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来源:化拓教育网
西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怔zhènɡ 拜谒yè 星宿sù 桑梓zǐ B.作揖yī 聒噪guō 豢养huàn 遁词dùn C.诓骗kuānɡ 栈桥zhàn 别墅shù 嗤笑chī D.惘然wǎnɡ 恣睢suī 游弋yì 麾下huī

2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喝醉酒的他就和一个女人似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听了老师的批评,小刚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呀!”

D.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操纵 默锲 湛蓝 迎风招展 B.天幕 凛洌 轨迹 生死考验 C.关键 凌波 循声 白首起家 D.承载 映衬 沸腾 无怨无悔

4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的作者是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B.《登高》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水调歌头》写出所有离人的心愿。《定风波》写出他的豁达豪迈。 D.《一窠八哥的谜》作者是牛汉,原名牛成汉,蒙古族,山西定襄人,现当代诗人,作家。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7 页

A.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一线抗疟疾治疗。 B.最近江苏无锡市高架桥垮塌的原因,经调查是货车严重超载产生共振导致的。

C.有媒体认为,“双十一”这个中国人自造的互联网购物节已经形成强大感召力,能跟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一拼高下,并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全球性软实力标志。

D.今年10月1日是建国70周年,此次阅兵约1.5万人参加,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6 .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B.星期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屏幕上就出现《夏洛特烦恼》五个大字。

C.“我陪你”是最温暖的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话;“有我在”是最实在的话。总之,都是女人最爱听的话。 D.她反复品味着数学老师的话,不知道老师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云端上的村庄 秦 岭

①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

②站在大渡河畔,我东张西望,唯见白云悠悠,不见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会是胜利村人的故乡吗?

③当地文友问我:“你在找什么?” ④“云端上的村庄。”

⑤“其实,所谓‘云端上的村庄’,听着充满诗情画意,说穿了那是典型的‘悬崖村’,咱这一带有很多。至于胜利村旧址,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天气,肉眼是看不到的。”

⑥初闻“云端上的村庄”,应该与早先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有关,记得当时我正在家中看电视,荧屏上惊现这样的画面:村子在云端若隐若现,峭壁上凌空垂挂着长长的藤梯,崖畔上镂刻着窄窄的石阶,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可这次到了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我才知道当年的胜利村比阿土勒尔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云端里的胜利村,海拔高达一千六百米。当地人说:“人掉下去,就像从天上掉下去一样,不沾一根草。”

第 2 页 共 7 页

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一刻,我真正懂了李白。 ⑧“老鹰茶,茶老鹰,香飘万里留客人……”

⑨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山歌声,如丝似缕,优美婉转,这应是从胜利村新址传来的吧。靠近村口,迎面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峡谷第一村”八个大字。朋友曾提醒我,他二十年前和朋友不远千里下川西,曾攀爬过好几个“云端上的村庄”,从谷底到村庄,来回平均至少三天时间。很多乡民与世隔绝,见到他们这些不速之客,目光里充满了戒备和疑惑。

⑩绕过大石碑,一条开阔整洁、弧度如虹的主街道扑面而来,两旁是几十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风貌建筑群:民居、超市、宾馆、文体活动中心……白墙青瓦,廊檐飞翘,阁楼竞秀,古朴中洋溢着时尚,雄浑中饱含着风情。小巷时见小桥流水,门口多有桂树浓荫,院内常常鸡犬相闻。各种石砌、木搭的花圃、围墙,玲珑雅致,风格迥异。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主动和我打招呼,表情善良友好。

⑪街道中央的文化广场上,三位美丽的彝家姑娘,身穿崭新、漂亮的彝家服饰,正在介绍这里的老鹰茶:“先生,喝杯老鹰茶吧。”

⑫我问:“一杯多少钱?”

⑬“咱自产的,不要钱,只要你们外边人常来做客就行。”

⑭其中一个姑娘告诉我,她们几位并非云端上下来的移民,但她们所在的公司认准了胜利村得天独厚的旅游前景和发展商机,专门在这里开发老鹰茶。云端上的环境适宜种植老鹰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却上了云端,种植面积扩大,行销省内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⑮不用问,进村之前听到的山歌,一定是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尝了一口老鹰茶,果然别有风味。

⑯蓦然回首,这才发现身后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雕,内容展示的是当年胜利村人背着背篼在云端上艰难攀登的画面。正面题有四个大字:云端移民。石雕背面,镂刻一行小字:这里的人们来自悬崖绝壁的云端之上。

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给游客讲云端上的故事:“我们来自云端,来云端之前,湖广是我们的家乡……” ⑱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

(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28日12 版,有删改) 7 . 胜利村人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第 3 页 共 7 页

8 . 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拎着村庄;村,踩着云端;云,罩着崖顶。(从修辞角度)

(2)几十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像一长串贴在悬崖上的壁虎,手脚并用,一寸寸、一点点往上蹭,蹭,蹭……(从描写角度)

9 . 第⑥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简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0 . 文末“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语意丰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 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

第 4 页 共 7 页

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11 . 文章结尾第⑨段加点的“简单的一举”具体指什么?

12 . 第⑤段中说“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老者在思索什么?请用第一人称写出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13 . 第⑦段中说“胡同自此大变样了”,现在的胡同与从前的胡同有何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4 . 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长衫老者?试举一列并分析其作用。

15 .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赞扬博爱,有人认为是表现“见贤思齐”,也有人认为是批评“俗人俗念”。你赞同哪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三、句子默写

16 . 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是印度的文学家,曾获得___________奖。《荷叶·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咏雪》)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四、对比阅读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

第 5 页 共 7 页

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岳阳楼记》)

(乙)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①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②,且不华国③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

(注释)①相:辅助。②爱:吝啬。③华国:使国家有光彩。 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_____ (2)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___ (3)古仁人之心 仁人:______________ (4)食粗衣恶 衣:______________ 18 . 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19 . (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旷达的胸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20 . 季文子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第 6 页 共 7 页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21 . 填空:颔联思昔抚今,忆“____”融入厚重历史感,说“____”渗透个人怅惘情。(每空填2个字) 22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

23 . 作文

题目:“十______岁,多了一份______”

要求:5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