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学生网络引导与管理

高校学生网络引导与管理

来源:化拓教育网
高校学生网络引导与管理 冯力婉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深刻。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引导与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校园文化 的健康发展。本文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要树立科学的网络管理理念,论述了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和建设网络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等。 [关键词] 高校;网络;;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被认为继报纸、广播、 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第九条规定: “bbs站对用户实行账户 电视、杂志之后的“第五媒体”。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用 管理。申请账户需填写注册单,提供真实姓名和班级或工作单 户,网络成为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社交 位等资料。”按照该条规定,高校BBS必须实行实名注册制 网站、QQ和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兴起,给校园舆 度管理办法,需要注册ID的用户必须提供真实的个人有效信 论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有效加强对学生网络的引导和 息才能进行登陆,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不如实填写, 管理工作,是新时期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就无法通过身份认证。通过实行实名注册制度,会促进高 1、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校BBS的自律和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有5亿左右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大约平均长达 3.2运用技术手段对BBS发布的信息进行过滤。高校网络 18个小时。其中,大学生已成为网上最活跃的群体。网上每 管理要加大技术控制能力和力度,防止和剔除不良信息,避免 天的信息流量很大,一些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者还不知道, 和减少不良信息的扩散,对一些有害信息要进行跟踪,促进高 就已经被传播开了。刊登在报纸的新闻传播力度,有时还不如 校网络文化的稳定和发展。 学生发微博的影响大。高校工作者不能对校园网络舆情置若罔 4、建设网络管理体系 闻,要有勇气真诚地面对出现的问题,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4.1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领导机构。校园网络管理领 对学生网络要密切关注、积极引导。 导机构要由负责宣传工作的学校成员担任领导,成员由党 网络上经常会充斥大量极端、负面的信息和情绪,年轻学 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各学院、系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 生对网络上的信息往往会“听一半、双倍反应”。网上同时也 成。各系部要紧密对本部门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主动把 有很多光明和美好的东西,崇尚真善美,倡导正能量。高校要 握导向。如果发现不良倾向,就要及时通报学校,由宣传 教育大学生准确把握国情,在参与社会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疏导、化解矛盾,从而 空间,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建设者,而不是成为单纯抱怨社会的 把握校园正确的方向。 “愤青”。要善于把网络作为倡导主流文化的平台,利用校园 4.2建设网络评论员队伍。高校要培养一支具备政治素质、 网树立正面典型,教育青年学生从善如流。 能够熟练驾驭网络语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网络评论员队 高校工作人员还要掌握网络沟通艺术,善于利用网络特色 伍。这支队伍主要由在校学生、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工 语言,而不是枯燥地说教;要主动与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 作人员三个部分组成。 通,注意积累网络人脉;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从 学生队伍是由各学院、系部推荐的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网络宣 网络中发现光明、相信进步,防止“网络极化”和“零思维” 传员队伍。他们主要负责收集身边同学的思想动态,发现网络上 的扩散。 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并将学校对问题的回复 2、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通过网络跟帖、讨论等形式再准确反馈给同学。高校要积极发展 网络也是师生表达意见的渠道,舆情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 学生版主加入到网络宣传员队伍中,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在校园网 意。高校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十分重要。如果对网络舆 络社区中拥有一定知名度的版主、博主。学校要弘扬阳光进步的 情动态能及时监测,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引导大学生方向。 网络文化主流,在学校网络中,版主要对个人版面的文化氛 公共突发事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过程,高校通过对大 围及导向负责,学校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 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密切的监测,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教师队伍由学校政治素质、理论水平高的教师组成。教师 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对象主要有:校内师生对于公共事件、 队伍主要进行网上的引导。教师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交 热点问题的讨论,高校管理者要对热点事件进行及时引导,避 流,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思想,对他们进行有益的引导,这 免酿成突发事件;学校口碑的评论,如涉及教学质量、招生、 样的方式更易为年轻学生所接受。 招聘等有关学校形象问题的舆情,要通过引导来维护和提 学校各系部的团总支书和辅导员等,都要积极加入到网络 升学校声誉;学校内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可以研究采纳, 评论员队伍当中。通过亲自参与和大学生的网上交流,能够直 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质量。 接接触到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通过主动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发 高校应密切关注广大学生在网上反映的热点问题,耐心细 表正确的看法,能够主动掌握网上主导权,促进高校主流 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把监测所得的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 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基层。高校要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办 参考文献 事高效的良好形象,并且勇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 f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3、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2010. 3.1加强学生网络用户的实名认证管理。国家互联网管理 [2]唐丽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初探D1.教育学术月刊, 的有关法规指出,高校要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做好校 2011-7. 园网站的登记和备案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 f31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冯力婉(1975一),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 理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公关关系。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