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的论述

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的论述

来源:化拓教育网
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的论述

发表时间:2010-10-09T10:33:06.10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 作者: 王宝花[导读] 负债经营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王宝花 (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 鹤壁 45676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摘要:负债经营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负债经营的风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

关键词:负债经营 风险防范 信用

负债经营就是债务人或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的形式,利用债权人或他人资金,以达到企业规模扩张,增加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的目的。然而,债务是要到期偿还的,债务人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便会使企业陷入不良的债务危机中,不仅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严重的还会导致债权人接管企业或企业清算破产。 一、负债经营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债务而存在的。负债经营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盈利能完全抵补借入的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二)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债权人为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通常会采取一些性条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三)债务规模过大风险。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利益和风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债务比例的增大、企业对外依赖性将增强,企业丧失自主权的风险也将增强。企业正确开展负债经营关键在于把握负债经营的适度性,使企业既有效地利用投资机会又不至于面临倒闭的危险。 二、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及表现

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负债经营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企业的负债经营风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活动的失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再筹资风险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此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稍有脱节,资本金便无法及时收回,那么企业便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债务人一方面要承担违约责任,受到诸如加息、罚息等的处罚,负债比率的进一步上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偿还债务压力,同时企业对债权人债权的保障程度降低,加大了企业的再筹资难度,增加了企业再筹资风险。

(二)负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债务规模过大风险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

(三)负债的期限结构搭配不合理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一般来说,长期负债利率较高,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较大。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

企业在负债筹资的方式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如果从机会成本角度认识筹资风险,可以表现为企业负债经营时,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主权资本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的可能性,对这种筹资的风险要进行防范与控制。 三、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所以,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加以防范。

(一)要有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

(五)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 四、负债经营风险的控制

(一)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

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

首先,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确定资本结构。合理安排主权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降低资本成本,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企

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上,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抵抗筹资风险的能力;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其次,在负债筹资方式中,对银行做出选择。要关注银行的专业化程度,选择那些拥有丰富专业化贷款经验的银行进行合作;保证所选银行的稳定性,使企业的借款不至于中途发生变故。

(二)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

首先,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确保投资效益,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其中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少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发生筹资风险;反之,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企业的支付能力就越强。但是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必然失去了用这部分现金投资的机会,造成资金的机会成本过大,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因此,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情况,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

其次,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过大,就会使速动比率很低,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变现能力,因此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使企业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最后,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积极组织催收,减少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加快货币资金回笼。在还款期限和额度的把握上,应尽可能地将还款期限推迟到最后,同时必须保持企业良好的信誉,有时候无形的声加誉往往更重要。这样虽然没有现实的现金流入但却获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节省了一定的使用成本。保持适当的还款额度可以减少企业资金使用风险,使企业不至于因还款额度过大而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参考文献:

[1]赵长好.《分析与防范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科技信息》.2007年.第二期;

[2]卓胜波.《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与防范措施》.《河北企业》.2007年.第九期; [3]陈君博.《改制企业如何防范负债经营风险》.《冶金财会》.2005年.第九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