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红叶石楠生产栽培技术

红叶石楠生产栽培技术

来源:化拓教育网


红叶石楠生产栽培技术

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是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植物的杂交种或选育的栽培种,常绿小乔木或多枝丛生灌木,是当前我国最著名的彩叶观赏树种之一。为解决我省缺乏优良常绿彩叶观赏树种资源以及生产上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红叶石楠进行了栽培生产方面的研究。

1形态特征

红叶石楠(Photinia glabra)是石楠的杂交品种。常绿小乔木,株高4~6 m,树冠近球形,树皮黄褐色,干、枝无刺。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先端具尾尖。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季又呈红色,霜逾重而色逾浓,低温色更佳。叶缘具有规则小锯齿,顶端叶四季如火。但冬季色彩偏暗。

2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能耐短期的-15 ℃低温。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能在石缝中生长。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

3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也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

3.1 扦插繁殖

3.1.1苗圃地准备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有灌溉条件交通较方便的地块。地块选好后,搭建塑料小拱棚或塑料大棚,大棚可建成宽6 m,长30 m左右的竹木大棚或宽8 m,长50~80 cm的钢管大棚,也可用竹子架和钢管混搭而成。苗圃地土壤在前一年的冬天进行翻耕,翻耕深度在25 cm以上,做床前深耕细耙,捡去较大石砾,苗床底部铺一层细沙以利排水,苗床及基质要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消毒,以防病虫害。土地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苗床,苗床一般为南北向,以低床为主,灌足底水后晾晒,苗床宽度为1 cm左右,步道20~25 cm。扦插基质为洁净的黄心土或洁净的黄心土加少量细沙。施入腐熟厩肥3 000 kg/亩,过磷酸钙50 kg。盖上大棚薄膜,外加遮阳网。

3.1.2扦插时间在河南中部地区(漯河),以8月中、下旬采穗扦插最好。春季、夏也可扦插,但效果不如8月中、下旬,且管理成本较高。

3.1.3插穗处理与扦插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红罗宾、鲁宾斯红叶石楠的单株做母株,于8月中、下旬选取芽体饱满,无机械损伤的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成2~3叶1段或1叶1芽的超短插穗,进行扦插,插穗长度约3~4 cm,每穗叶片剪半,切口要平滑,上剪口不要留的过长,下切

口尽量为马耳状。插穗剪好后,要注意保湿,尽量随剪随插。扦插前,按下、中、上分级后,将基部对齐,每50根1捆,浸入浓度为500 mg/L的IBA溶液中浸泡2 h,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扦插方法:先在苗床上按400根/m2的密度,用粗度适当的小棍打孔,再将插穗插入孔中挤实,深度以穗长的1/2~2/3为宜。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留圃时间和培育目标确定栽植密度。如计划培育一年生小灌木当年用工程苗,株行距以20 cm×20 cm或25 cm×25 cm为宜。插好后立即浇透水,叶面用多菌灵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喷洒。

为了提高苗木产量、节约管理成本、培育健壮苗木,也可采用寄插育苗方法。因为红叶石楠母株进入冬季即停止生长,枝条含水量低,插后易成活,且便于管理和促进早生根。具体方法是:冬季(10月下旬至翌年1月)采集插穗在苗圃地进行温室扦插,株行距2.50 cm×2.50 cm,每平方米扦插1 600株左右,视需苗量确定温室棚的大小。翌年3月下旬大多数苗木生根或伤口愈合后即可进行移栽。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粗壮高大,夏季抗旱力强。

3.1.4插后管理

湿度管理扦插后3周左右,应保证育苗大棚内具有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小拱棚扦插湿度要保证在95%左右。增加湿度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湿度表显示情况及时喷水,湿度过大时则开窗透气放风。扦插3周后,可以降低棚内湿度,但基质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

温度管理红叶石楠扦插育苗的棚内温度应控制在15 ℃~38 ℃,最适温度为25 ℃左右,如温度过高,则应进行遮阴、通风或喷雾降温;过低时应使用加温设备加温,加温时易造成基质干燥,故每隔2~3 d要检查基质情况,并及时浇水,使基质湿度达到40%~60%左右,否则,插穗易干枯死亡。

光照管理光照有促进插条生根和壮苗的作用。在湿度有保证的情况下,扦插后一般不进行遮阴处理,阳光强烈使棚内温度过高,可采取短时间遮阴(上午10~11时到下午2时)和增加喷水次数来降低棚内温度。秋季扦插可通过通风、增湿来协调光照与温度之间的矛盾。

当穗条全部发根且50%以上发叶后,逐步除去大棚遮阳网和薄膜,给予充足的光照,开始炼苗,结合喷施叶面肥或浇施低浓度水溶性化肥,以促进扦插苗健壮生长。

3.1.5幼苗移栽及管理

河南中部地区一般为8月份扦插,至第2年4月份,扦插苗可长至25 cm左右,需要移栽的(如寄插苗)可进行移栽,移栽时要带土团,以保证成活。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如遇连续晴天,在移栽后3~4 d要浇1次水,以后可每隔10 d左右浇1次水。如遇连续雨天,则要及时排水。约15 d后,种苗度过缓苗期即可施肥。土壤中的养分随着植物的生长逐渐减少,在肥沃的土壤中苗木生长旺盛,不用施肥。如果新梢生长无力,较快的停止生长,就要及时补充肥料,在春季可

