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第二学期古代汉语练习
一、填空。
1、“韵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有__________中的八篇没有韵。
2、《楚辞》最早的注本是东汉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3.《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的注者和笺者是汉代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第一个从离析唐韵入手来研究古韵的古音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他分古韵为__________部。
5、“采采卷耳,薄言采之”中,“采采”的意思是__________ ;“薄言”是_______________,无实际意义。
二、默写《庄子·秋水》中的“百川灌河”一段。 1、 《楚辞·九歌·山鬼》。 2、 《诗经·周南·卷耳》。 3、 楚辞• 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谁知吾之廉贞”一节。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2、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3、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4、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5、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6、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7、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 ...8、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9、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10、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1、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2、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
13、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
1
14、既含睇.兮又宜笑。 15、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16、詹尹乃端策.
拂龟。 17、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领:
18、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未尝屈辱。 滑稽: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
20、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 报:
21、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
2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从:
四、回答问题
1、 举例说明连词“以”的主要用法。 2、 举例说明什么是“古无舌上音”。 3、 根据所给条件填空: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侯[o] 屋[ ] 东[ ] 歌[ ] 月[ ] 元[an ] 葉[ap ] 谈[ ] 4、 简述《诗经》的韵例。
5、清代学者钱大昕关于上古代汉语声母有哪两个重要论断?请各举一例。6、 简述《诗经》的用韵情况。 7、举例说明连绵词的特点。 8、什么是“衍文”?
五、给下面的正文和注文加上标点,并回答问题。
2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
贯事也笺云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
我肯顾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
曾比比志之土
无民毗反辞如
教令恩德来眷顾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或於是徙○贯古乱反徐音官复扶又反税
笺云逝往将去女与
乐土有德之国○乐音洛注下同字他古反沈徒古反诀古穴反
笺云爰硕鼠至得我所○曰也国人疾其君重敛
鼠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犹言国君国君无重直重敛於我又不修其政我三岁以来事汝矣处肯以教令恩德眷顾我也君既如是与之诀去汝之彼乐土有德之国我所以之彼乐土者往则曰得我所宜故也言往将者谓我往之他国将去汝国也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疏]
三始也之年锐往诀大反矣别
乐土乐土
正畏敛曾别以义人我无言此曰比财於往乐
爰得我所
之君我矣土去硕非之将若汝
(选自《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1、注文中的“笺”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学者所作? 2、注文中“疏”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人? 3、注文中的注音是哪部书中的? 4、注文云“土如字”,“如字”是什么意思?
5、请根据注文为“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中的“逝”和“适”写出同义词。
六、请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上的特点(名词等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并解释其意义。
1、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 扁鹊不能肉白骨。 .
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6、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7、 失期,法皆斩。 .8、 项伯杀人,臣活之。 .9、 良庖岁更刀,割也。 .
10、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
3
七、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词性、意义或作用。
1、汤之问棘也是已。 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所: 3、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则: 4、齐其为陈氏矣。 其:
5、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或:
八、给下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搢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韧
4
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
非子·五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