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5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每词1分)
chuíliǔ(
)
( húlu
)
qīng shuǎng (
)
(
féi zào
) (
suīrán (
)
)”里。(24分,每空
二、我会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
2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是
(
)
A.染绿(rǎn) B.脆薄(bó) C.道歉(qiàn) D.山巅(diān) ....2.“剃头大师”四个字在《新华字典》中排在最前面的是A.剃
B.头
C.大
D.师
(
) 央求痛苦(
骄软分烈)
(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戏耍C.扑腾
欢迎钓杆
透明双倍
B.蘑菇D.飞越
4.下列与“箪”字的读音相近的一项是A.竹
B.惮
C.甲
D.笔
(
5.“恻隐”的“恻”可能与下列A.方向
B.心情
C.身体
)项有关。D.钱财
(
)
6.“背”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含义,下列词义依次排序正确的是①躯干的一部分③离开背井离乡A.①④③②
②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
④违反,违背
虎背熊腰B.③②④①
墨透纸背C.②①③④
(
背信弃义D.③①②④)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②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
③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④张爷爷希望..他儿子早日归来。
A.①②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不同。B.①②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不同,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
C.①②句中的加点词、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都相同。D.①②句中的加点词、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都不同。8.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
(
)
(
)
D.反问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2)难道世界上还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吗?
(3)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4)小鸟在林子里快乐地唱着歌。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受到老师的批评,脸上露出了难过的神情。B.奶奶小心翼翼地端着汤从厨房里走出来。C.我十分尤其喜欢的食物是烧肉粽。D.父母不能忘记我的恩情。三、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9分)
(4分) )
1.我会读一读,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繁星》《春水》和《寄小读者》都是冰心写的。(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论语》。
(
)
(
(3)“我”帮小沙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他都没怪“我”,所以“我”觉得世
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
)
(
)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告诉我们不要吝惜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2.我会背一背,写一写。(5分) (1)
垂
柳
把
溪
水
当
作
梳
妆
的
镜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你会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做错事不但不
承认错误还继续犯错的同学。四、我会运用。(7分)
1.《肥皂泡》中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去处呢?请你想一想并写下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学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请你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一写。(1)操场上真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真热。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0分)
童年的春节(节选)
冰
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我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初二那天,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口,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有删改)
1.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进“( (1)以下选项不是过年的习俗的是(
A.守夜
B.贴对联
)”里。(10分,每题2分) )
D.放鞭炮
(
)
C.插茱萸
(2)在“我”的童年中,什么时候也能热闹得锣鼓喧天?
A.春节B.弹奏吹打乐器C.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D.村里耍“花会”的时候(3)过年的前几天,母亲忙些什么?
A.拜祖先。B.准备新年的娱乐。C.替“我”保管压岁钱。
D.为“我们”准备新衣鞋帽和一家人吃的肉。(4)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
)
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
D.事情发展的顺序
(
)
D.劳累辛苦
C.从整体到局部
(5)你从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节?
A.寂寞无聊
B.紧张激动
C.热闹非凡
2.简答题。(10分)
(1)“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这句话中把烟花比作流星,你认为烟花还像
什么?请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甚至有人感觉过不过年都无所
谓。根据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人都各具特点,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你最熟悉的人,你的脑海中会想到哪个词语?会浮现出谁的身影呢?请选择一个人写一写。
注意:题目自拟,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垂柳
葫芦
清爽
肥皂
虽然
二、1.B 2.C 3.A 4.B 5.B 6.D 7.D
8.(1)A (2)D
(3)C (4)B
9.B
三、1.(1)√(2)×(3)×(4)×
2.(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2)人谁无过(3)过而不改
过而能改是谓过矣
四、示例:1.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上天去。它们轻悠悠地飘过森林,穿过
峡谷,又飘到天安门城楼前,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示例:(1)有的同学在跑步,有的同学在踢毽子,还有一群男生在进行足球比赛呢。
(2)街上的行人都穿得很单薄,却还是止不住地流汗。坐在大树下乘凉的爷爷奶奶们都拿着扇子扇啊扇。就连平时活蹦乱跳的小狗都不愿意动了,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吐舌头。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1.(1)C (2)A (3)D
(4)B (5)C
2.示例:(1)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2)喜欢。因为过春节的时候,到处都很热闹,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感觉很幸福。我还可以穿新衣服,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3)我觉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它是一家人团聚的大日子。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重视春节,让过年变得更有趣,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思路点拨: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最熟悉的一个人。写之前,先想想自己要写谁,他(她)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是通过哪些事知道他
(她)的这些特点的。写的时候,注意用
上自己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这些会帮你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同时注意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展现这个人物的特点,叙事要条理清晰。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