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简介
来源:化拓教育网
白马寺简介
白马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道口县北约10公里处,始建于南朝宋仁宗天禧四年(491年),为少林寺门别教祖师欧阳·白马的遗址。它建于气势磅礴的南岳衡山之上,海拔1780米,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在南岳衡山灵动壮观。
白马寺是中国道教宗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据记载,南朝齐王宧泰一行人建汤祁白马大殿,汤祁南朝宇文大叔,和玉环李冰故居,后来建立道教背塔、颂山、搪塔等,在白马寺中形成多元文化,成为道教文化的发源地。
白马寺惊人的绝景,被誉为\"衡山别有洞天”。白马寺风景秀丽,位于山顶上有四绝,“看衡山天柱,观洞庭湖山”。“观天禧的殿宇,宏伟壮观,闹中取静,极具意境,引人入胜”。
白马寺是少林南传中国禅宗“南山之祖”欧阳白马公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佛教与道教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并形成深刻的宗教精神文化。
白马寺在山西保护最好的气候条件下,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宗教文物及古迹,其中以禅院、大佛殿、千佛洞、鼎湖、天柱等最为受欢迎,还保留着齐王汤祁主建的白马大殿,集佛、道、院、殿于一体的道教场所,成为研究宗教文化的最佳选择之一。
白马寺承载着千年传说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历史,这里看不见拥挤热闹,只有朝阳、禅音和佛光守谷,成为一座古老、宽广、慈爱的宗教文化庙宇。
白马寺一直是各地游客趋之若鹜的景点,每年夏季、中秋供坛会都会举行,蔚为壮观。慈爱、守望和守信也是白马寺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宗教思想传统文化的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