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49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ìng zǒu( ) wéi dú( ) xí fu( ) yān mò( ) hàn zāi( ) tú dì( )
qiú ráo( ) yìng bī( ) tí xīn diào dǎn( )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3分)
(1)果园的橘子差(chà chā)不多采摘完了,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差(chà ..chā)别不大。
(2)山涧里,几位漂(piāo piào)亮的小姑娘正坐在竹筏上顺水漂(piāo ..piào)流。
(3)台风过后,其他树都横七竖八地倒(dǎo dào)伏在地,倒(dǎo dào)是那..樟树,没有一棵被吹倒,断枝落叶的也不多。
3.照样子,先组词,加偏旁变成新字后,再组词。(6分) 例:普(普通)——谱(乐谱)
戎( )——( ) 争( )——( ) 宗( )——( ) 取( )——( ) 4.解释下列加点的“之”字的意思。(3分) (1)诸儿竞走取之。( ) .
(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 .(3)取之,信然。( ) .5.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8分)
相貌( )( )文质( )( ) 白发( )( )威风( )( )百( )百中 无( )为力 ( )精会神 人烟( )少 (1)画“ ”的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 的。
5 / 6
(2)像第一行那样ABCC结构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 (3)画“ ”的词语的近义词是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因为人口越来越少。 ..
B.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C.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2)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改为夸张句)(2分)
(3)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改为反问句)(2分)
(4)分析下列句子,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物当时的心情。(2分) ①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 )
②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填表,写一写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3分)
故事名字 《王戎不取道旁李》 ① 《西门豹治邺》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西门豹 纪昌 扁鹊 人物 主要事件 不摘路边的李子 ② ③ 跟飞卫学射箭 ⑥ ④ ⑤ 医术高明 人物特点 (2)把下列成语及其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4分)
纸上谈兵 蔡桓侯 破釜沉舟 岳飞 讳疾忌医 赵括 精忠报国 项羽 卧薪尝胆 韩信 三顾茅庐 王羲之 背水一战 勾践 入木三分 刘备 8.口语交际。(4分)
5 / 6
学校的小记者想就以下问题采访你,请你认真回答。
小记者: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呢?
你: 小记者: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
你: 二、阅读与理解。(共21分)
(一)西门豹治邺(节选)(10分)
到了河神要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5 / 6
1.选文按 的顺序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 ,第二件是 。其中第 件事写得详细,另一件事则写得简略。(2分)
2.仔细品读下列西门豹送新娘时的几句话,照样子在括号里写写他的目的。(4分)
例:“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救下新娘)
(1)“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 (2)“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 )
(3)“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好吧,再等一会儿。” ( ) (4)“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 ) 3.下列对画“ ”的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门豹是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 B.西门豹在耐心地等候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以弄清河神的决定 C.西门豹是将计就计,让老百姓明白,巫婆与官绅都是骗人的 4.你认为西门豹是位好官吗?为什么?(2分)
(二)悬梁刺股(11分)
中国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苏秦刺股、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他的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定要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得直想睡觉,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只要一打嗑睡,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能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孙敬,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他疲倦得直打嗑睡。他怕影响到自己的功课,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
5 / 6
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清醒了,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1.比较一下苏秦和孙敬读书的方式,再填表。(2分)
人物 原因 苏秦 孙敬 ① ② 相同点 成就 ③ ④ 不同点 读书方式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收获 B.发愤读书学习,才能有成就 C.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悬梁刺股” D.要重视读书,热爱读书 3.有人认为,像苏秦和孙敬这样读书,会累垮了身体。你怎么看?(2分) 4.像“悬梁刺股”这样表示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两个)(2分)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选自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二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选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1)用“ ”在短文中画出与材料一中“晨夕不休”相对应的句子。(1分) (2)就内容来说,材料二所描述的故事与短文中苏秦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2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题目:那一刻,我真
提示: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如害怕、激动、紧张等。围绕题目写一件事,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
5 / 6
参
一、1.竞走 唯独 媳妇 淹没 旱灾 徒弟 求饶 硬逼 提心吊胆 2.(1)chà chā (2)piào piāo (3)dǎo dào
3.示例:戎装 绒 绒毛 争论 睁 睁眼 祖宗 综 综合 获取 娶 迎娶 4.(1)李子(2)王戎(3)李子
5.堂堂 彬彬 苍苍 凛凛 发 能 聚 稀 (1)外貌
(2)示例:两手空空 风尘仆仆 (3)示例:全神贯注 6.(1)A
