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黄冈中学秋季七年级期中语文考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每空1分,共10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古代的通信极不方便,寄出一封信往往要很长时间对方才能收到,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就表达了这样的苦恼和无奈。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请你写出蕴含哲理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6分)
8、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9、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倔强(jué) 洗濯(zhuó) 蜕变(tuì) 可望不可及(jí) B.堕落(zhuì) 水藻(zǎo) 撤消(chè) 玲珑剔透(tī) C.闲暇(xiá) 蹂躏(lìn) 猝然(cù) 获益匪浅(fěi) D.宛转(wǎn) 黄晕(yùn) 应和(hè) 突如奇来(tū)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B.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1
C.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等等,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D.她没赶上午饭,急切地问我中午吃的什么? 1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
12、下列各句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班的王芳和李红青梅竹马,她们像亲姐妹一样整天形影不离。 B.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C.我市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D.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当年鲜为人知的故事。 13、语文实践活动(6分)
启黄中学七年级开展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你和班里的同学参加了以下几个板块的活动:
【语文纠错】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同学们寻找生活中使用语文不规范的例子,在校园网上发布,如:
“即来之,则安之。” (出版物) “招聘启示” (街头广告)
(1)请改正这两个例子中的错别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有约】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学习语文要多读名著。活动中,同学们读名著、谈名著蔚然成风。
(2)写出《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精彩故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社会扫描】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有同学关注到了身边的标语,并引发了一场讨论:
宣传标语在中国几乎随处可见。很多标语确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但也出现了不少奇怪的标语,如,“今天,你税了吗?”“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光纤没铜,偷也没用。”
(3)请从上面三条标语中选择一条标语,从内容或语言等角度作简要评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1分)
【漫画欣赏】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14-15题。(5分)
14、简要介绍漫画内容,5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言故事】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完成16-17题。(5分)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
野兔学习很认真,它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它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它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 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3
野兔感到很委屈,它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
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它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6、狐狸为什么多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这则寓言,你在交朋友方面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精品】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20题。(8分) ①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8、文中A、B两处的划线句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我选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⑤段中分别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春风?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宋代,有一天,皇帝要举办一次绘画比赛,题目是一句诗“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显: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由于踏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儿,使马蹄也变香了。面对这个画题,很多画家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最后只有一位画家得到了皇帝的赏赐,他是怎么画的呢?那就请你动动脑筋,写出答案。并回答是文中哪句话使你受到了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典文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3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线的字。(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 ②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 ③是知也 _____________ ④ 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5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①同学之间真挚友谊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理解与尊重。因此,当遇到误解和误会时,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才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②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处处体谅他人,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③《弟子规》中有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对课文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是说做人要洁身自好,保持节操,经得起考验。
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由“他人”到“朋友”到“自己”,按照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是讲个人品德修养,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认为学习比思考重要。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四、深层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9题。(13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
6
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子,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际遇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25、为本文拟写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拟题的理由。(3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7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内容。(3分) “我”奇怪:小女孩莫名的神情与独特的硬币花 “我”好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小女孩和碗里的硬币照亮“我”的生命
27、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品析语言。(2分)
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温柔”和“击”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章说:“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表达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例句1:杜甫的花是仁爱之花,它开放在屋漏难眠的雨夜里。 例句2:郭明义的花是慈善之花,它开放在贫困儿童的学费里。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30、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那天,我流下了_______(高兴、激动、幸福、伤心……)的泪水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中选词或者自行选词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③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8
答案:
1、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星汉灿烂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惊起一滩鸥鹭 6、潭影空人心
7、(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14、15、16、17、
18、19、20、21、22、23、
9
25、26、
27、28、
2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