他的建议下,从2009年起,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 所开始编辑出版《功能语言学年度评论》,由黄国文 教授和我任主编。《功能语言学年度评论》其中一个 栏目是Annotated bibliography,将国内学者的论著的 英文摘要收集在一起,供国外学者参考。韩礼德教授 在多个场合提及这个出版物,认为它为功能语言学领 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2013年,第40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在中 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韩礼德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 大会上做主旨发言,并参与讲习班的教学工作。

大会上我们还举行了中山大学韩礼德语言学文 献中心(M. A. K. Halliday Library)的揭牌仪式以及国 际期刊Fwnc—

ii'ragM'rfi'cs (《功能语言学》)的首发

式。韩礼德教授欣然答应担任文献中心和期刊的学 术顾问。他还将自己的部分图书和手稿捐给了文献 中心,亲自为《功能语言学》撰写了 “ That ‘ cutcertain

’ : towards a characterology ol Mandarin Chinese” —*文aW,刊登在期刊的首期。他的书稿Aspect 〇/

TheLearning也交由黄国文教授和我主编的系列丛书 M. A. K. Halliday Library Functional SeriesLinguistics ( Springer) 出版。

韩礼德教授为人儒雅、宽厚,是一位慈祥的长辈。

1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

他平易近人,丝毫没有语言学大家的架子。这一点跟 他接触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先生每次做完讲座都会 有很多学生围上去问问题、要求签名或者合影留念, 他总是和蔼可亲地面对大家,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不 耐烦。他的宽厚、宽容也体现在他对待学术圈的同仁 上。国际功能界不乏“有性格”之人,韩礼德教授都 能宽厚待之。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甚至是批评他的 观点,先生都能宽容,因此他能够将功能界的同仁团

great结在他的周围。

Frances Christie教授认为:He was a humble scholarman, adoubt gifted teacher and a generous, even . I that I shall see his like again.我非

常赞同,作为语言学大师,先生同时是个非常宽容、谦 卑的人。我认为,在“后韩礼德时代”(erapost-Hallidayan

),先生的谦卑和宽容是功能学界非常需要的。

韩礼德教授热爱中国,与中国有不解之缘。2013 年9月下旬,我和黄国文教授陪先生去湖南访问。利 用在湘潭大学讲学的机会,先生提出想去 故居参观。因黄国文教授赶回广州参加公务活动,我 和先生的儿子Neil陪韩礼德教授一同前往。在博物 馆里,先生对每一件展品看得都很仔细,尤其是在看 到毛学外语用到的材料时,他表现出极大的兴 趣。途中,先生谈及他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英军做 情报工作的经历。他回忆说,当时和党的 情报他都能接触到,通过对比他发现了中国党的 先进性,确信这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为人民大众服务 的政党。事实上,中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先生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他后来积极参与英国马克思 主义语言小组的活动,提出“适用语言学”的思想,强 调将语言学应用于其社会环境之中的重要性,把语言 学当作一种干预方式,进行批判性社会活动,注重语 言学和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等等。他自己的职业生 涯也因为他的信仰受到影响,包括获聘不列颠哥伦比 亚大学语言学系系主任后被加拿大拒绝人境

签证。

韩礼德先生最后一次来中山大学是在2015年4 月,适逢先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70周年,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联合国际汉语学院专门举办了一期高层 论坛以示庆贺。他原本计划在中大访问两周,除论坛 外我们还安排了一系列学术活动,遗憾的是,因他夫 人哈桑教授病情恶化,他不得不缩短行程,提前回 悉尼。

哈桑教授去世后,韩礼德先生身体也大不如前。 因抵抗力下降,他最近几年一直受带状疱疹的困扰。 我近年来去探望过他两次,一次是2016年quarie初到Mac­

大学参加纪念哈桑教授的研讨会期间, 曾和同

事Wendy Bowcher教授到他家里拜访,先生身体已经

比较虚弱,行动缓慢,但精神尚好。

longong最后一次见到先生是2017年7月在澳洲Wol­

大学参加第 44 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

期间,我和戴凡教授到老人院看望他,原来精神矍铄 的老人家这时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静养了,实在令人 心酸。戴凡老师受韩礼德教授委托,正在做韩礼德传 记的写作准备工作,前几天我们还一起商量去悉尼看 望先生的计划,没想到还是太迟了。

韩礼德教授仙逝,是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个 人则是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慈祥的长辈。但对于先 生本人来说,却是一种解脱,我们也许应该为他高兴。正如 thoughFrances Christie 教授所说:I shall miss him,

happy I don’t regret his death because he had been un­ and in pain for so long.

先生的学术思想将指引着我们继续探索前

行...(作者为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