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

来源:化拓教育网
地方纵览20

畜牧业环境 2020.05

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

字国元

(兰坪县石登乡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兰坪 671405)

摘 要:兰坪县气候适宜,干湿季分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立体气候显著,有着丰茂的草地资源,用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基础,是本地山区脱贫致富的首选农业产业好项目。文下以“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为题,分析产业发展机遇,自坚定肉牛产业脱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着力于打造一批有竞争实力的肉牛龙头企业;推进高标准化的肉牛养殖示范小区,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跟进标准化养殖技术服务指导,为扶持山区肉牛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辐射面广的肉牛集散市场等几方面,就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肉牛产业;发展机遇;山区脱贫

1 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的机遇

1.1 政策机遇

北方草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日趋紧张。受此影响,国内肉牛发展战略有向南方倾斜的趋向。同时,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纲要中,中央财政更是划拨“畜牧发展扶持资金”转款,专门用于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在南方发展肉牛养殖提供政策便利和发展机遇。1.2 市场机遇

一方面,肉牛养殖盈利水平逐年提高。我国牛肉消费近11年来持续增长,牛肉价格也持续上涨,被称为“牛魔王”。云南市场价也从2008年的60元/kg开始,逐年上涨,现已突破80元/kg,在广州、长沙等大中城市,优质牛肉的市场价早破百元大关。另一方面,销售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发达国家年人均牛肉消费量约50kg,世界平均水平约10kg,我国平均水平为4kg,云南省人均仅3kg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量水平。总之,受消费持续上升、草地资源利用不充分、肉牛繁殖慢、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影响,“无牛可杀”局面将持续存在。

2 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的思路

2.1 坚定肉牛产业脱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着力于打造一批有竞争实力的肉牛龙头企业

考虑到山区的资源优势,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并将其作为山区产业脱贫的首选目标,应该在领导层面得以统一思想、坚持发展、不离不弃。为此,要树立“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加工增值”的发展思路,重在打造一批品牌企业,生产一批特色产品,培育一批攻坚示范肉牛养殖场,创造一批围绕肉牛生产加工的产业集群,着力于构造种草养畜、肉牛规范生产、屠宰加工、物流、销售、技术服务的一条龙产业链条,实现多点带多村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布局。

2.2 推进高标准化的肉牛养殖示范小区,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推进标准化养殖,制定肉牛发展中长远规划,实现示范小区建设与产业扶贫、产业开发、农村绿化、环境整治等的有效融合,避免出现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选择辐射带动好的乡镇,作为规范化养殖示范点,通过榜样示范以点带面,扩大肉牛标准化养殖的影响面。

在生态环保与肉牛产业脱贫上选择平衡点,以山区水清、草绿、空气好为探索肉牛养殖新模式为着力点,将肉牛绿色生态养殖作为脱贫造血的新路径,依托优势的山区资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原则,积极引导农牧民因地制宜,发展肉牛生态养殖。同时,围绕着节本增效,另辟思路节约成本输出,应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形成“秸秆—喂牛—牛粪—还田”的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有效满足了村民农田追肥需求,同时也减少了肉牛养殖成本。

2.3 跟进标准化养殖技术服务指导,为扶持山区肉牛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肉牛产业扶贫力度,离不开专业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服务指导。尤其应关注良种繁育、病害防疫,这两大方面是造成肉牛产出效益低的根本原因。为此,技术服务指导方面,一方面,注意品种改良。规范母牛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良种改良技术,借助冷配技术改良本地黄牛,保证繁殖成活率在80%以上。另一方面,重视病害防疫。做好疫病防控指导,加强本地疫情监测,确保重大病种免疫密度100%,进而为发展肉牛产业,实现产业脱贫提供技术保障。2.4 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辐射面广的肉牛集散市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草地丰裕地区,力求短时间内拔升肉牛产业发展新高度。

加大繁育补贴力度,做好能繁母牛的保护,不断提升母牛品质。

加快建设若干山区牧场,扎实推进肉牛养殖品牌县的发展规划。

加快肉牛集散市场建设,选择有历史底蕴、交通便利的集散市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能辐射带动整个地域范围的大规模肉牛集散市场。

3 体会总结

总之,云南发展肉牛养殖,加快山区脱贫,正面临着百年难遇的政策机遇和不可多得的市场机遇。自未来的发展思路来看,原则上,不能脱离“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加工增值”的发展导向,产业发展层面离不开高质量围绕肉牛生产加工的产业集群。同时,要响应构建生态环保型社会的要求,摒弃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在生态环保与肉牛产业脱贫上选择平衡点,将肉牛绿色生态养殖作为脱贫造血的新路径。同时,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打造能辐射带动整个地域范围的大规模肉牛集散市场,以真正实现肉牛养殖区域脱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真,张乐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42-143.

[2]肖毅,魏斌.云南省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浅析[J].云南农业,2006(10):20-21.

[3]本国俊.互助县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与措施[J].养殖与饲料,2007(4):84-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