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最全重中之重
生药鉴定过程中的取样方法:在100件以下的,取5件;100--1000件的,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的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件数多少,均逐件取样。
1)每一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生药100-500克,粉末状生药25克,贵重生药5-10克。2)所取总样品经混合、反复对半递减后,对角取样。3)一般所得样品不得少于做一次全面检查用量的3倍,即一份作鉴定用,一份作复核用,另一份保存,保存期至少一年。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生药性状鉴定包括十个方面:(考十要素)
形状: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形状大小:一般药材的大小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色泽:在描述时一般采用复合色,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表面特征:是药材性状特征的主要部分。
质地:质硬,质软;致密,疏松;质重,质轻;粉性,纤维性;角质性,颗粒性断面: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平坦、纤维性、颗粒性、胶丝、裂隙气:闻到的气味,香气,清香,辛浊等
味:口尝,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味感,如乌梅,黄连,黄柏,甘草,党参
水试:用水浸泡药材,观察水的特征和药材本身的特征以及变化。
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
理化鉴定: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生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一般理化鉴定:
1、显色反应:甘草粉末+硫酸→橙黄色;
2、沉淀反应:生物碱+碘化汞钾→沉淀;3、泡沫反应:泡沫指数—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泡沫。溶血指数—皂苷溶血作用的大小随其种类不同而异,其溶血的最低浓度称为该皂苷的溶血指数。
4、微量生华: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牡丹皮→针状结晶大黄→低温(针状结晶);高温(树枝、羽状结晶)斑蝥→柱状、小片状结晶
5、显微化学反应:粉末、切片等→载玻片+化学试剂→沉淀、颜色、结晶、气体如:黄连+硝酸→针状结晶穿心莲+乙酸+Kedde试剂→叶肉组织显紫红色6、荧光分析:生药化学成分在日光或紫外光的条件下发生荧光
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1)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方法: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以及春初发芽前采收。2)叶、全草类药材采收:通常在花前盛叶期或花盛期时采收。3)皮类药材的采收方法:树皮一般在清明至夏至之间采收;根皮在秋末采收。
4)花类药材采收方法:一般在花蕾期或花初开是采收。5)果实种子类药材采收方法:果实一般多在近成熟或成熟后采收;种子必须成熟采收。
6)菌、藻、孢粉类药材和动物类药材的采收方法:视情况而定。7)矿物类药材的采收方法:没有采收季节的限制,全年可采收。(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种枝老熟茎叶茂,虫石贝壳随时找。)
第
六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自然因素:生药的品种(基源)、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栽培、采收、加工、炮制和贮藏、掺假等
浙八味:麦冬、玄参、郁金、元胡、白术、白芍、杭白菊、浙贝母。
四大怀药:山药、菊花、牛膝、地黄(河南怀庆)
冬虫夏草(重点):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性状】表面环纹20~30条;足8对,中间4对明显,近头部3对,近尾部1对;子座柔韧;虫体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褐色,头部黄红色;断面纤维状,淡黄白色,有小中空或淡灰色的马蹄形印迹或一字纹
【采收】夏至前后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6~7成干,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化学成分】粗蛋白25%,脂肪8%,D-甘露醇7%;多糖、麦角甾醇、腺嘌呤、微量元素、氨基酸【药理】镇静、止血、降压、抗惊厥、抗衰老、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集、调节人体免疫、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
【功效】补益肺肾、止血、化痰灵芝: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
菌核
麻黄(重点)
【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草麻黄——形状:细长圆柱形,少分枝;表面:淡绿色。略粗糙,节长2~6cm;膜质鳞叶,基部约1/2合生,上部2裂(稀3裂),锐三角形;先端白色,渐尖,反光;质地脆,髓部暗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形状:略三棱形,多分枝;表面:粗糙,节长2~6cm;膜质鳞叶,基部1/2~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先端稍反卷木贼麻黄——性状:细圆柱形,多分枝;表面:不粗糙,节长1.5~3cm;膜质鳞叶,基部1/2~2/3合生,上部2裂(稀3裂),短三角形,多不反卷。
【显微鉴别】草麻黄茎节间横切面为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8~24条,两棱脊间有下陷气孔,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偶有环髓纤维;草麻黄粉末:气孔特异,下陷,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木贼麻黄无环髓纤维
【化学成分】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等,存在于草质茎节间的髓部。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抗炎作用。细辛: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这两种合称“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常卷曲成团。根茎有短分枝,环节;根细长,密生节上;气香而强烈,味辛,麻舌;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
大黄:(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重点)【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掌叶大黄: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斜方形网状纹理;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及线纹,习称锦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有砂粒感(黄柱锥块片形,黄红棕色锦纹清。坚实断面颗粒性,苦涩髓部星点明)【显微特征】根茎粉末:棕黄色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棱角短钝,网纹、具缘纹孔导管;淀粉粒大多圆球形。
