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转型期中国花卉业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转型期中国花卉业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来源:化拓教育网
30 Anniversary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转型期中国花卉业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张启翔/ZHANG Qi—xiang ADO1B07)资助 Abstract:The floricultural industry began from the earlY 1 980s in China,and experienced four stages:the initial stage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stage,the steady development stage,and the adjustment&strategic transition stage.From 1 980s to present.the flower production area,production value and export value hav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 20,2 l 0 and 320 times respectivelyChina has become .one ofthe fast—growing countries with the largest lfower production area in the world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improved signiifcantly,and important progresses were made i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The lorifcultural products .became rich and diversiifed increasingly.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changing from high speed to moderate speed recently,SO the lforicultural industy rshould be restructured and adjusted correspondingly.Only by holding the key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forming Chinese features in lorifcultural industry and insisting on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loricultural industy rwill main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floricultural industry;situation and challenge;structural adjustment;innovation 广义的花卉既包括草本植物也包括木本植 物,是所有具有观赏价值植物的总称,既有观 1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形势 中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 前后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恢复阶段f 1 980— 年的127.O2万hm f图1),成为世界花卉生产 面积最大的国家。花卉销售额从不足6亿元发 赏性,又有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及保健功能。 花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 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建 设美好家园、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展到2014年的1 279'fE,元,出口额从不足200 万美元到2O1 4年B96l2亿美元(图2、3)。中国 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在 1990年)、发展阶段(1991—2000年)、高速 发展阶段(2001—2O1 O年)、调整与转型阶段 (201 1至今)。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生产格局基 本形成,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市场建设初具规 模,花卉文化日趋繁荣,对外合作不断扩大,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花卉产业链。 稳定发展与调整时期,20 1 3年我国花卉生产 面积kL201 2年的1 1 2.0万hm 增加了9.6%, 花卉总销售额l:b201 2年的1 207 743元增加了 6.7%,2013年出口创汇比2012年的5 3亿美 元增加了21.3%。201 3年我国园林绿化苗木 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乡 居民生活质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这一 目标的重要途径。花卉产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 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 ]。党的 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 1.1花卉产业稳定发展 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但作为规模化的 生产面积为71.4万hm ,占花卉生产总面积的 58%,占总销售额@5O.6%;平均每亩收入为 6 000元/年。201 3年花卉从业人员为550.5万 人,1:1 ̄2012年增加了1 1.6%。2013年全国花 卉市场为3 533家,l:L20 1 2年A93 276家增加 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成为时代的 主旋律。 产业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30多 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不足1万hm 发展@J20 1 4 17 主题 《中国园林》创刊30周年纪念 了257家,增加了7.8%。 140 1.2花卉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 自1 999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 护联盟f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 恒l00 80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Upov)以来, 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共授权观赏植物新品 60 4o  ̄ ̄592个,其中国家林业局授权441个,农业部 授权品种151个,在学术刊物发表和专家鉴定 20 0 品种1 500多个,合计2 000多个花卉新品种。 主要花卉种类有梅花、月季、丁香、桃花、山 茶、杜鹃、红枫、石楠、玉兰、紫薇、桂花、  11400 I2 )7. l2 I8. 11l2 79 鞲1200 舢Ⅱ 辩1000 800 晤600 。I伽 绣球花、牡丹、菊花、兰花、非洲菊、香石 竹、荷花等。目前已有5个我国自主培育的花 卉品种分别在欧盟、美国、日本获得了品种专 置 利。我国建立了花卉育种创新团队40多个,建 7 400 0●■l 日 ●宙㈣ 2oo 立省市级花卉研究机构1 20余个;建立国家花 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观赏植物工程技术 ■■■E== —登 研究中心、国家花卉改良中心、国家花卉产业 ㈣■●回 1 O } .。。型 . .,直- 。. ‘ 蘑’ 直。. ‘lj 鋈 雪 萤 1 墓 . _9・ ● 54 1 7- _ _ l6 l 1 1日 6l 毫I il! 980 1992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 I 2012 2013 2014 2 年份 7 技术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花卉科技创新 砌●■—]|圈撇 攀 与产业推台。 “十五”以来,花卉研究列 ■■—]曩| U jj{3c 6 5 ^ 蜀 入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863”计划、科技 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成果转化等资助 计划,在花卉种质资源研究、育种技术、栽培 技术、繁殖技术、花期、容器苗生产、花 ●■—===叠一础 ■●—=== 盟姗  3 ●●■|二=U匠1 叭■●■■二二二二二二 卉设施生产、采后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获得了 大量成果。 0 I980 I992 2002 20(1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Il 2012 2013 2014 ●■■■n㈠==:===二】| 年份 1.3花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图1 1q8(卜2I J14年中国花卉生产总面积变化情况 图2 l‘煳卜__2(¨4年中国花卉年销售额变化情况 洲 图3 l98¨一21)l4年中国花卉年出口创汇情况 拼■■■■.