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课程练习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品文档

教育学课程练习题

答案: B.课程标准

?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答案: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 答案: A.学科课程

?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答案: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基本知识, ? B.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 答案: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2016

1 / 17

精品文档

价值观

?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 C.知识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 答案: A.基础型课程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 ? C.学校课程D.三者都是 ? 答案: D.三者都是 ?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 答案: A.泰勒

?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 答案: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2016

2 / 17

精品文档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 答案:D.实践性课程

?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 答案:C.课程设计

?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 答案:A.课程实施

?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 D.从课程核心组织的角度

? 答案: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 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 C.课程目

2016

3 / 17

精品文档

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 答案: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 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 答案: C.泰勒

? 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的是泰勒的。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B.《教育目标分类学》 ? C.《教育过程》 ? D.《教学与一般发展》

? 答案: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洛克 ? C.斯宾塞D.杜威 ? 答案:C.斯宾塞

? 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 答案:D.教学大纲

?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 A.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 B.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 C.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 D.国家课程、地方

2016

4 / 17

精品文档

课程、学校课程

? 答案:A.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 C.教科书D.课程类型

? 答案:D.课程类型

?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的原则。

? A.以社会实践为主 B.以课外活动为主 ? C.以上课为主D.以家庭教育为主 ? 答案:C.以上课为主

?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算 B.读、写、画 ? C.画、写、算 D.读、画、算

? 答案:A.读、写、算

? 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体要求,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 ? A.教育方针 B.教学目标 ?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2016

5 / 17

精品文档

? 答案:C.教育目的 ?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课程改革 B.方法改革 ? C.途径改革 D.内容改革

? 答案:A.课程改革

?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构成。

? A.序言部分 B.文本部分 ? C.本文部分 D.后记部分

? 答案:C.本文部分

? “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属于阶段的培养目标。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 答案:B.初中 ?二、多项选择题

? 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 答案: B、C、D、E

? 下列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2016

6 / 17

精品文档

第六章 课程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

2、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__。

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__。

4、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

5、学校课程通常以____或____的形式出现。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征:____、____、____。

7、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 8、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____、____和____。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____课程、____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0、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

11、制约课程目标制定的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____起作用的。

2016

7 / 17

精品文档

二、名词解释 1、课程 2、教学计划 3、教学大纲 4、教材 5、学校课程 6、基础型课程 三、选择题

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2016

8 / 17

精品文档

C、研究犁课程 D、发展型课程

4、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6、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以上都不对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 2、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2016

9 / 17

精品文档

3、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第六章 课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社会、知识和儿童 5、选修课或特色课

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7、教材

8、课程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9、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10、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11、交互 二、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教学计划: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016

10 / 17

精品文档

3、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5、学校课程: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6、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三、选择题 1-5:DCCAB:A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 答: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2016

11 / 17

精品文档

2、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答: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答: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六章 课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 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C、卢梭 D、福禄培尔 4、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

5、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2016

12 / 17

精品文档

6、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8、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 D、读、写、算

10、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D、理论化 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2016

13 / 17

精品文档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2、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1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4、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15、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16、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2016

14 / 17

精品文档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 C、教学目的D、教学目标 18、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9、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D、教育政策 20、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21、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课程是活动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 。 3、 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 等。

2016

15 / 17

精品文档

5、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 三方面的影响。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 、基础性。

7、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

8、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什么是课程设计?其意义是什么? 3、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4、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5、如何正确实施课程评价。 四、论述题:

1、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2、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的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店,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探究学习。

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对我国

2016

16 / 17

精品文档

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答:这个学校的活动体现出了活动课程的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的基本观点: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主张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从做中学。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对活动课程的评价:活动课程强调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积极学习。但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和形成正解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6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