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9月B 第4卷/第26期Sep.B 2017 Vol.4 No.2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17
保妇康栓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
冯琳萍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山东 青岛 266232)【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究保守治疗宫颈糜烂应用保妇康栓联合聚甲酚磺醛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74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抽签对7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单纯给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3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保妇康栓+聚甲酚磺醛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3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1例出现外阴瘙痒,1例轻度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宫颈糜烂保妇康栓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效果显著,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保守治疗;宫颈糜烂;保妇康栓;不良反应;临床效果;聚甲酚磺醛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26.117.02宫颈糜烂又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多发于已婚已育女性,春季高发具有发病率高的临床特点。据相关数据显示:已婚女性患宫颈糜烂的几率是未婚女性的1~1.5倍,有将近5成以上的已育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不仅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夫妻生活,性交疼痛、外阴瘙痒、血性白带等均为宫颈糜烂的常见临床症状。轻中度宫颈糜烂症状不明显不易发觉,重度宫颈糜烂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导致患者不孕。药物是临床中治疗宫颈糜烂的主要方式,因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风险较小,患者接受度较高。我院为提升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特抽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应用不同治疗药物干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2]
[1]
敏;(3)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月经结束3日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且要求在治疗期间夫妻禁止性生活、禁盆浴保证外阴清洁。按照抽签结果,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药物保妇康栓进行治疗,选取(陕西康泰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6020058,规格:1.74g*8s,使用方法及剂量如下:取栓剂1.74g(1枚)置于阴道5~10cm处,1次/日,睡前用药,连续治疗7~14d;观察组37例患者应用保妇康栓+聚甲酚磺醛联合用药治疗,保妇康栓应用方式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甲酚磺醛栓(河北华诺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3409,规格:90mg*8s,用法剂量如下:取聚甲酚磺醛栓1枚(1.74g),置于患者阴道5~10cm处,1次/日,睡前用药,连续治疗7~14d;护理人员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1)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内总例数*100%[5],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糜烂面消失,症状有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糜烂面消失50%以上,且症状好转。无效:疗效不显著或病情加重。(2)生活质量:在患者结束后评分依照SF-36评分表获得,共36条目,包含一般健康(GH)、生命活力(VT)、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四个维度,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6]。(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组内总例数*100%(外阴瘙痒、灼烧感、阴道出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4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抽签的方式对7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37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为(33.5±3.5)岁;未婚9例,已婚28例,糜烂程度细分:轻度糜烂5例、中度糜烂19例、重度13例。对照组共有患者37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为(32.0±2.7)岁,未婚8例,已婚29例,糜烂程度细分:轻度糜烂8例、中度糜烂12例、重度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宫颈糜烂临床诊断标准,经妇科检查确诊
[3-4]
;(2)两组患者均认可治疗药物并签署知情协
议;(3)均有性行为且伴有性交疼痛、白带异常症状;(4)保守治疗宫颈糜烂。
排除标准:(1)60周岁以上;(2)对治疗药物过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118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7 年9月B 第4卷/第26期Sep.B 2017 Vol.4 No.26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37%;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 [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
2
例数3737//
显效(n)21(56.75)10(27.02)
有效(n)13(35.13)19(51.35)
无效(n)3(8.10)8(21.62)
治疗总有效率%
91.79.372.669<0.05
P
2.2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1例出现外阴瘙痒,1例轻度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对照组共有6例患
者出现不良反应16.21%;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 [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
2
例数3737//
外阴瘙痒(例)1(2.70)3(8.10)
轻度灼烧感(例)
1(2.70)0(0.00)
阴道出血(例)0(0.00)2(5.40)
轻度水肿(例)0(0.00)1(2.70)
不良反应发生率%
2(5.40)6(16.21)2.242<0.05
P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表(分,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
例数3737//
一般健康85.0±3.6170.2±2.1121.529<0.05
生命活力80.2±4.071.5±1.512.387<0.05
情感职能87.5±9.069.0±5.410.721<0.05
心理健康91.2±5.679.8±3.410.584<0.05
3 讨 论