(2)示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到后来,竟然大得像车轮一样。 (3)示例: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怎么会满意呢? (4)①害怕 ②兴奋
7.(1)①王戎 ②聪明,善于观察与思考 ③帮邺县百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④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 ⑤虚心求教,有恒心,有毅力 ⑥为蔡桓候看病
(2)纸上谈兵 蔡桓侯 破釜沉舟 岳飞
讳疾忌医 赵括 精忠报国 项羽 卧薪尝胆 韩信 三顾茅庐 王羲之 背水一战 勾践 入木三分 刘备
8.示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章回体小说扣人心弦的魅力,还收获了人生智慧,包括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知人知己的眼光等。
二、(一)1.事情发展 帮百姓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一
2.(1)处死巫婆 (2)处死官绅头子 (3)警示其他官绅 (4)教育老百姓不要迷信 3.B
4.示例:我认为西门豹是位好官。因为他破除迷信,除害兴利。
5 / 6
(二)1.①防止读书时打瞌睡,保持清醒 ②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 ③锥刺股④头悬梁 2.C
3.示例: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刻苦的精神,并非要像他们那样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
4.示例: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
5.(1)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
(2)材料二讲苏秦刺股后“血流至足”,短文中没讲到这一点。短文写了苏秦刻苦读书的原因,材料二没写这一点。 三、略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48分) 1.读拼音,写同音字。(12分)
(1)jiàn ( )设 ( )康 ( )盘 踢( )子 (2)zōng ( )合 正( ) ( )色 跟( ) (3)gāng ( )才 提( ) ( )铁 山( )
2.用“ ”画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
(1)亭亭欲立 文质彬彬 鹤发同颜 膀大腰圆( )( ) (2)为力 面如土色 不知所错 聚睛会神( )( ) (3)农眉大眼 眉青目秀 慈眉善目 龙眉凤目( )( ) (4)提心掉胆 胆战心惊 心及如焚 魂飞魄散( )( ) 3.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填序号)(4分) (1)尝:A.曾经;B.品尝;C.经历。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
5 / 6
②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 .(2)竞走:A.田径项目;B.争着跑过去。 ①诸儿竞走取之。( ) ..
②2016年8月13日,王镇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男子20千米竞走比赛冠军。( ) ..4.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不改变句子原意。(4分) (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
(2)战国时候,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 ) ..(3)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 ..(4)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 ..5.把下列词语与相关意思用线连起来。(4分) 道边苦李 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纪昌学射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起死回生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纪昌成了射箭能手。(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
(2)看到巫婆和官绅头子都被投进了漳河,使其他官绅都提心吊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改为转述句)(2分)
(4)照例子,续写句子,让句子更生动。(6分) 例:我紧张极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①官绅们都提心吊胆, 。 ②这个小姑娘十分害羞, 。 ③我心里难受极了, 。 7.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5 / 6
①他很爱惜这张弓,想把它装饰一下。 ②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③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④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好弓。 ⑤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非常精美的花纹。
A.④③①⑤② B. ④⑤①③②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思考。( )
(2)《西门豹治邺》中调查民情、惩治巫婆和官绅以及兴修水利都是主要情节。( )
(3)《扁鹊治病》中扁鹊对蔡桓候的四次诊断分别是:病在皮肤、病到皮肉、病至肠胃、病入骨髓,而蔡桓候的态度依次是不信、不睬、不悦、不解。( ) (4)《纪昌学射》中纪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得到名师飞卫的指导。( ) 9.综合实践。(2分)
运用“长话短说”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南宋时期,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但文天祥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二、阅读与理解。(共22分)
(一)李广射虎(11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是西汉名将,力大无穷,擅长射箭,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②镞:箭头。③更:再,又。④居:居住。⑤尝:曾经。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5 / 6
(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3)广亦竟射杀之。
2.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
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其中第 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 的特点。(2分)
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
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 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
4.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5.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2分)
(二)蔡文姬辨琴(11分)
①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从小就是出了名的女神童。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小文姬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②她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赋,读书过目不忘,说起书上的道理也是头头是道,并且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她还对音乐十分精通。十岁的时候,蔡文姬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④有一次,蔡邕在院子里弹琴,弹得正入迷的时候,琴弦忽然断了一根。正
5 / 6
在房间里读书的小文姬马上大声地说:“父亲,你把第二根弦弄断了!”