每半个月施1次尿素,每亩用量为5 kg,夏季和秋季可每半个月施1次复合肥,每亩用量为5 kg。冬季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每亩用量为1 500 kg,工程苗可以开沟埋施。施肥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用量过大,以免伤根烧苗。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以防土壤板结。

3.2组织培养

3.2.1取材与消毒试验材料和方法

选用生长健壮的良种母株,确定母株后,先置于温室内栽培,栽培期间不进行叶面喷水,但每隔3~5 d喷施1次杀菌剂。约2周左右,选取嫩梢先端未木质化部分,剪成长1 cm左右的单芽段,茎段部分去叶,并留2 mm左右叶柄,茎尖部分保留半片小叶片,先用洗衣粉液浸泡3 min,用清水冲洗后备用。洗净后的外植体在接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上以75%酒精浸泡10 min,再转入0.15%升汞溶液中灭菌8~10 min,倒去灭菌液,用预先准备好的无菌水冲洗4~5遍,沥干水后,切取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诱芽培养基上。

3.2.2诱导芽分化(初代培养)

切取红叶石楠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6-BA 2 mg/L+IBA 0.20 mg/L+蔗糖30 g/L+琼脂5~7 g/L,pH值5.50~5.80左右,经1.10 kg/cm2高压消毒15~20 min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25 ℃~30 ℃,光照强度1 500~2 000 Lux,每日光照12 h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接种后1周左右腋芽开如萌动,30~40 d可伸长至2 cm左右,即可切下进入下一阶段的继代培养。

3.2.3继代培养

当初代培养的红叶石楠腋芽长到2 cm左右时,切下接种在6-BA 1 mg/L+IBA 0.10 mg/L+蔗糖30 g/L+琼脂5~7 g/L,pH值5.50~5.80左右,经1.10 kg/cm2高压消毒15~20 min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25 ℃~30 ℃,光照强度1 500~2 000 Lux,每日光照12 h,无根的试管苗经30~40 d培养,丛生苗达到3 cm左右时,即可切割以扩大繁殖。一般第一次继代培养时增殖率2~3倍左右,经2~3次继代培养后增殖倍数可达到5倍左右,当继代苗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进行生根培养。

3.2.4生根培养

当红叶石楠无根苗长至2~3 cm时,可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1/2MS+0.20~0.30 mg/L的NAA+0.30%活性炭的基本培养基上,在温度25 ℃~28 ℃,光照强度1 500 Lux,每日光照10~12 h,一般1周左右可见红色根形成,经30~40 d培养后,当根长至2~3 cm时,即可进行炼苗移栽。

3.2.5炼苗及移栽

红叶石楠组培苗炼苗可先在温度20~30 ℃之间的温室内拧松瓶盖放置3~5 d,然后进行温床过渡移栽。过渡苗床(即温床)可建在普通单体的塑料大棚内,床宽1.20 m左右,床四周砌高30 cm,床底整平,有条件的可加地热线,上铺15~25 cm的栽培基质。基质为蛭石:珍珠岩=1:2。温床做好后要严格消毒,方法是用1 000倍敌克松溶液浇透整床基质,再用0.15%高锰酸钾喷洒苗床表面及四周,24 h后即可移栽小苗。移栽时,将幼苗从瓶内取出,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同时应尽量减少伤根。种入苗床后,选择清洁水浇灌,移栽当天喷施0.3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并喷施800~1 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1 000倍多菌灵药液,以后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3~4次。移栽初期要特别注意保持苗床和空气湿度,一般需全封闭管理1周左右,再半封闭管理2周左右,根据情况在25 d左右可以逐步通风,并除去覆盖物。在春秋季节移栽时,需遮阴3周左右;冬季移栽时,遮阴2周左右,但关键是控制苗床温度在15 ℃~30 ℃之间才有利于成活,如环境温度超过35 ℃就不宜移栽。一般过渡移栽50 d后,小苗就可上盆移栽,春季可直接移入大田。

大田移栽的时机应根据小苗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过渡苗长至5 cm时就可移栽,但最好待在小苗长到10 cm以上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大田移栽后的管理和扦插繁殖的小苗移栽后管理一样。

4病虫害防治

红叶石楠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未发现有毁灭性病虫害。如发现扦插苗叶子发黄、卷曲现象可能是温度太高而造成的烧苗,要及时遮阴通风。但如果管理不当或苗圃环境不良,可能发生灰霉病、叶斑病或受介壳虫危害。灰霉病可用50%百菌清800~1 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可用50%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防治。介壳虫可用蚧死净或速蚧杀1 000倍液喷雾防治。

5园林应用

红叶石楠为著名彩叶树种。适行植于公园、庭院的路旁,或孤植于园路交叉处。大树也可孤植于草坪上成景。也可修成球体和其它几何体用于园林配景,亦可作绿篱材料,1~2 年生的红叶石楠小苗可以整形为矮小“灌木”,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地被植物片植或与其它色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和模纹。

参考文献

[1]李永清.红叶石楠繁殖育苗技术及园林应用[J].三明农业科技,2006(2):18-19.

[2]邓小梅,黄敏仁,王明庥.红叶石楠“红罗宾”的组培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J].江西林业科技,2004(4):25-28.

[3] 侯春燕,任丽梅,张洁,王冬梅.红叶石楠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与优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5): 44-47.

[4] 姜春月,胡美峰,周智萍.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商品化开发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7(4):17-21.

[5] 郑勇平等.红叶石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15-217.

[6] 武翠红等.关于南京市红叶石楠应用的几点建议[J].山东林业科技,2007(5):26-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