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2016年7月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张宇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362700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打破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平台。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闽南理工学院为样本,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教育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教育体系服务体系髙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指髙校以大学生所学的科技文 化知识为基础,为实现其科技文化知识的充分发挥和积累一定 社会创业经验为目的,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与技术实践为一体的 创新创业模式的实践教育基地。新时期髙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育平台的建设,将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大 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实 践能力的提髙与创业经验的积累。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于专业实 验室的建设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既不 同于专业实验室,也异于校外的实践基地;它不仅融合了髙校浓 厚的人文社会情怀的软件环境,同时集成了专业实验室与校外 实践基地的硬件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学以致用、 知识与经验结合的学习实践基地;同时这种极具创新的实践教 学模式,会最大潜力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模拟现实科技创新 的发展过程和步骤,在全面提髙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业能 力的基础上,推动髙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 的发展。
一、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下,秉承“应用型复 合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 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髙人才培 养质量,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以人为本,以“学、 思、知、行有机结合”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开创事业和创办企业能 力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创业、创业支撑 创新”为基本理念,建构以“基础理论活跃创新创业思维,专业知 识拓展创新创业视野,实践训练强化创新创业技能,实景实战孵 化创新创业成果”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创 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 合专业教育、融人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髙学生开创事业的竞 争力。
二、 高校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基地的教育体系1、 明确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施对象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施对象应为未就业的具有创业意 向的在校大学生。
2、 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教学计划
(1)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主要为KAB(了解企业)、GYB(产 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三种创业知识和技能的 教授和实践,实行长期培训、短期培训以及个人辅导相结合的形 式,其中主要以KABKAB(了解企业)课程为主,每学期6期。
(了解企业)培训课时为36课时,教材为《大学生KAB
创业基础》,《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KAB创业教育(中
国)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 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 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50
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培训课时为20课时,教材为《产
生你的企业想法》,由国际劳工组织(ILO)编制、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发行。
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课时为课时,教材为《创业意
识培训册》、《创业计划培训册》、《创业计划书》三册,均由国际劳 动组织(ILO)编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行。
(2) 组织形式:统一教材、统一师资。(3) 考试方式: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发
给结业证。
(4) 培训要求:
实用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要围绕创办小型企业所必备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教学,培训内容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侧重 于创业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避免以学科体系为主的纯理论性教 学方式。
实践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要注意教学的实践性原则,理 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创业的能力,指导学员能有效运用创 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办企业的实际操作,使学员能真正学有 所得。
针对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授课教师要掌握学员的基 本情况,针对学员的创业实际需求进行培训。突出重点,采用通 俗易懂、由浅人深,科学准确的教学方法,结合创业实例,注重案 例教学,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得到更大的收获和提髙。
灵活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包括专题讲座、咨询答疑、讨论交流、参观学习、头脑风暴、角色 模拟等不同的培训手段,不仅有利于提髙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 且可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三、 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的服务体系1、 培训服务
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相关培训计划,举办 大学生KAB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班,着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2、 创业后续支持服务
为创业学生提供优惠并加以落实;收集整理创业相关 、市场信息,向学生发布;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培训 指导、技术扶持,并配备创业导师进行指导;依托学院科研处和 学院大学生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学生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 孵化实践平台。
四、 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的运行机制1、 协调机制
由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办公室牵头,定期召集相关部 门召开会议,研究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工作相关事宜,部署阶段 任务,协调解决问题。2、 统筹机制
(下转43页)
2016年7月高等教育
面向企业聘请理论水平髙、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师 担任兼职教师。根据工作侧重点的不同,企业兼职教师可以细分 为企业授课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企业授课教师主要结合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须具有 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以具有髙级工程师职称的企业技术 骨干为主。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在企业实习基地指导学生的 实习工作,主要从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中选择。企业毕 业设计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研究论证,须熟悉 设计、生产、检测等产品实现全过程,可以以工程实践背景较深 厚的企业髙级工程师或中髙层领导为主。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中着力推行问题导向式、案例研讨式和情境体验 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式教学基于纺织专业的核心概念与工艺 实践创设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研讨式教学从工程实际问题和 教师科研成果中提炼教学案例,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并具有 典型性和前沿性,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髙其面临复杂情况破 解实际困难和进行决策的能力。情境体验式教学以纺织工程实 验室平台建设为基础,努力建设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一条龙小 型实验加工生产线,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易班”等现 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起灵活开放的师生、生生交互平台,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
(二) 以项目为驱动,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河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积极探索以项目为驱动的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具体的工程项目或产品研发项目为基础, 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拟定项目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改变了以往 学生的研究选题内容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等弊端。项目驱动合 作模式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大有裨益;另 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髙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 决实际问题。通过企业立项、教师指导、学生实施使“企、师、学”三 方共同参与,有利于实现企业收益、学生锻炼的共赢局面。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全面开展产学研合 作:企业聘请学校优秀教师作为技术顾问,举办学术讲座、提供 技术咨询;学校教师深人企业从事科研和工程实践锻炼,提髙专 业技术水平,加深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校企双方合作申报各类 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四、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衡量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效能必须构建科学合
理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制度上,建立完善由教学督导制、教学常规 检查制、教师评学制、学生评教制等共同组成的评价机制。河北科 技大学纺织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试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企 业实践环节进行全面地组织与管理。通过专家听课、学生座谈、规 范性检查、阶段成果考查等途径对培养过程展开质量监控。
在对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方法上,可采用现场操作、提问答 辩、调研报告、笔试等多种方式对进行考核,努力做到评价指标 量化、可操作性强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过程评价、能力评 价。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可通过教学文件检查、专家听评课、学生 评教等来完成,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髙。
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7):30-32.
[2] [3]
谬子梅.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阶段性成果回 王耀廷.建设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师资队伍[J].高
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15,9(23):12卜124.校论坛,2012(11):124-126.
基金项目:2()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 同发展视阈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HB16JY035)
作者简介刘兆麟(1984.5-),女,河北石家庄,汉,博士研究生,河北科 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研究。
高翼强(1963.9-),男,河北石家庄,汉,硕士研究生,河北科 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纺织专业教学。
(上接50页)每学期初,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意向展开调 3尧场所
依托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为主要教育场所。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 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完善,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也需要大胆的创新 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恩韶;李清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02.
[2] [3] [4]
刘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 尤月;王艳华;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管理专业实
学学报,2016.15.
践教学的新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杨艳;艾志强;沈元军;,刍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
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5] 于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运行策略研究,教育评论,2015,4. 【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项目编号:2013Z131。
作者简介
张宇,男,汉族,研究生学历,闽南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43
查,掌握学生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需求,制定大学生创业就 业培训计划,统筹培训内容、时间、方式、师资、场所和参加人员等。
3尧服务机制
实行全程服务制,对求职、就业和创业的学生进行需求调 查、跟踪管理、跟踪培训、跟踪服务,为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坚 实的后续支持服务。
4尧考评机制
建立考评激励制度,每年对各系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情 况进行考评,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进 行督促。
五、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的保障措施1尧经费
通过学院自筹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的场所建 设、设备配备以及师资培训等经费开支。
2尧师资
开展调查摸底,根据培训需求建立培训师资库。建立就业指 导专职教师与校内外人力资源专家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 伍,并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