【化学成分】1、蒽醌类化合物2~5%,其中:1)游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抗菌成分)2)结合型蒽醌——番泻苷(泻下成分);2、鞣质类约5%,为收敛成分
【理化鉴定】1)大黄95%EtOH提取物在紫外光下不得显亮蓝色荧光(检查土大黄),正品为棕色到棕黄色荧光;2)大黄低温升华为黄色针状结晶,高温则得羽毛状结晶
【药理作用】1、泻下:番泻苷A作用最强,蒽醌苷次之;2、抗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为抑菌有效成分;3、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收敛、利胆和降血脂作用
何首乌(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卵磷脂等(重点)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多花蓼的干燥块根【性状】生首乌—性状:团块状/纺锤状;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有浅沟;质地:坚实;断面:云锦状花纹(断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甘涩。(纺锤团块不规则,红褐棕色沟皱缩。横长皮孔坚实重,云锦花纹苦甘涩。)云锦状花纹:是何首乌的断面皮部观察到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型似云锦状。黄连
【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华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或云南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性状】味连——形状:簇状分枝,似“鸡爪”;表面黄棕色;有“过桥杆”;质地坚硬;断面:皮部黄棕,木部金黄,髓部红棕;气微,味极苦。
雅连——单枝,似“蚕状”,“杆”较长
云连——似“蝎尾”,“杆”不明显
【显微特征】黄连粉末,棕黄色1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孔沟明显;
2木纤维众多,鲜黄色,可见裂隙状纹孔;
3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4导管纹孔
5淀粉粒长圆形、肾形、类球形6鳞叶表皮细胞绿黄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7细小草酸钙方晶
习题1:味连、雅连、云连三种药品药材在性状上有何区别?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棕色,节密生,节间膨大,成连珠状,并有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杆”。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两端膨大似蚕形。“过桥杆”较长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成钩状,无“过桥杆”。习题2:如何鉴别大黄和黄连的粉末药材?
大黄粉末镜检
1.草酸钙簇晶多,棱角大多短钝;②、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③、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星状黄连粉末镜检
2.石细胞类方形、圆形、长方形,黄色、壁厚、壁孔明显
3.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
4.具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
5.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壁微波状弯曲,或做连珠状增厚。6.导管为网孔或纹孔,短节状川乌
为毛莨科植物卡氏乌头的干燥主根(母根)。形状:瘦长圆锥形,有残茎,表面灰棕,有“钉角”,质地坚实,断面粉性,形成层环三角形;味辛辣,麻舌(栽培:四川、陕西)草乌:
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形状:不规则圆锥形,形如“乌鸦头”;表面灰褐色,邹缩,有“钉角”(野生:东北、华北)【化学成分】1、双脂类二萜生物碱(强毒性)主要有: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等。
2、单酯型二萜类生
物碱:苯甲酰乌头胺等,其毒性明显减小
3、其他生物碱成
分:去乌头药碱、棍掌碱
【药理作用】乌头碱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兴奋、运动麻痹、末梢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通常称为“乌头碱症状”肉桂
【来源】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树皮。
【化学成分】桂皮醛
【性状】性状:浅槽状、卷筒状、板片状;外表皮灰棕色,有地衣斑;内表面棕红色,指甲刻划显油痕;质地硬而脆;断面颗粒性,有黄棕色线纹(石细胞);香气浓烈,味甜、辣
【理化鉴定】取粉末少许,加氯仿振摇后,吸取氯仿夜2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根据采收加工方法不同,肉桂有如下加工品:1.油桂筒(官桂):为剥取栽培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不经压制,晒1—2天后自然卷曲成筒状,阴干
2.企边桂:为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版之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3.板桂:剥取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质的桂夹中,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桂碎:在桂皮加工过程中的碎块。
黄柏
芸香科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性状】形状:板片状或浅槽状;外表面黄褐色,有横向皮孔,残留栓皮薄;内表面暗黄色,有细密纵邹纹;体轻,质硬;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气微,味极苦
【显微特征】
黄柏横切面——木栓细胞含棕色物,韧皮层有石细胞和纤维束在,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鞘纤维。
黄柏粉末——黄色,纤维与晶纤维多见,鲜黄色;石细胞分枝状,鲜黄色;草酸钙方晶
【化学成分】川黄柏含小檗碱较高,达4%~8%,亦含木兰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理化鉴别】1、小檗碱颜色反应;2、黄柏酮反应;3、水溶液呈胶状;4、薄层层析关黄柏
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性状】板片状;栓皮除去:外表面绿黄色,有纵脊、沟纹残留,栓皮后,有弹性;内表面灰黄色;质地坚韧;断面鲜黄色,纤维成
片剥离;气微,味极苦
关黄柏主含小檗碱0.6%~2.5%,并含黄柏碱、黄柏酮、巴马亭、药根碱等
枳实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呈半球形,表面绿黑色,粗糙,密被黄色斑点及小凹点(油室),中心放射状排列果瓣9~11瓣,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白鲜皮
本品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常有凸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片层状,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龙胆:龙胆科植物粗糙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薄荷
