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Nong业 ye经鄯济ng i 现代农业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蔡金华付反生 张玉军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所)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事关全局的大事。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农业生产为满足现代社会需 要的途径。发展现代农业,要考虑有限资源的保护和可再生,要防止边发展边浪费的现象,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f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现状 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O%以上的人 平较为落后。据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单位面积水 VI,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进一步平衡我国固民经济的稳定 肥当季利用率均为30%一4O%.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一比 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 率均近70%。另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陈妇.市场网络不健全 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从现实来看,发 等因素制约着农业向纵深迈进。 展农业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农业的老框框向现代农业转 社会、自然等方面诸多农业发展的障碍,要求大力发展 变。改革开放3O多年来,我国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工业化、信 以节约资源及循环利用资源的现代农业,大幅提高土地产出 息化等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外在条 率和劳动生产率,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寻求农业发 件,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要求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集约型 展后劲,探索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等现代农业。 ,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一、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数千年的农业耕作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生 建国后,我国农业历经了5O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举世瞩 产方式。传统农业是以自然条件为依托,主要动力是畜力。在 目的成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直处于高速发展阶 世代传袭的种植经验上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是自给自足的 段,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等主要作物总产量大幅增长。据统 低收益农业循环,它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 计.1978到1996年这18年问.全国人口增长了27.08%.从 展的羁绊。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经济社会快速 9.6亿增至12.2亿,而人均粮食从319千克增至409千克. 发展,推动农业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农业生产为满足现代 增长-r 28.2l%。农业生产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大发展 社会需要的途径。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与先 中对粮食的需求。-然而我国农业生产仍受到诸多.据资 进管理经验.农业的机械化是重要因素。我国建立现代农业 料表明,我国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存在着总量较多,而人均较 不同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19世纪初.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 少的倾向,人均耕地面积0.094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 业现代科学理论已经完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研制与使 分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5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 用,尤其是农作物育种事业的普及,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幅 的四分之一。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特点是山地、丘陵较多,干 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步较迟 旧中国 旱、半干旱分布广,可垦地少 根本谈不上农业机械化,现农业机械程度仍不高.农民群体 按2007年土地详查数,我国耕地面积1.218亿公顷.仪 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也是农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新 占土地总面积的I2.5%:近年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工业规 中国成立后,有步骤地帮助农民扫盲.兴办集体农庄,组 模迅速上升,耕地面积被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自1992年以 织合作社,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然而资金、机械等 来,每年减少量都在6O万公顷以上,耕地资源不足是我国农 仍极大程度地制约着农业生产。进入上世纪6o年代,我国的 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水资源不足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威胁 石油工业进入起步阶段。农业机械化才有了新的开端。改革 加重,与上世纪5O年代相比.闪缺水而受 的面积增7Jfj了近 开放以来,全国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划拔 70%。我国农业发展除了受限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仍 专款扶助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大量生产及配置,新品种、新技 表现滞后,“谷贱伤农”.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生产的经济调节 术普及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兴建.农业科研不断加强,使 杠杆,我国目前农产品价格仍是农业生产的晕要因素 农业生产在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充实。农作物产量连 我国农业一直是微利部门.行业外的高收益,挤¨i了农业生 年提升: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围绕解决“三农”问 产,对农产品生产的保护需要进一步落实 我困农业生 题,党采取“以上补农,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多予少 产结构欠佳,种植业内部 一化严晕、根禽和经济作物比例 取放活”的措施发展农业,使现代农业向前跨了一大步。全国 不协调、农林牧渔整体结构也不分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 涌现出农作物规摸化种植带、农业机械集约使用的大型农 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 程,涉及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 与经 场,也出现了赋 休闲、观光功能的环保型现代农业园区。 济效益。 1.现代农业 全国大多数地方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农业生产技术水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社 掌 N 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在经营形式、生产方式上 达到相对高度的农业形态,主要特征是:超越了自然经济条 件下的传统农业阶段,实现了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实现了 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充分流动、互补和整合.城乡社会经济一 (1)环境污染FI益加剧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三废”污染在短时间内难以有 效遏止,全国遭受污染的农田面积,比上世纪8O年代初增加 了2.5倍,每年因此损失粮食约120亿千克。重金属污染的 土壤面积逐年扩大,据初步统计.“三废”污染的农田约700 体化:解决了生产与流通相剥离的现象.实现了农业生产的 区域化、专业化和农产品流通的商品化、市场化;改变了服务 不配套、管理较落后、信息不畅通的状况,实现了权责一致、 上下协调、管理有序的服务礼会化: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业现代化 是农业形态变化或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态描述,是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业发展在阶段上的提高。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当时概括 万公顷。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残留量严 重超标.现我国农药年用量约130万吨.用量过度而导致污 染的农田达900万公顷。目前,我国化肥年用量达4600多万 吨.而氮素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流失而造成地 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 (2)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其中可耕地逐年减少,对照人口递 增的现实,情形实在令人焦虑。据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净增人 为: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进入上世纪8O年代,我 国科学技术研究跨越式发展.转而提出了科学化、集约化、社 会化和商品化为“新四化”,目前,通常把产业化归结为现代 农业的目标,形式为商品化,方式为集约化,贯穿其中的是科 学化。 口达1000多万。耕地每年以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已有 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低于国际粮农组织的 标准,拉上了红色底线。可耕地日益减少,将直接地制约我国 农业生产。 (3)行业外压力加大 2.对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思考 (1)改善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从国外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 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农业行业外的高效益对农业 劳动力有着较大地引力,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第三产 业转移。