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
2008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
内容摘要:当北京被宣布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实,奥运会带来的无限商即便开始悄延伸到了中国.如何抓住这个有效机会,深入发动起经济的发展,将是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转折性的问题.
关键词:奥运 经济 社会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这无疑是一件期盼已久的盛事,也必将对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欢庆之余,如何利用我国有限的财力举办一届符合奥运精神的廉洁、公正和民主的奥运也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对外开放、促进发展的绝佳良机,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之一。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不仅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会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
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许多主办国都将奥运会当做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一个目标就是带动“经济起飞”,1981年至1988年间的奥运筹备给韩国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收益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韩国就此一举跃进“亚洲四小龙”行列。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称为奥运史上商业运作最为成功的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带来65亿澳元的直接经济收益。从1997年到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悉尼组委会的营销计划从门票、电视转播、经营许可、全球赞助及国内赞助诸方面获得的收益为29.76亿美元。
经济的腾飞必将带动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预计到2008年,北京反映居民消费层次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将由2002年的33%下降到26%,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健身及医疗保健条件将大大改善,居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将明显改善,平均预期寿命将进一步提高.更加文明的北京——全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实现首都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完成\"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尤其是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京郊,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困难.但是在打开过门之后,对于京郊的工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通过各种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吸引外商投资.他们带来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再结合京郊广大的土地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能带动工业良性发展.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承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即以信用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手段。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
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同时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申奥成功,意味着中国可以与西方世界全面相互影响,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李岚清副总理说,“北京申办的成功,为我国在新世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必将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我国新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以申奥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现在,有许多的郊区县和卫星城正在发展自己特色的工业开发区,如大兴的亦庄,房山的良乡,顺义的空港等,都在以蓬勃的气势发展.开发区的企业大部分是制造业,主要是看中了郊区的土地面积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开发区的大规模集中便于政府管理和城市规划.工业区增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剩余劳动力,为京郊经济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工业区内集中了很多的尖端技术和高科技人才,这些技术和人才为京郊带来了科技气息,让许多的农村告别了过去的愚昧和落后.科技园区结合农村的新鲜的土地和勤劳的劳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也带来了巨大利润.
举办奥运会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受益的是通讯、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2000年奥运会仅旅游一项给澳洲带来的收入就达42.7亿美元。《悉尼先驱报》还称,这届奥运会引来的海外投资达87亿美元。
北京申办成功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就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做了不少分析。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2年至2007年,因奥运引起的投资和消费需
求,将促进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提速,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5900亿元左右,实现人均6000美元的目标。
中国北京的申办成功,既是国际社会以及奥运大家庭的世界各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稳步发展中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增强。奥运精神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一个国家民族的强大和它对世界的影响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其战争能力以及它的经济实力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它的文明气质上,体现在它是否能向世人展示更多的友爱和包容,体现在世人是否能从这个民族那里感受到更多的亲切与热情。
总之,举办奥运会能够增强中国的国际交往和交流能力。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赛会,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都参与其中,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将给我们带来全球化的视野。奥运会将使中国更加开放和充满活力。同时,举办奥运会也为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