⑤蔡邕非常吃惊,想不到女儿这么聪明,一下就说中了。于是他又故意弄断了第四根弦,然后笑呵阿地问:“女儿啊,你猜猜,这回是第三根,还是第四根?”
⑥小文姬在房间里乐了,说:“父亲,别考我啦,是第四根!我说的对不对?”蔡邕这才心服口服。
⑦从这天起,蔡邕开始用心教女儿弹琴。尽管小文姬的天赋极高,人们都说她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但小文姬对自己的要求却更高,一点儿也不放松,甚至比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还要勤奋刻苦。
⑧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里,温习昨天学过的曲子;晚上,父亲去休息了,她还在书房里苦练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⑨两年后,小文姬的琴艺已经很了不起了。父亲让她弹奏一支最难的曲子,以此来考验地。听完女儿弹奏的曲子,蔡邕很满意,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了她。除了表扬,蔡邕还告诉小文姬,尽管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应该继续努力,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小文姬认真地点点头。
⑩有这样刻苦学习的态度,到十四岁的时候,蔡文姬的才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精通音乐和书法,又会写诗,还懂得很多礼仪,口才也特别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才女。
1.短文写“蔡文姬辨琴”的是第 段到第 段。(2分)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蔡文姬音乐天赋很高的句子,用“ ”画出蔡文姬刻苦学习的句子。(2分)
3.蔡邕是一位慈爱、循循善诱的父亲,下列不能体现他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 B.蔡邕故意弄断琴弦来考女儿的辨音能力 C.用心教女儿弹琴
D.用最难的曲子来考女儿,还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她 4.根据短文,蔡文姬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选项。(2分) A.有胆识 B.不凡的天赋 C.刻苦学习的态度 D.父亲的引导
5 / 6
5.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的题目也可以叫“蔡文姬学琴”,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3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题目:第一次
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养宠物,第一次自己做饭,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挨批评……一个个“第一次”就像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行行脚印。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第一次”,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参
一、1.(1)建 健 键 毽(2)综 宗 棕 踪(3)刚 纲 钢 冈 2.(1)欲 同 玉 童(2)错 睛 措 精 (3)农 青 浓 清(4)掉 及 吊 急 3.(1)①A ②B (2)①B ②A
4.示例:(1)满足(2)治理(3)搭理(4)挣扎 5.道边苦李 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纪昌学射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起死回生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6.(1)示例: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示例:看到巫婆和官绅头子都被投进了漳河,使其他官绅都提心吊胆。 (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 (4)示例:①大气也不敢出 ②一直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③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7.C
8.(1)√(2)×(3)√(4)× 9.文天祥严拒敌人的劝降。
二、(一)1.(1)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向它射去,弓箭的箭头插入了石头中。
5 / 6
(2)于是再张弓射石头,却再也射不进石头里了。 (3)李广也终于射杀了它。
2.打猎时错把石头当老虎,箭射人石头中 在以前住过的郡射杀了一只老虎 一 力大无穷、擅长射箭 3.B 4.A
5.示例:李广将军,您武艺高强,神勇无比,堪称英雄。 (二)1.③ ⑥
2.十岁的时候,蔡文姬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里,温习昨天学过的曲子;晚上,父亲去休息了,她还在书房里苦练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3.A 4.A
5.示例:我认为原题目更好。因为“辨音”一事突出了蔡文姬过人的音乐天赋。她凭着极高的天赋,已经足以成为优秀的音乐家,而她却比天赋一般的孩子更加勤奋刻苦,这更能突出“天才的秘诀是天赋加勤奋”这个道理。 三、略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ī tú( ) dān yōu( ) yān mò( ) yán lì( ) xí fu( ) hàn zāi( ) shàng fú( ) ráo mìng(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成绩(jī) 敷衍(fū) 教授(shòu) 凭吊(diào) ....
5 / 6
B.灌溉(gài) 砖头(zhuān) 药剂(jì) 既然(jí) ....C.戎马(rǒng) 关键(jiàn) 诸位(zhù) 拴住(shuān) ....D.猎豹(bào) 娶妻(qǔ) 官绅(shēn) 综合(zōng) ....
