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考经济法概论必考试卷和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6年1、4、7、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经济法概论必考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C )2-13 A.调控关系 C.调制关系 B.规制关系 D.管制关系 2.从经济法调整对象来看,构成经济法体系的部分有( B )2-30 A.经济法总则和经济法分则 C.政府调控法和市场调节法 B.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 D.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3.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市场经济的( B )1-1 A.自由竞争阶段 C.计划经济阶段 B.垄断阶段 D.管制经济阶段 4.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规范,宏观调控法包括( C )2-30 A.财税法、反垄断法和计划法 C.财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B.财税法、金融法和反垄断法 D.财税法、计划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5.调制法定原则强调( A )3-59 A.调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法定 B.符合规律和公平有效 C.调整目标和平衡协调 D.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6.作为一个部门法自身具有的功能并体现经济法的有用性或使用价值,这种价值属于经济法的( D )3-40 A.外在价值 B.评判价值 C.主观价值 D.内在价值 7.在法律上或经济上,对经营者的自由经营权进行限定的权利是( B )4-91 A.市场对策权 C.经济自由权 B.消费者权 D.经济博弈权 8.按调整对象的二元划分,可以将宏观调控法主体分为( A )4-66 A.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 C.宏观调控主体和市场规制主体 B.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 D.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9.在经济法的运行系统中起基础性影响的是( C )5-108 A.执法因素 C.立法因素 B.守法因素 D.司法因素 10.下列关于经济法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5-115 A.经济法不仅适用于本国境内,也当然完全适用于境外 B.宏观调控法的调整通常需要考虑具体的“市场空间”问题,而市场规制法的调整通常覆盖全国 C.确立法律所适用的主体范围,主要依据是国籍原则 D.经济法的适用在时间上一般不能溯及既往 11.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导一方是( C )6-131 A.国有企业 C.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法院 12.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 D )6-137 A.结果和经济原则 C.目的和法律原则 B.结果和法律原则 D.目标和重要原则 13.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中的企业财务、私人家计等有许多不同。财政的目的就是( B )7-159 A.发展经济 C.实现宏观调控 B.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14.采购人应当将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时间是自采购合同签订之日起( A )7-185 A.7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15.销售图书、报纸、杂志适用的增值税率为( B )8-205 A.零税率 C.17%的基本税率 B.13%的低税率 D.优惠税率 16.国家对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征收的所得税的税率为( C )8-215 A.5% C.15% B.10% D.20% 17.资本市场是指以为期1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金融市场,如( D )9-238 A.外汇市场 C.票据贴现市场 B.黄金市场 D.股票市场 18.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是( D )9-271 A.黄金和白银 C.本票和汇票 B.股票和基金 D.国债和外汇 19.西方国家中计划立法时间最早、历史最长、最具特色而且经济计划理论也最为完备的国家是( A )10-289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0.对于违反市场规制法的法律责任,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普遍形式是( C )11-339 A.赔偿 C.罚款和罚金 B.强制超额赔偿 D.声誉罚 21.市场规制法产生的标志是( A )11-333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C.《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B.《克莱顿法》 D.《鲁宾逊·帕特曼法》 22.最早出现“不正当竞争”这一概念的国家为( A )13-396 A.法国 C.美国 B.德国 D.英国 23.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采用结构主义规制的代表国家是( D )12-384 A.英国 C.德国 B.法国 D.日本 24.消费者在展览会上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如果展览会已结束,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可以是( B )14-459 A.展览会的服务者 C.展览会的赞助者 B.展览会的举办者 D.展览会的批准机关 25.甲企业在市场上推出一种名为“一按达”的多功能遥控器。该产品采用适应操作者手形的曲线外观,配以反传统的香槟色。甲企业投放大量、长时间的广告宣传,使其在相关市场广为消费者欢迎,销售地区甚广。乙企业仿冒甲企业的产品,也在市场推出“易安达”多功能遥控器,其外观、色彩与甲企业的“一按达”相仿,引起消费者混淆。乙企业的行为属于( B )13-408 A.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权 D.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26.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海信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13-431 A.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 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 C.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D.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27.在我国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C )8-215 A.10% C.20% B.15% D.25% 28.粮食、食用植物油的销售和进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B )8-205 A.零税率 C.基本税率 B.低税率 D.减免税率 29.证券业协会作为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其性质是( B )15-495 A.财团法人 C.企业法人 B.社团法人 D.机关法人 30.资本充足率是指( B )15-487 A.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 B.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C.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 D.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金融市场主要是指( ABCD )9-238 A.货币市场 C.外汇市场 E.证券市场 32.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标准有( ACE )3-57 A.高度标准 C.普遍标准 E.特色标准 33.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综合的总量的调控,其调控手段有( ABC )6-132 A.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E.制裁手段 34.我国财政的主要职能有( BCD )7-159 A.协调发展 C.配置资源 E.平稳发展 35.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之一。关于这种行为,下列正确的是( AD )12-373 A.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不限于行政机关 B.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不包括中央政府部门 B.分配收入 D.保障稳定 B.行政手段 D.监督手段 B.营利标准 D.理性标准 B.资本市场 D.黄金市场 C.《反垄断法》对这种行为的规制,限定在商品流通和招投标领域 D.《反垄断法》对这种行为的规制,主要采用行政责任的方式 E.《反垄断法》对这种行为的规制,主要采用民事责任的方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反不正当竞争法13-401 答: 形式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以有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实质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经济法中市场规制法的一个部门法,是由具有特定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 37.