[二二二二 冒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完成梅花(2012年)、中 国莲(2013年)、小兰屿蝴蝶- ̄(2014年)的全 基因组测序工作【 ,香荚兰、牡丹、月季、 凇●■■■l[二二二二二二要雷洲惭 桂花、高山杜鹃、紫薇等多种花卉基因组学研 究正在进行中。观赏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转基因育种技术研发在梅花、牡丹、月季、菊 花、香石竹、悬铃木等植物上取得了较大进 展。很多控制花卉重要性状(如抗旱、耐寒、耐 盐碱、花香、花色、重瓣性、株型等)的相关基 发出如梅花香薰、玉兰保健与化妆品、牡丹油、石斛兰食用和保健品、玫瑰花精油、月季花精油及 保健品、蜡梅花茶、食用和茶用菊花、荷花、睡莲等数百种的花卉衍生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1.5花卉产业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潜力巨大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将花卉列入生物种业和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2个重点领 因也正在被挖掘和鉴定,其途径正在被揭 示。这些基础性研究为花卉种质创新、重大技 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1.4花卉资源衍生产品发展势头较旺 植物野生资源及其衍生品具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20 1 2年全球在野生植物资源及其衍生品 开发产值达到1 200{g美元。近年来,我国研 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O20年)”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着力发展的一项绿色富民 产业;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 ̄U(2012—2020年)”将花卉作为重点发展的15种重要经济作 物之一,明确提出 ̄=J12020年全国花卉种植用种子自给率达到3O%的目标; “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花卉苗木作为重要发展内容;同时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以及改善人居 环境方面对花卉有较大的需求 j。 18 30 Anniversary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我国花卉业面临的挑战 2.1园林绿化苗木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现阶段,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总面积74 万hm ,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8%,还有 乡一体化建设转变,环境生态受到极大重视, 迫切需求大量的乡土植物、区域性植物、强适 应性和抗旱节水植物。同时,花卉种类呈现多 样性、高品质、特色化,标准化、基质化、现 6)加强政产学研用联合,走协IS]gJ新之 路。整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 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 链布局,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同时加强花卉 66.67 ̄hm f1 000多万亩)林业生态苗木,这些 苗木很多也用在城乡绿化建设中。另一个问题是 园林绿化苗木同质化严重,有限的苗木种类与多 样化城市绿化需求矛盾突出。另外,缺少地方特 色品种,苗木质量多数水平不高,生产企业仍然 缺乏苗木标准生产的规范,绿化苗木的质量总体 上不能满足城乡绿化及环境美化的需求。 2.2商品花卉良种缺乏,生产效率低 新品种和新花卉总量过少,缺乏突破性品 种;花卉产品多样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主要 商品花卉品种特别是切花品种、球根花卉品种 主要从国外进口。近20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 进步,但与花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培育新品 种的数量、质量、效率有很大的差距。据荷兰 2006年的报道,一年培育的新品种就有1 000 多个。我国1 0多年来也仅培育出2 000多个新 品种。同时商品花卉生产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实现良种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花卉企业更是 为数不多。 2.3科研对花卉产业的支撑力不足 我国花卉科研积累不足,花卉技术创新能 力不强,花卉基础研究对推动生产技术进步的 支撑不够。难繁种类关键生产技术依然没有实 现重大突破,高山花卉栽培应用的关键技术瓶 颈没有解决,技术研发尚远不能满足花卉产业 发展的需求。 3转型期我国花卉产业的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花 卉生产和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主要有 以下几个明显特点:花卉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 约经营转变,由“多、散、小”向“规模化、 专业化、集团化”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 密集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 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花卉 消费方式上则表现为由社会集团消费向个人消 费转变;个性化消费发展快速,大众消费能力 提高;豪华建设、过度设计已经成为过去时, 节约型园林建设成为主流;城乡二元结构向城 代化生产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良种化的品 种、品种化的良种应用成为转型期发展的主要方 向。在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方面,容器大苗、全冠 型大苗、标准化大苗、基质栽培大苗的需求量持 续增长。在线拍卖、网店等基于互联网、物联网 技术的新型销售经营模式正在兴起。 4新形势下我国花卉创新发展的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加速和国际市场竞 争的不断加剧,创新能力和经营应变速度正逐 渐成为花卉产业提升自身竞争的原动力。在新 形势下,把握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走特色发展 之路和创新发展之路是我国花卉产业保持持续 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国家的经济从高速发展 转为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加快并大力推进花 卉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任务刻不容缓,聚焦 创新驱动,以下几方面仍然是全行业关注的焦 点和难点。 1)加强中国特色花卉的研制和开发,走特 色发展之路。重点加强中国特色花卉和新花卉 产品开发与推广,建立“中国花卉”品牌。 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走创新发展之 一路。重点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培育, 加强企业自主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参与国际 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花卉基础研究,解析 重要观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分子育种和 聚合育种奠定基础,提高育种效率。 3)加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 技术研究,走绿 色发展之路。重点改进和发展新型、低碳、环保 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绿色化花卉产业。 4)JIb强花卉产业链条拓展研究,走立体发 展之路。重点推进花卉产业、旅游、生态建 设、新型的花卉功能衍生产品加工“多位一 体”的产业模式。 5)加强产业保障体系研究与建设,走标准 化发展之路。重点是产品标准建设,结合物 联网、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花卉产业技术体 系、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体系;加强新品种保 护与推广制度体系建设。 高级专业人才培养。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一一~卜一~一丽 L一一 ~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n 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  (编辑/金花) 956年生/男/湖北黄冈人/博&-/-tL京林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 会副,国际园艺学会执委,梅品种国际登录权 威专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观赏园艺专业委员 会主任/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花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本刊顾问编委(北京 1rH )831 19 一创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