宫颈糜烂是所有妇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因女性宫颈上皮较为脆弱易被各种病原体侵扰从而引发宫颈炎症,因此控制住宫颈炎症的发生可有效控制女性宫颈糜烂程度。过早性生活、清洁过度、不洁性行为均为宫颈糜烂的诱发因素。宫颈糜烂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单纯糜烂、颗粒型、乳头型。宫颈糜烂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否则病情蔓延会增加患者患宫颈癌的几率。临床中治疗宫颈糜烂的方式较多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不适用于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我服务中心为乡镇基层计生服务中心,治疗宫颈糜烂多应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接受度较高[8]。文中对照组患者应用的保妇康栓为中成药外用栓剂,有生肌止痛、行气破瘀之功效,栓剂药物具有作用时间长、直接吸收率高等优势;保妇康栓中主要成分为莪术油,莪术油可有止痒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应用聚甲酚磺醛进行治疗,聚甲酚磺醛同保妇康栓均为栓剂给药方便吸收率高,聚甲酚磺醛高酸性有助于患者宫颈糜烂创面的修复,可使病变组织自行脱落,辅助患者快速康复[9-10]。聚甲酚磺醛无毒性可放心使用,但会出现轻度灼烧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宫颈
[7]
糜烂效果显著,据本次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药物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明显高于单一应用保妇康栓治疗的对照组患者(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生活治疗也有有效的提升,在生命活力、和情感只能上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宫颈糜烂保妇康栓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效果显著,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卜素玲,刘跃华.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CO2激光治疗宫颈尖锐
湿疣的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5(8):55-56.
[2] 高 音,冯晓萍.聚甲酚磺醛栓联合抗宫炎片治疗宫颈柱状上皮
异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5(2):32-34.
[3] Huang HP, Li SU, Zeng L, et al.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aofukang suppository combined with LEEP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J].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2015,12(7a)091-093.
(下转第121页)
2017 年9月B 第4卷/第26期Sep.B 2017 Vol.4 No.2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19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观察
王沛华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8)【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围产科治疗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按孕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孕28~34周,观察组30例为孕35~36周,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预后。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监控血糖,纠正胎位,早期防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以改善母婴预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26.119.02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性疾病,其并发症多,多母婴的健康威胁大,是临床产科防治的主要疾病之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GDM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胎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液体不断从阴道流出,可导致新生儿先天不足、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等,对胎儿的危险性较大,增加了胎儿的病死率。目前临床对于孕周低于35周GDM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而孕周高于35周者则适当处理后适时终止妊娠。本研究进一步分析GDM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等,根据孕周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保胎还是终止妊娠。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胎肺未完全成熟,多给予保胎治疗,采用抑制宫缩剂,25%硫酸镁60 ml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2g/h,延长孕期,并推注地塞米松6 mg/次,2次/d,促进胎肺成熟,同时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每日检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给予注射胰岛素,防止高血糖、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对于有明确感染者,立即终止妊娠[2]。观察组若在胎膜早破后出现规律宫缩,可进行自然分娩;若胎儿胎肺已成熟,但未出现宫缩超12 h,则进行引产,分娩时注意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胎儿分娩情况,观察有无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等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围产科治疗的60例GDM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按孕周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8.9±4.2)岁,孕周35~36周;对照组30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6±4.8)岁,孕周28~34周;所有患者均符合GDM诊断标准,经口服糖耐量实验检查确诊;并符合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诊断标准,阴道突然流出较多液体,伴有有胎脂及胎粪,肛诊上推胎先露部时阴道流出液体增多,阴道液 pH值≥6.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GDM严重程度、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全面检查患者的孕周、胎膜早破时间、是否合并感染
2 结 果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比较,见表1。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比较 [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例数3030
良好26(86.67)15(50.00)
新生儿窒息2(6.67)4(13.33)
感染0(0.00)2(6.67)
缺血缺氧性脑病2(6.67)4(13.33)
RDS0(0.00)2(6.67)
畸形0(0.00)1(3.33)
死亡0(0.00)*2(6.6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GDM患者血糖难以控制,无法有效提供一个生理性的代谢环境,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就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4]。因此,加强GDM患者的围产期保健,积极控制血糖,对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良好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而新生儿窒息、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RDS、畸形、死亡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孕周与胎儿的预后有密切关联,促进胎肺成熟治疗可降低新生儿RDS、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此外还应积极预防感染,减少宫内感染和新
(下转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