调制受体的权利4-90 答: 调制受体依法享有法律赋予市场上体的切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可以统称为“经济自由权”,其具体形念包括企业的“经营自由权”和居民的“消费者权利”等。 38.所得税8-210 答: 所得税是以所得为征税对象,向获取所得的主体征收的一类税。 39.外汇管理法9-241 答: 外汇管理法是调整外汇管理关系和外汇流通关系的金融法律规范的总称。 40.接管15-492 答: 接管,是在商业银行可能或者已经发坐信用危机并严重影响存款人利益合法权益时,由银行业监管机构所采取的整顿或重组措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调制适度原则。3-60 答: 调制适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制行为必须符合规律,符合客观实际,要兼顾调控和规制的需要与可能,保障各类上的基本权利。调制适度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的特征,它与调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包括调括适度和规制适度两个方面。 (1)调控适度,要求调控权的行使、调控手段的选择、调控性规范的周期变易等,都要适度。适度就是要“合规律”,就是要把对国民财产权的“合法侵害”降至最低,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主体的对策行。 (2)规制适度,更强调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以及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42.简述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主客二元结构”。4-81 答: 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目的属于行为的主观要素,而行为的手段和结果则属于行为的客观要素,它们构成了行为理论上的“主客二元结构”,为深入、具体地研究各类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从而育助于丰富经济法上的行为理论。上述的“主客二元结构”强调,经济法主体基于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手段,会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结果;这些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对于分析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特别是分析和评价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都是很重要的。 43.简述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的必要性。6-146 答: (1)计划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需要相互协调 (2)产业政策的实现也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 (4)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权力监督制衡理念以及宏观调控权行使的外部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宏观调控综舍协调制度。 44.简述税收与税法的联系。8-198 答: 税法与税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 (1)税收活动必须严格依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在现代法治国家,税收与税法是一一对应的,税收必须以税法为其依据和保障,而税法义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的有序进行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45.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危害。12-359 答: (1)掠夺社会资财,侵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 (2)践踏平等交易规制,破坏公平竞争秩序 (3)效率低下,损失社会整体福利,阻碍社会进步 (4)“俘获政府”,左右政府的市场规制法律和政策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6.论经济法的现代性。2-19 答: 经济法同各类传统部门法相比,具有突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以及在制度建构七的现代性三个方面。 一、经济法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只是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才在经济上取得了“加速”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迁,新兴的经济法与传统部门法在精神追求方面的差异日显.并尤其体现在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或宗旨等方面。 二、经济法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 一个部门法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特殊背景。就经济法而盐,它之所以产生于传统部门法之后,就是因其特殊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使之只能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而不是与传统部门法一起产生。也就是说,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同样要依赖特定的背景。 三、经济法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 在制度层面上,无论制度形成、制度构成,还是制度运作,经济法都具有现代性。这是过去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制度形成上的现代性 经济法制度的形成,与经济政策的联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是传统法所没有的,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从而对经济运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而法律本身却有相对的滞后性?因此,能够灵活地及时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经济政策,使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2、制度构成上的现代性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强调程序与效率,为此,在制度的构成上.就必须体现程序价值和效率理念.由此使现代经济法制度具有了突出的“自足性”。经济法制度的自足性.表现为在经济法的制度构成中,既有实体法制度,又有程序法制度,从而在制度供给或运作上是自给自足的。 3、制度运作上的现代性 在经济法制度的运行方而,随着执法机关权力的膨胀,以及经济法制度构成上的自足性的突出,使那些具有调制职能的执法机关成了经济法的主要执法上体。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7.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收购汇源的申报材料,此后多次根据商务部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补充。11月20日,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23条规定的标准,对此项申报进行立案审查。2009年3月18日,根据《反垄断法》第28条和第29条,商务部认为此项行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商务部据此否决了这起并购。 问:(1)案例中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属于哪一种垄断行为为什么12-367 (2)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该种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哪些情形12-368 (3)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并购企业须提交哪些申报材料12-371 (1)答: 案例中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属于经营者集中垄断行为。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委托经营、联营或其他方式,集合经营者经济力,提高市场地位的行为。 (2)答: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该种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包括下列情形: (1)经营者合并 (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3)经营者通过订立受托经营、联营合同或其他合同方式获得埘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3)答: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并购企业须提交: (1)申报书 (2)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说明 (3)集中协议 (4)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审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5)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