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 Q: Scienoe and TechnoIogy Innovation Hei-aId 环境科学 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杨雄 许靖 (邓州市国土资源局 河南邓州 摘要: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农村耕地资泺可持续利用的内涵,结合当前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3 011 2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 文章编号:1673—0534(2009)06(a)一01 34—01 极大损害。要想改变这一现象首先应当改 约,农村居民点建设还存在用地量激增、 济的基础,耕地则是基础的基础,耕地为人 布局不科学等不合理现象,造成了大量耕 变农户的思想意识,使之树立可持续发展 类提供了最基本的食物来源,是人类赖以 地的浪费。 生存的基本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2.3耕地污染严重 宏伟目标中,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日益严重主要是由 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国民 于乡镇企业和城镇产生的污染物向农村直 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耕地资源的合 接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中 理开发和持续利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典 国是一个典型的以二元经济结构为特征的 型的对耕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大国,耕地资 低收入大国,在保留量大面广的传统生产 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更为重要。 方式为主的落后农村的条件下急剧推进工 业化,结果在工业化初期就导致大规模的 1农村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生态破坏和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耕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耕地的利 地污染更为严重。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以 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人类 及大多数地区的耕地,存在干旱退化、盐 今后的长远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_2】。一 碱化、水土流失等质量退化现象,耕作条 是存在形式的永续性。耕地必须以耕地的 件变差,农业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形式长期存在下去。耕地转化为其它形式 的用地后,就无法再从耕地的角度言及永 3农村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的措施 续利用了。二是生产能力的永续性。这是 3.1 建立健全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 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本质特性。生产能力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资源保护和 的永续性表现在耕地能量转化率和产出水 利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耕地资源的可持续 平不仅能维持现有水平,而且随着科技和 利用。耕地是一种相对紧缺资源,数量有 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及农田生态环境的改 限,耕地利用和保应该加强耕地数量 善,产出水平也随之增长。三是经济效益 的保护。可以设立以下法律制度:第一,实 的永续性。在市场经济下,耕地综合 行最少耕地保有量制度。要求各地的耕地 生产力既要满足国家对农产品需求,也要 数量最低限额,只能多,不能少。第二,继 追求经济利益和最大利润。“高产、优质、 续实行土地复垦制度。第三,继续实行建 高效”是耕地资源永续利用追求的最重要 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规定各地在一定时 的目标之一。 间内建设用地总量不能突破上限。第四, 建立土地开发、治理、恢复基金制度,为开 2农村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发未利用地、治理沙化土地、恢复灾害土 2.1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流失 地的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第五,建立闲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意味着城 置土地消化利用制度。除了采取行政强制 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而且意味着城市发展 措施以外,也要考虑采用经济刺激手段,如 对耕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城市化过程 加倍征税、闲置收费等。 中的建设用地、房产开发、结构调整等占 耕地利用和保还应该加强耕地质 用的优质良田,其中相当部分很难恢复耕 量保护…。通过土地整理、水土保持、污染 种。据预测,我国城市化水平每上升i%,耕 治理等措施提高耕地的质量,以便恢复、 地就相应地减少45万公顷 】。 提高耕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生产能 2.2农村居民点建设中耕地的浪费 力。 长期以来,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村是农 3.2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强化农民的环保意 民聚居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 识 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农民是农业用地的使用者,直接参与 高,居住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 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其行为方式直接影 必然对耕地占用提出更多的要求。由于陈 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民乱垦乱 IE!3观念、历史演变、规划失效等因素的制 植,乱用农药和化肥使农用生态系统受到 1 34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 Logy Innovation Herald 的科学观念。在组织策划措施时 应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应当 明确农户自身的利益,协调好农户与 间的利益冲突,避免农户对新出台的 产生抵触。 3.3建立耕地利用公示制度 建立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到行业规 范的上下统一的耕地利用公示制度。通过 公示,让人们知道每一块批建耕地的面积、 用途,增加政务透明,实现全民对批 地、用地的有效监督,即避免了地方 的滥用职权的发生,又有利于管理耕 地职能的实现。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肃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划、未批先 用、边报边用、越权批地、擅自改变土地 用途等违法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严 肃查处,不能简单批评、罚款和补办手续 了事。 3.4树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针对全部土地资 源,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需要和城乡 居民需要,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制定整 体的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是最高层次、是全局的,与其他规划 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所以当前必 须以理顺部门关系为切入点,改变目前许 多地方存在的多部门批地管地、政出多门 的现象,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管理秩序,从 宏观上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Is,6】。 参考文献 [1】李君如.小康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陈立.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M】,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程效东.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土地利 用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 【4]唐为库.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 突出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 【5]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 护[C].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 【6]李贻学.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政 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