2.下列句子中的“硬”与“他硬熬过来了”中的“硬”意思相同的是( )。 A.遇到了困难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不要一个人硬撑。 B.别看爷爷已经八十岁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 C.山上到处都是坚硬的花岗岩。
D.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不断赢得好评。
3.用“敬”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纪昌 地向老师飞卫请教;扁鹊医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 ;西门豹为民做主,百姓都很 他。他们永远受人们的 。 A.恭敬 敬重 敬佩 尊敬 B.尊敬 敬爱 敬意 致敬 C.敬佩 敬礼 尊敬 敬畏 D.恭敬 敬畏 尊敬 敬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队列里,战士们一个个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B.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C.我的小妹妹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D.别看俊俊文质彬彬的,干起活来可像个小老虎。 ....
5.将“那洪亮的男高音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向四面八方”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男高音传向四面八方。 B.电波传向四面八方。
C.高音通过电波。 D.男高音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 6.下列格言中关于学习的一项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三、把下列词语与相关意思用线连起来。(4分) 望梅止渴 比喻颠倒是非
讳疾忌医 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指鹿为马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道边苦李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5 / 6
四、句子练习。(8分)
1.扁鹊说大王的病过去能治,现在他为力了。(改为直述句)(2分) 2.图书馆真静,静得可以听见人们的呼吸声。(照样子写句子)(2分)
这朵月季花真香,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4分) 例:孩子们交谈。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会场上)(热烈地)交谈。 (1)果果捡贝壳。
(2)浩浩做作业。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王戎七岁,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人问之,答曰:“ , 。” 取之,信然。
2.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我知道王戎 ; 《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 ; 读《纪昌学射》,我明白了学习时要有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要 。
3.我打碎了鱼缸,心里真好比是 ——七上八下。 六、综合性学习。(5分)
班里准备开一个历史人物故事会。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信息卡片,以帮助你在故事会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祭七星坛借东风
三国时,孙吴联盟对抗曹操,周瑜为火攻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诸葛亮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作法。几天之后,果然
5 / 6
刮起了东南风。
故事名称: 主人公: 故事起因: 故事经过: 故事结果: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 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河神是漳河的神 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 漳河就要发大水 把田地全淹了 1.给选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选文中形容邺县很穷的两个词语是 、 。(2分) 3.在选文中用“ ”画出邺县越来越穷的原因。(1分)
4.《西门豹治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选文写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哪一步?( )(2分)
A.调查研究,找出症结。 B.将计就计,破除迷信。 C.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5.说一说,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5 / 6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短文描写第一天的情况是 (详 略)写,第二天是 (详 略)写。(2分)
2.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赏金,还因为 。(2分) 3.短文中画“ ”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 ,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3分)
4.“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5.下列题目中,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 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九、习作表达。(30分)
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令人回味的一幕,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行为;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许是你顿悟了亲情的温暖……请以“_____牵动着我的心”为题写一件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注意语句通顺。
5 / 6
参
一、师徒 担忧 淹没 严厉 媳妇 旱灾 上浮 饶命 二、1.D 2.A 3.A 4.C 5.A 6.A 三、望梅止渴 比喻颠倒是非
讳疾忌医 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指鹿为马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道边苦李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四、1.扁鹊说:“大王的病过去能治,现在我为力了。” 2.示例:香得十里外都能闻到
3.示例:(1)漂亮的果果在沙滩上愉快地捡贝壳。 (2)聪明的浩浩在家里认真地做作业。
五、1.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做主,为民除害 恒心和毅力 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3.十五个吊桶打水 六、示例:
故事名称:祭七星坛借东风 主人公:诸葛亮
故事起因:孙吴联盟对抗曹操,周瑜为火攻没有东南风而病倒。 故事经过:诸葛亮在七星坛上作法。 故事结果: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七、1.:“。,。,,。” 2.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3.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4.A
5.示例:西门豹是一个很有智慧、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沟通的人。 八、1.略 详
2.他之前对商鞅的承诺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语言 使国家强大起来 言而有信、赏罚分明
5 / 6
4.不能。因为加上“郑重”说明变法是严肃认真的,也写出了商鞅坚定的决心。 5.C
6.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略
5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