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93 号令)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编制。

一、编制依据

1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3 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 要求;

4 工程旅工同或招标投标文件; 5 工程设计文件;

6 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 自然条件;

7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 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二、工程概况:

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工程 概况的内容应尽量采用图表进行说明。 1、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

2)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3)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

4)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 5)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2、各专业设计简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建筑特点、建筑耐火、防水及节能要求等,

并应简单描述工程的主要装修做法;

2)结构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结构形式、地基基础形式、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主要结构构件类型及要求等;

3)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电梯等各个专业系统的做法要求。

3、施工条件:(同总施组) 三、施工部署

工程施工目标应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本单位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确定,(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1、施工部署中的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施工部署应对本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做出统筹安排,对施工过程的里程碑节点进行说明;

2)施工流水段划分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进行合理划分,并应说明划分依据及流水方向,确保均衡流水施工。施工流水段应分阶段进行划分;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一般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

构、装修装饰和机电设备安装三个阶段。

2、对于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选择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或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重点和难点工程应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3、对于工程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应提出技术及管理要求。

四、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部署在时间上的体现,反映了施工顺序和各个阶段工程进展情况,应均衡协调、科学安排。一般工程画横道图即可,对工程规模较大、工序比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通过

对各类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选择最优方案。

五、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

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同总施组), 并确定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岗位设置及其职责划分。并对主要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应进行简要说明。

六、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一)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1 技术准备应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

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在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编制完成;对需要编制的主要施工方案应制定编制计划;

2)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及工程规模、进度等实际情况制定;

3)样板制作计划应根据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

2 现场准备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

3 资金准备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二) 资源配置计划(包括劳动力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源配置计划相对更具体,劳动力配置计划要细化到专业工种。

1、劳动力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各施工阶段用工量;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 2、物资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2)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 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周转材料、施工 机

具的种类和数量。

七、主要施工方案

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艺、工法等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描述,施工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兼顾的原则

1、单位工程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2、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应进行必要的验算和说明。

八、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结合施工组织总设计,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绘制。一般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修装饰和机电设备安装三个阶段分别绘制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施工场地状况;

2)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

3)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 位置和面积;

4)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 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

5)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 6)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九、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各项管理计划的制定,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

1、进度管理计划

1)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顺利衔接。

2)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要求分解至分项工程)

②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完成本工程的进度管理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③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④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⑤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分部工程),质量目标应明确。

2)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这些措施包含但不局限于:原材料、构配件、机具的要求和检验,主要的施工工艺、主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夏期、冬期和雨期施工的技术措施,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重点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工作场所环境以及劳动力和资金保障措施等;通过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4)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3、安全管理计划

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有管理层次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

4)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摸的危阶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计划;

6)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7)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4、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2)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4)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5)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的规定。 5、成本管理计划

成本管理计划应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必须正确处理成本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之间的关系。

成本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施工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分解 到分部工程);

3)建立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 度;

4)采取合理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 5)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

6、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7创优质工程管理计划 8、其他管理计划

1)其他管理计划包括、防火保安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计划、质量保修管理计划以及对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管理计划等,其他管理计划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加以取舍。

2)各项管理计划的内容应有目标,有组织机构,有资源配置,有

管理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