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来源:化拓教育网


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一、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点、 线、 面、 体 以及他们的组合都是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所有点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所有点不都在同一平面内.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平面和曲面) ⑵线与线相交(点) 面与面相交(线) 棱 顶点 它们的面都是平的,像这样的几何体,也称多面体

N棱柱面数 棱数 顶点数 N棱锥面数 棱数 顶点数 点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数学上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 正方体展开图知识点

(1)立方体的展开过程需要剪七刀,同一正方体有多种平面展开图. (2)相对面规律:隔面有面是对面,隔面无面就拐弯

(3)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情况: 整体没有“田”字、“凹”字和“7”字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类型共有四大类(11种):

“一四一型”

“二三一型” “二二二型” “三三型”

二、线段、射线、直线

1、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和直线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线段、射线和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有n(n-1)/2 个交点;

直线a上有n个点最多表示出条n(n-1)/2线段2n-2条射线. 平面内有n个点最多n(n-1)/2条直线, n(n-1)条射线. 类型 端点数 延伸 度量 直线 无端点 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射线 1个 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线段 2个 不向任何方向延伸 可度量 两点之间连线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中点:若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那么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AM=BM=1/2AB 类似还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有:①测量法②叠合法③截取法(圆规) 线段及线段和差的画法:(尺规作图)

递推①五个人若其中每两个人都握一次手,他们总共握多少次手? ②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要停靠三个站,则有( )种不同的票价(来回票价一样),需准备( ) 种车票.

线段中点的概念非常重要,应学会用符号语言表述,并会应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进行有关线段的计算. 运用了数形结合和整体代换的思想方法,解题中注意线段中点性质的应用。

第二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上升2米和下降1米;零上5℃和零下3℃ ①同一属性的量 ②意义相反 (带单位,数值可以不同) 2.正数与负数:

为了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与它意义相 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如:向东2米记为+2米,向西2米则记为-2米

1

①相对而言②一个数前面带有的“+”或”-“号是这个数的符号。 ③正数前面的正号“+”号可以省略。 3.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理数还可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包括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 ☆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为分数。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 非负数包括正数和0.

二、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1.数轴: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画数轴的步骤:1画2取3定4选5标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①同一个数轴,单位长度必须一致;数轴的两端不能画点。(数轴是直线) ②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___边,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____边( 2.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个负数的大小) 方法一:(数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法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反数:只有_______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它的相反数。 1. 绝对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绝对值表示为________。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______数。 ※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______。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

一、有理数的加减法 1.加法

⑴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

⑴(+23)+(-12)+(+7)“同号结合法” ⑵-13-52-2312“同分母结合法” ⑶(+0.56)+(-0.9)+(+0.44)+(-8.1)“凑整法” 2.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a-b=______ 二、有理数的乘除法 1.乘法

⑴乘法法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 [运算律改变了___________] ⑶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有一个因数为零,积为______。 2.除法

⑴倒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_____倒数。 ⑵除法法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法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__ 2.幂:

※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________,指数1通常__________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____;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等于_____. 负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作____________ 其中a是__________________ 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 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 运算顺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法则

3.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为了特定目的对_____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个体

2.抽样调查: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常常从总体中抽取________________,

根据对这一部分个体的调查_______被考察对象的整体情况

_________________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_____________叫做样本容量。 二、简单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________的被抽取机会的原则抽取样本。

2.抽取样本时,样本应具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三、数据的整理

1.数据的分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_______划分为若干组。 2.数据分组整理后,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数取得要_______,数据分布规律会呈现得较为清楚。(一般分成________组)

4.组距是每个小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求组距__________。

四、统计图

1.常见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图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形统计图能清晰表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线统计图能清晰显示各组数据在一段时期内的_______或分析数据的_________

3.会读图,会绘3种统计图

4.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1列2算3求4画5标

※圆心角的度数=_________×360°所有扇形的百分比之和为_____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一、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要求:

①数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数字在前.若数字是带分数应写成假分数.

②字母与字母相乘,用点乘或省略乘号.③在除式中,用分数线代替除号.

④结果是和或差的形式时,应将式子用括号括起来,再写上单位名称

3.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者表示数的字

母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4.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

5.的结果。 代数式的值:

用 ___ 代替代数式里的 _____, 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

二、函数初步认识 1.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的实质是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

一、整式

1.整式: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数式。 注意:除式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3

整式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 单项式:不含_________运算的_____。(数与字母的乘积(含乘方)特别地,单独的一个______或一个_______也是单项式。

⑴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圆周率π是常数。

单项式的系数是“1”通常省略不写,但“-1”的“-”不能省略。 3. 多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⑵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多项式的排列:

按x的降幂排列:按x的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按x的升幂排列:按x的次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x43x2x7其中_______是四次项,_______是二次项,_______是

一次项,______是常数项。(常数项的次数为零)因此按x的降幂排列的。 注意: 移动时每项都带着前面的符号。 缺少三次项可以理解为三次项的系数是0. 二、同类项

1.同类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_________. 2.合并同类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注意:①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同类项与系数大小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②若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合并结果为_____,通常说成这两项___ ③没有同类项的项别忘了抄上。 三、去括号 1.去括号法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括号前的系数不是“±1”时,先把系数乘进括号里,再由系数前的符号去括号。 3.添括号法则

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基本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式的基本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方程 1.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入检验) 2.解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的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⑴解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要设法把它化成____________的形式 ⑵一般步骤: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_ 注意;※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所有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不要漏乘。还有去分母后加括号。去括号时注意符号变化。移项时要变号(等式的基本性质1)。合并同类项,只把系数相加减。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式的基本性质2)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审、设、列、解、验、答 ※未知数的设法有: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 4.常见的几类问题 ⑴比赛积分问题 ⑵调配问题 ⑶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同时不同地、同地不同时) ⑷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⑸储蓄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⑹销售问题 售价-进价=利润 利润/进价*100%=利润率 成本(1+利润率)=售价 打几折就是原来的十分之几 ⑺等积变形问题 ⑻数字问题 各位数字的意义 ⑼年龄问题 一年一岁人人平等注意单位要统一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