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化拓教育网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海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中国自北向南被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所环绕。这

4个海区的总面积约473万平方米,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大陆岸线总长18000多千米,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500平米以上沿海岛屿6961个(不包括台湾岛、香港、澳门诸岛)的中国,可以主张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千米。当前中

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中国海权问题的现状

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问题。目前中国除了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上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同时,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海运生则大国兴。回顾历史19世纪末,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飞速发展,国力迅速膨胀,美国该如何使用它的力量?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马汉应运而生,创立了《海权论》,为美国指出了道路。在他的指引下美国走向了世界之巅。“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马汉的惊世之言震撼了世界,惊醒了美国,美国在他指引的道路上:获得海权——控制海洋(最重要的是海上要道)——控制世界贸易——获得世界财富——获得世界霸权,可谓是一路凯歌。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牢牢控制了家门口的加勒比海,并在远东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顺势夺占了关岛,吞并了夏威夷等战略要地。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二战结束时,太平洋成了美国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拥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母战斗群„„美国用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东海南海争端集中爆发。

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而1979年,这一数字才不过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刚到1%。此外,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85%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中国商船已经遍及世界1200多个港口,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集装箱来自中国。中国已是世界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国,石油进口第二大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三大国。海洋带给了我们巨大的资源,使我们的经济和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 因此,海权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切实的问题,是关于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问题。

中国海权问题的建议

中国海权问题,解决的性质可分军事解决和政治、外交解决;解决的策略又可分为被动解决和主动解决等。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海权问题上,我国一直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方法,如果我们怕别人说我们的威胁,怕影响我们和平的难得的经济建设环境,我们就一味地忍气吞声,那样无论我们多么强大,当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付出代价和成本都是肯定的,都会给怯懦者找出不要行动的理由。毛泽东时代,西沙、东沙之战,中国别说航母,连大型军舰都没有,国际形势也不见得比现在好,但有挑衅就会奋起给予教训,有教训才会有长期的安静,尽管当时我们连永署礁这样的管辖能力都难以达到,这也就是说,今天当我们上述海权面临挑衅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什么也不做,或者做得不到位,我们的态度的暧昧或者行动的乏力,只能纵容一些国家铤而走险,这样只能更增加我们解决上述海权问题的成本。

对于东海问题,我国应向日方施压,迫使其同意共同开发,就算不行,也可以将钓鱼岛列为中国导弹试验场,以此威慑日本,不让其在钓鱼岛有所作为,就算暂时不能解决,但至少要做到近期谁也别想在钓鱼岛有进一步的行动。对于南海问题,中国不能够只有抗议没有行动,特别是对连中国退让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都要挑战的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适时狠狠教训一下,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否则,一些国家看到中国雷声大雨点小,就会有样学样。如果说,东海问题现阶段我们可以适时强硬的被动解决的话,南海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一些国家挑衅启动争端后,采取更多的主动策略。比如对那些企图通过法律来侵占中国领海的,要限期让其搬迁出其侵占的岛屿,否则就用导弹清除,以退为进,让已经被侵占的岛屿回归为零。在南海要软硬兼施,政治、外交优先,划定红线,软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动;东海问题,要和台湾相互呼应,软有底线,硬有表现,避开其转移国内矛盾的契机。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但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的场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我们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不能惧怕这些问题带来

的国际甚至是军事麻烦,更不能期待将来我们的军力更强大了再来解决。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无论何时解决,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麻烦和挑战,如果我们面对挑衅不能够有相应的反应,不但会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也会被历史定位为真正的软弱。

海洋世纪的太阳早已升起,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奋起直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就一定能够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共铸蓝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