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1期 2 0 0 6年2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No.1VoL 27 Feb.2 0 0 6 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廖 晔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新媒体艺术是2o世纪末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引发的一个崭新的交叉课题,是真正的艺术与科学相 结合的学科 目前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着一些不舍理的因素.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和改善新 媒体艺术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思考 中圈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一O313(2006)0l—Ol74一O3 作者简介:廖晔(1982一),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生,从事多媒体设计研究。 , 一 … 新媒体艺术出现于西方2O世纪7O年代末 一随着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发展、应用的普及和相 ::;8O年代初,是在数码科技、国际互联网 的飞速发展和西方社会与文化在各方面 关行业的形成,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急剧增 加。据统计,近1O年来。传统媒体的经营规模持续  ’一 发生深刻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衍生的文化产物。这 些转变具体体现为:(1)文化层面的转变。自6o年 以每年1o 的速率增长,而同一时期,网络媒体每 年增长的速率却是200 。专家分析,未来5至1O 年内,我国前1O名最紧俏的就业职位中,3G工程师 代伊始,伴随着西方文化和经济由“现代性”至“后 现代性”的深层结构性转变,“新媒体的出现通常被 和多媒体网络策划设计人员分别占据了第二和第 三的位置。 方兴未艾的新媒体艺术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 领域最热门的崭新发展方向,所以在国内无论是专 业的美术院校,还是一般的地方性院校。纷纷开设 视为后现代的美学和经济转变的标志”(哈维・D, 《后现代的条件》,1989年,牛津大学)。(2)全球化 过程的深化。国家和民族的差异性被逐渐溶解于 全球贸易的浪潮中。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利 用自身在传播上的优势(国际互联网)起到了沟通 了新媒体艺术专业。一夜之间,新媒体艺术教育似 乎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 . 不同文化风俗、信仰、身份的重要作用。(3)经济层 面的转变。“大机器化生产”工业时代已被“后工 业”信息时代(“post—industrial”information age)所 取代。这种转变直接导致商品经济产品的各个领 域(就业、技术、投资与赢利)快速向服务于信息工 …! 不少中国艺术家认为,新媒体艺术在概念 。3D动画等,这种片面的理解致使国内很 }二 上似乎就意昧着录像、摄影,或是Flash、 :… 多院校在开设新媒体专业时出现了专业导向的偏 业的目标靠拢,从而使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显得前所 未有的重要。 收稿日期:2005—1O一25 174 差。其实所谓新媒体艺术,其特性为跨文化与学科 交叉性的,能够为爱好艺术的学生提供一个从事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立艺术和考察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平台。 目前,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存在着以下 不良现象,(I)面对相对滞后的教育现状,一些 院校在吸取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从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 试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在数字 (3)教学设备匮乏,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教育的变革和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 发展。我国各大院校都大大增加了各类设计专业 的招生人数。而我国许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 育的条件还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缺乏一定数 量与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和专业设备。更多的教 媒体艺术教学中过分注重软件的使用。许多院校 开设的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实际上贯穿了大量的软 师忙于应付各专业课程。由于在艺术设计教育课 程上没有明确的个性和倾向性,我们的艺术设计 教学没有深度、精度、广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件操作课程。过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忽视了 在艺术层面上的艺术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只是 一种单纯的工具层面的延伸,艺术观念苍白,因 而目前新媒体艺术学科发展还处于一种被动的局 面,学生没有时间去考虑创作、艺术语言、设计 风格。没有精力去从事艺术和设计最本质的研究 和学习。 (2)新媒体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但是 在注重实践之外,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的建设也 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新媒体艺术”这一概念刚 刚从西方引入我国,相关学术理论的积累刚刚起 步。导致我国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新媒 体艺术实践活动中都存在相当大的盲动性,开设 的课程仅仅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个分支,只是在 旧的专业、系科划分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新媒 体艺术专业。这并不能在本质上解决中国艺术设 计教育的发展问题。艺术批评和理论研究的水平 滞后,尤其在高等教育界,一些国内艺术院校纷 纷开设了类似新媒体艺术的专业,而教学者在本 身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缺乏完整和清晰的认 识的情况下开始了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某些国内 艺术院校将“新媒体艺术”定义为“一种以光电 媒体为基本媒体的艺术”。其实以媒体技术快速更 迭作为2O世纪的结束和21世纪开始的标志之一,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升级文化”(upgrade—cul— ture)形态存在的艺术形式,它随着数字科技、电 脑科技的不断升级实践着自身艺术的可能性和社 会文化内涵的“升级”。与那些经过完善发展,已 趋于稳定的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艺术”还远未 给出一个完善定义的阶段。现阶段西方新媒体艺 术理论研究的重心在于归纳分析新媒体艺术发展 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每一个重要突破。