搞运输、跑供销,忙时务农、闲时打工的自由灵活就 业方式.使部分农民成为流动于城乡的“两栖人口”,对可持 代化的先决因素,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总体提高,打破了传 统农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局限,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 了条件。要重视农业机械的配给程度,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 续农业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打力 量,农民的整体素质表现为文化水平偏低.科学技术缺乏.健 康状况较差。 推广,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以生物工程技术、 设施栽培技术、产业化种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信息 管理技术日益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 生产率.为农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可能;要坚持“多予少取放 活”的方针.强化的主导作用.帮助农民加人各种形式的 供产销组织或协会,促进土地流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4)科技转化乏力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深入 研究和广泛应用的结果,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及转化.为实 现农业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力保证。据 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左右,农业科技进 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 75%~80%相比。差距很大。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可持续农业发 迅速提高农业的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2)从国情出发,鼓励发展多形式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以旅游、观光为基调适应现代人生活的休闲农 业.在全国悄然兴起。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既要求高产 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转化尤为 必要。 出,也要求资源可再生,休闲农业减少了要求大型农机具普 遍使用的,独辟蹊径,不失为现代农业的好形式。据不完 全统计。截至上世纪末.全国投资上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区有 几十余家,累计投入50亿元以上。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背景 2.对策与建议 (1)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厉行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农业,重在对农业资源保护及可再生资源利 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 高回报、高效率为主要特征,是以可持续农业发展为目标的 农业生产方式.是对“消耗量大、废弃量多、而收益少”的传统 生产方式的挑战。环境友好型农业显现出以下功能:首先,加 近代社会工业化给农业技术产生了性的影响.薄膜 覆盖技术的推广、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农用机械的普及。 使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伴生的生态危机,给资源 偏少的农业大国带来了威胁,也给农业界带来了忧虑。 大了可再生资源技术的开发力度。解挟传统农业所面临的资 源被耗竭、环境被污染、生态遭破坏的问题:其次,倡导环境 保护,厉行资源节约,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另外, 按照现代生态原理创造高效生态体系,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基 我国土壤沙漠化、酸化、盐渍化现象严重.据中科院土肥 所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总面积已达267.4万公顷. 沙漠化速度很快 土壤酸化是严币破坏土壤结构.我国受酸 雨影响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比上世纪8O年代增 础上,达到经济要求。 加了一倍以上 我国耕地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已使得农田土 壤质量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 安全,可持续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抑制边发展边浪费的 势头,走农业uJ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 1.日前存在的问题 (2)加深认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坚决维护耕地面积 保护耕地面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13亿人 口的大国的吃饭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直接威胁到我国 粮食安全,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抓 紧抓实耕地保护工作:第一.严肃纠正侵占耕地现象,加强执 穗 /一 _ 农Nong业 ye经 ji济ng ji 浅析首府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杜延东 (呼和浩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信息中心) 【摘问题。 要】随着呼和浩特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 ,许多失地农民在就业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完 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论证重视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 【关键词】呼和浩特 失地农民 就业 社会保障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因土地被征 情况下,由于货币安置成本低、操作简便,在实践中成为安置 失地农民的主要方式,但这种安置方式却给被征地农民今后 的生活与就业埋下了诸多隐患.导致很多农民失地后无事可 做,闲赋在家待业的比例很大。另外,有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用,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新的城市边缘弱 势群体。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近年确定了“打 造一核双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在打造半小时城 镇圈和半小时经济圈的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郊结 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办一些经营实体.让失地农民在其中做 一合部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逐渐丧失,失地农民队伍逐年扩 大,伴随而来的就业、社会保障等矛盾问题也目显突出.高度 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系全市 失地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乃至经济建设和大局稳定的 重要问题.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一份工作,但这些企业往往产权不明晰,主营业务不明确,管 理能力有限,抵御不了市场的风险,一旦企业亏损倒闭,失地 农民将血本无归,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正是由于安置方式单一.使得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工作机 会,没有稳定的收人来源,失地的同时即失业。即使有些农民 自谋职业实现就业,也多以打短工、开小店为主.这些职业随 、失地农民面临的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调查显示,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就业难,尤其 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大多 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的加强。随时存在着被淘汰 的可能。以呼和浩特市区攸攸板镇为例,随着城市框架 的不断拉大,攸攸板镇所辖19个行政村中位于二环路以内 的l1个村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近年来陆续征用土地 近1万商,失地农民总人数达到20227人。但据调查,区 数老年家庭现在都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坐吃山空。等过 几年征地款“吃”完了,生活就没了着落。 安置方式单一是造成农民失地即失业的主要原因。~般 法,遏止非农业建设乱占用耕地;第二,严格管理,采取分级 分区农田保护责任制的办法,来保护耕地;第三,建立监测网 点,监督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监测农田质量状况,做好保面 顾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矛盾。要花大力气,加强农业无污 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速我国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迈进。 ‘ 积、保地力等工作 (3)重视强化农民素质,增强社会环保意识 农民整体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通常是指农村社 会中与土地有着密切关系的人f_1群体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与 特质,包括教育素质、科技素质及身体素质等。我国农业可持 续发展面临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要通过农民培训.推 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等方法,迅急增强环保意识,转变原有 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4)大力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向农业町持续发展道路加 参考文献: …1陈凡17-23 经济学及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农垦经济,1999/04 【2】景丽.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华 南农业科学,2008/1(),16-18. 【3】李文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农业经济,2008/ 10.17—18. f4J张新光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与中国农业现代化河北经 速迈进: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Hj,能有效地缓解我国农业 资源短缺而农产品需求大的矛盾,能充分开发、利耳j现有的 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大幅提高资源的利用 或转化率,能有效地克服片面追求农业生产产量、数量而不 贸大学学报.2008/06,22—28. f5】徐乐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战略研究,2008/ 11).】6-】8 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