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文标题 *
作者1姓名1, 2a,作者2姓名1, 2b†,作者3姓名1, 2a, 2b
(1. 单位1名称 单位1部门名称, 广西 桂林 514000; 2. 单位2名称 a. 单位2部门a名称; b. 单位2部门b名称, 上海 200093)
摘 要:摘要文本内容,以精练的文字撰写文章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200字以内为宜;以第三人称语态进行客观表述,如使用“该算法”“提出的方法”等进行指代,避免出现“我”“我们”“本文”;使用规范化术语,SVM、ZigBee等)除常用术语(如Web、,对于缩略语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如“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若缩略语是关键词之一,可以将全称写在英文关键词中);由于摘要内容属于元数据,不允许在摘要中使用引文,若必须,则使用文献责任人姓名进行指代,如“刘XX等人提出的方法”;尽可能地不在摘要中使用复杂的公式;切忌将在引言中的内容直接复制到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一般可选3~8个关键词,通识的英文关键词可不翻译﹞ 中图分类号:TPxxx﹝查询请参考http://ztflh.xhma.com﹞
Title translated in English of this article
Familyname Givenname1, 2a, Zhang Jianguo1, 2b†, , Deng Zhenrong1, 2
(1. 单位1部门英文名称, 单位1英文名称, Guangxi Guilin 541004, China; 2. a. 单位2部门a英文名称, b. 单位2部门b英文名称, 单位2英文名称,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中文摘要的英文翻译. 应使用第三人称主动语态叙述, 如“This paper proposed …”“The method used … to …”“The algorithm made …”, 避免出现“I”“we”等第一人称代词, 以及“In this paper, …”一类副词状语; 尽可能使用简单句, 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从句; 介绍研究对象的内容使用一般现在时态, 如\"Text feature sel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ase in automatic text categorization\"; 介绍文章目的、方法、结果的内容用一般过去时态; 简述文章结论使用一般现在时态
Key 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和中文关键词对应;除专有名词、缩写词和特殊格式,一律小写﹞
0 引言
引言是可选内容,序号为“0”,不包含下一级标题。“前言”
2 引文标注
……(待补充)
“概述”“序论”“相关工作”等内容在本刊中均作为“引言”。该部分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作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以前工作的关系、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笔者的工作意义。切勿简单重复摘要中的内容。
期刊论文篇幅有限,该部分不要描述文章的行文结构。
3 分栏
……(待补充)
4 公式
4.1 行内公式
……(待补充) 4.2 独行公式
……(待补充) 4.3 公式样式
……(待补充)
1 章节标题、编号及列项
本刊文稿中章节、图、表、定理、公式的编号方法参考CY/T
35—2001标准。
……(待补充)章节标题,快捷键 ……(待补充)列项编号
5 图
(待补充:图的格式、叙述、编号)
惆怅感伤LSTMyt-1ytSt-1Stct at,1at,2at,3h1h2h3BiLSTMx1x2x3明月故乡惆怅图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关键词扩展模型 Fig. 2 Sequence-to-sequence keyword extension model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6 表
(待补充:表的格式、叙述、编号)
表5 人工评估得分对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human evaluation scores
Poeticness
Fluency
Coherence
Meaning
Average
Approachs
5-char 7-char 5-char 7-char 5-char 7-char 5-char 7-char 5-char 7-char
SMT 3.18 3.16 2.75 2.79 2.52 2.56 2.72 2.54 2.79 2.76 RNNLM 2.62 2.57 3.04 3.26 2.98 2.74 2.84 2.96 2.87 2.88 RNNPG 3.73 3.49 3.59 3.38 3.04 3.19 3.19 2.84 3.38 3.23 ANMT
4.51 4.35 4.34 4.28 3.77 3.86 3.78 3.85 4.01 4.02
Our approach 4.43 4.39 4.49 4.54 4.27 4.39 4.16 4.36 4.37 4.42
7 代码/伪代码
……(待补充) ……行号、缩进
8
文字
……(待补充)
9 结束语
……(待补充)
10 致谢
……(待补充)
11 参考文献
本刊文稿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参考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献著录规则》,具体规则详见《参考文献编写规则快速指南》(http://go.arocmag.com/?LinkId=468795)和《参考文献
编
写
规
则
(
完
整
文
档
)》
(http://go.arocmag.com/?LinkId=468800)。
12 文档格式
(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