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景作文

来源:化拓教育网


如何描绘美景

一, 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游玩呢?省内外都可以。如果没有是否留意过校园、家乡的风景呢?春、夏、秋、冬的景色又是否一样?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写景包括:缤纷四季、自然气象、美丽家乡、可爱校园、祖国山水。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

二,佳作赏析

1

2

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从五岳回来不想看其他山了,游览了黄山后,就觉得五岳也不奇不美了。)(五岳:东南西北中 泰衡华恒嵩)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比喻)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 . . .(排比) 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人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鳞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比喻)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可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云的广度长)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听觉)(排比)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黄山的云雾绵绵,长达三万尺,好像是银河降下来的瀑布。)

3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阵阵紫色的烟,远远看去,云雾在山间舞动。奇异的山和树好像被云裹住了一般,这天下最美的景色就应数黄山了。)

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用总一分一总的方法结构全文,先概述黄山的壮丽景色,再分述黄山的山和云,最后以描写黄山的云海、奇山、异树的美妙诗句结尾。又采取同一种结构方式描绘出黄山的山和云的特点。山是奇、高、险,云是白、静、妙,这些特点运用排比的形式描述,条理清楚。大量运用比喻,使文章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既具体又充实。纵观全文,表达了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对黄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领悟方法

忆美景

1、确定景物

确定你想描绘的景物,比如文中是黄山。

2、回想特点

描写景物,第一要认真地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出生动

4

有趣的内容来。比如我们观察水的特点,可从水面的颜色,流动,浪潮,倒影,水中的船舶等等方面来进行。首先进行回想。(黄山的山和云。山,奇、高、险。云,白、静、长、妙)

3、构思结构

我们描写景物,都要注意时间的变化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写。再如我们要描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之感。(总——分——总 1、来到黄山2、黄山的山3、黄山的云4、表达情感)

绘美景

4、动用五官

动用五官,就是要抓住景物的色、音、味、态、形等方面的特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全方位地进行生动具体地描写。

5、动静结合

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才能写出景物的情趣,才能得高分。

6、运用修辞

5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们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得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找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比喻、排比、引用)

赞美景

7、抒发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对黄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你写我写

以《美丽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结语

6

正是因为细心观察,我国唐代诗人王勃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正是因为细心观察,上面的小朋友才写出了《黄山》的美文。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相信同学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有时间就把你心中的美景动笔描绘出来吧!

我爱家乡的小溪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行唐县南岗底村,村旁边有一条小溪,它缠绕在九顶莲花山脚下。小溪是从山间泉水里流下来的,又清又亮,像一幅透明的绸子,抖动着铺向远方。它顺着山势自高向低,“叮咚叮咚”弹着弦、“哗啦哗啦”唱着歌儿,再绕过山坡向东流去。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小溪旁边是梯田。春天,一层一层的梯田里长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老远看上去,像一条条彩色链子。田里的农民伯伯在锄草、施肥,辛勤地劳动着。小溪两边有苹果树、梨树、枣树……都开了花,小溪的水里就像落上了五彩的云。

秋天来了,大雁南飞,农民伯伯们挥舞着镰刀,收获金黄的稻谷。苹果树、梨树和枣树结满了“红玛瑙”、“金元宝”,树枝都被压得弯下了腰。你知道吗,有时熟透了的果子,还“扑嗒扑嗒”往溪水里掉呢!

改革开放以来,在咱们农村,人们千方百计利用小溪的水来浇灌庄稼和果树,使两岸的庄稼、果树年年获得大丰收。小溪清清的水里,常常映现出到这里饮用小溪水的人们的笑脸。

这条小溪,一年四季静静地流着,像彩色胶卷,把两岸秀丽的景色全拍了下来,照了

7

下来。两岸的景色在变,水里面的画也在变,而且越变越美了……

啊,我爱家乡的小溪!

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家乡小溪清澈美丽的景色以及人们对它的深情。不论是描写小溪又清又亮的泉水、叮叮咚咚的水声、水中的小鱼小虾,还是描画春天小溪里落上的五彩云霞。秋天摔在溪水里的金色硕果以及映在小溪中人们的笑脸,都仿佛是阵阵清风拂面,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小作者正是以清新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再现了家乡小溪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结尾的抒情之笔,表达了小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日出

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稀落的星星,我便爬上山巅,观看久已向往的日出。

此时,大地静悄悄的,四周黑沉沉的。我站在山顶的巨石上,迎着清晨的凉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中,我的心情舒畅极了。天边,启明星眨着眼睛,好像在提醒我:“请注意,黑夜即将离去,旭日即将升起。”

片刻,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可以看清云朵了。云朵一会儿就变成了浅红色,黑暗正在慢慢消逝。黎明揭开了蒙在大地上的乌纱,只见东边远处的峰峦在朦胧的云雾中连绵起伏,近处苍松翠柏上的露珠映着红霞闪闪发亮。转眼间,天边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红霞,

8

很快地向四周扩散,大地在不知不觉中披上了红纱。

不久东方天际出现了赤红色,只见火红的太阳露出来了,慢慢地从云雾中升起,跃出了山峦。它像一团火球悬挂在东方的山尖上,刹那间,万道霞光沐浴大地,四周披上了五彩的外衣,苍松翠柏在阳光的抚爱下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这时候,我不禁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也正像这红日一样吗?她正在冉冉从东方升起……

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用生动的笔法,具体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日出前后的瑰丽景象。细致描绘天空中色彩的变化,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黑暗→变白→发亮→红霞→红纱→火红→赤红色→……结尾联想之笔,使文章的意境升华到更高的境界:由赞美日出升华到赞美祖国;由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升华到抒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