唇形科单萼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状】茎方形,有对生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紫色,有节和棱,有毛茸;断面白色,中空;叶搓揉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显微特征】茎横切面、叶横切面
【理化鉴别】粉末经微量升华,所得油状物镜检,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析出,加浓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许,显橙黄色,再加蒸馏水1滴,变紫红色。习题
试述薄荷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特征,本品以何地产者为道地药材?薄荷来源:唇形科单萼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状特征:茎方形,有对生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紫色,有
节和棱,有毛茸;断面白色,中空;叶搓揉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产地:江苏、安徽。2、薄荷中主含什么成分?薄荷中主含挥发油(薄荷油):l-薄荷醇(薄荷脑l-menthol)、l-薄荷酮(l-menthone)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贝加尔黄芪的干燥根。(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
【性状】根呈圆锥形、扭曲,根头粗大,有茎痕或残存茎基,表面棕黄色,质脆而硬,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央显棕黑色,枯朽状或为空洞,习称“枯芪”。根色鲜黄,内部充实的小黄芪(生长不足四年者)及新根(子根)称为“子芪”(条芪)。气微,味苦。
【理化鉴定】取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生成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习题
黄芩主含何种成分,如何鉴别?
黄芩主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鉴别:取黄芩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生成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黄芩以产于何地者为道地药材?商品药材分为子芩和枯芩,如何鉴别?
黄芩以产于河北承德的子芩为道地药材。
子芩为黄芩之嫩根。质硬,内部充实,外呈鲜黄色,余同黄芩。枯芩为黄芩之颇似腐木的老根。中心空而发黑,呈暗棕色。外表呈黄棕色,余同黄芩。
红花
菊科亭可托红花的干燥管状花【性状】管状花,黄红色或红色,
1柱头露出于花药筒外,质轻,柔润;气微香,味微苦。【显微特征】红花粉末——1、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
2、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
3、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呈圆锥形,先端尖
4、花冠裂片表皮细胞呈短绒毛状
【理化鉴别】1、本品乙醇浸液悬挂一滤纸条,5分钟后把滤纸条放入水中,立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
黄色,下部显淡红色。
2、水浸液显金黄色。滤过,残渣加10%碳酸钠溶液,浸渍,滤过。滤液加醋酸使成酸性,即发生红色沉淀。
西红花
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
【性状】柱头呈线性,三分枝,暗红色或橙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一短裂隙,下段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脆;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西红花加硫酸1滴,开始
显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为红褐色或棕色(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可与红花鉴别。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叶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状】扁圆球形,表面乳白色或淡黄色,上端多圆平,中间有棕黄色凹窝(根茎),凹窝周围密布棕色麻点状须根痕(棕眼);下端顿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半夏的炮制品: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毒性大小依次为: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又统称为“松贝母”和“青贝”;梭砂贝母又称为“炉贝”。【性状鉴定】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心脏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2枚。青贝:呈类扁球形,表面灰黄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饱和不紧,习称“观音合掌”;顶端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
炉贝:呈长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较粗糙,常具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
红花与西红花区别
红花西红花
药用花花的柱头部位花粉三个萌(极少)三粒
发孔,个萌发孔,外壁刺但无刺状状突起
突起
放入金黄色
黄色,柱头水中
膨胀成喇叭状
药理子宫兴奋作用(西红花作用作用强)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南苍术)、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南、北苍术性状区别
形表质断
气状面地面味南连灰坚朱香苍珠棕实砂气术状
点浓
或,结起节霜
状圆柱形北疙黑疏朱香苍瘩棕
松
砂气术
状点淡
或,结不节起状霜
圆柱形
共同点都有朱砂点
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南、北柴胡性状区别
——外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北根黑质片微柴呈褐硬状香胡
圆色,,,锥或不纤味形浅易维苦
,常棕折性
有色
断
分枝,支根发达南根红质平败柴较棕软坦
油胡
细色,气,或易,常黄折味弯棕断
淡
曲色
,多不分枝
【化学成分】1、皂苷:柴胡中含柴胡皂苷a—f;2、挥发油少量;3、多糖类:柴胡多糖
【理化鉴别】1、泡沫反应:取柴胡粉末,加水,用力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皂苷类)
2、显微化学定位实
验:取柴胡横切片+1滴无水乙醇-浓硫酸(1:1),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栓内层和皮层
显黄绿色,最后显蓝色,表示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存在于栓内层和皮层。
大叶柴胡因其含有柴胡毒素与乙酰柴胡素有剧毒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