为 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新媒体艺术发展过程的完整 图画,以期最终为其概括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定义。 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实践也集中体现为一种“跨学 科、多媒介、综合处理过程的艺术”。 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缺乏自信心,不敢承 接大的设计任务和工程,在社会经济大潮中经不 起摔打。无形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被延长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显露出设计思维不活、 创造能力和技术不足的毛病。 (4)现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分割现象 严重,不但文理分割,文理与艺术分割。而且同 属艺术类的各门类也大都设置院校。但新媒 体艺术需要各学科的专业人才一起参与到艺术创 作之中,目前此种教育非常不利于新媒体艺 术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 } 针对以上情况,加强和改善新媒体艺术 三 教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注 一 … 重学科整合。加强学科交流。美国高等 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有利于 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 交际和实际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 育。尤其是高等新媒体艺术教育。更应该突出它 的整体观念和综合思维。依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理 论,打破同一所学校中不同院系的界限,甚至学 校间的界限,各院、各系都是可以相互协作、相 互推动的。首先。整合校内相关学科的资源。凡 综合性大学开设新媒体艺术专业。应重视发挥自 己专业设置齐全的学科优势,注意整合校内相关 学科的资源。以文理兼顾、诸艺兼备的课程设置, 努力使学生具备“多媒融合”的策划意识与创作 能力。同时,注意发挥创始专业原有的学科优势。 以形成自己在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另 外,应加强国际间的研究及教学合作。在这方面, 音乐学院张小夫教授和他所带领的中国现代 电子音乐中心(CEMC)的不懈努力值得借鉴。他 们在人力、物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连续举办了 七届“北京电子音乐节”。并与国际电子音乐界接 轨,不但有力地支撑了本院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 养。而且对全国的电子音乐专业发挥了重要的示 1 7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范效应。去年北京舞蹈学院与国际著名网络编舞 大师布林戈教授联合举办录像舞蹈工作坊,北京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的 的《基于光盘载体的数字化创作、实施及流通》 课,每次均邀请校外各类专家参与教学。颇受学 生欢迎。北京印刷学院在最近筹备成立新媒体艺 师生应邀参加,收获之大,影响之深,超出所有 人的预料。(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交叉融合 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取决于课程结构与师资 术研究机构时,也将北京乃至全国的专家学者延 揽聘请于其中。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软件的层出不穷,打 队伍的建设。首先,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 来说,更新认识、更新知识是关键。没有一定量 的知识积累,具体的教学就会无从谈起。仅是 “过去”的知识,也只能是“生活在过去中”,因 乱了高校教育四平八稳的教育套路。很多现实技 术问题乃至细节问题,使得国内新媒体艺术教育 热闹有余,而方法和理念很难贯彻到教学中。总 之,数码新媒体设计的出现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学 科的课程设置模式,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 此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完善 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应当健全现有教师的再培 训机制,给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更多的深造和学 习的机会。其次,师资结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问题。师资队伍老中青良性分布固然是重要的, 师资来源多样化固然是可取的,但目前各大院校 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设计基本功;但数码新媒体设 计的引入和发展必将丰富视觉和传达专业课程的 表现力,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能开拓设 计教学、科研创作应用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采取的定编补缺的方法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的经验,全职教师只需编制 数的三分之一;社会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师也可 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可以是客座教师、学 术专家和其他高校的教授等。这样的师资结构有 利于资源的优化和积极性的调动。清华大学陆达 教授2O世纪9O年代起为本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 [1]许鹏.呼唤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 2005—10—15(第3版). [2]孙湘明,萧沁.对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EJ]. 装饰,2005,(9). [3]郝楠.思索实验激变未知~近观欧洲新媒体艺术 教育[J].艺术与设计,2005,(7).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COnsideration About the“New Media Art’’ L,AO (School of Fine Art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12China) ,Abstract:New Media Art is a brand—new cross task which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al technic and art by the end of 20th century.It is literarily a subject with conjunction of art and science.By analyzing the unconscionable factors of new Media Art Major in Universities and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this paper offers some advic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New Media Art. Key words:New Media Art;education;consideration 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