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科学都是双刃剑,那么好奇心呢?多半会害人吧!
王朔书中铺天盖地的对比,营造了一个尖锐,或者说残酷而坚硬的世界。
“我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坐在汉白玉石台上看书,悬在空中的两条长腿互相勾着脚,一翘一翘。她一手捧着书,一手从放在身旁的一个袋袋中抓瓜子嗑,吐出的皮拢成一樶,嘴里哼着歌,间或翻一页书,悠闲自在,楚楚动人。”“我”与吴迪的初次见面,这位纯洁而迷人的少女,深深地吸引了我。
“女孩子正在小鸡嗑米似的吃瓜子,看膝上翻开的一本书,看见我进来,笑眯眯的问:“吃吗?””
同样是喜欢吃瓜子,同样是望着天边那马克思一般的云朵,都是快速的翻看一本深奥的文学理论著作,一个在夕阳下,一个要看日出,一个在公园里,一个在大海上,“我”与她们的相见。
作者试图描述那些女孩子身上的通性,从她们的性格来表现彼此的命运。
吴迪因为好奇,迷恋上了“我”,而我当时并没有爱上她,当她失望以后,从纯洁走向放纵,作为对“我”的报复,她像是复仇的火焰,终于燃尽了自己的青春。
“ 我”因为吴迪的死,开始懂得珍惜,喜欢上胡亦,而她亦如我当初一样,对爱不以为然。她因涉世未深,被两个惯犯欺骗。最终入大海一般,风暴之后,又归于平静。
这种感情上的对比,充满了忧伤与讽刺。 “我”迷恋刺激,厌倦了平凡的生活。于是找了一个肝有病的朋友,开了证明,从单位请假;事发之后,在牢里,我染上肝炎,病释出来。
身体状况的对比,幽默而冷酷。
见到她时,“我”根吴迪说自己刚释放出来,故事因为吴迪的好奇展开;造化弄人,到我真的从里面出来,又遇
到了与吴迪何其相似的胡亦,再次介绍自己刚自由。
谎言与真话的对比,造物者的玩笑。 当吴迪发觉“我”并不是真的爱她,走向崩溃与放纵的胡同。“我”冷言冷语的劝她,反而让他更恨我,伤害自己去报复我。
胡亦受到了伤害,“我”爱她却不得不选择放弃,温暖的开导她。她安静的离开,重新开始生活。
很与爱的对比,悲剧与新生。
吴迪深爱着“我”,死时放着我们一起录制的录音带。众人以为屋里有人,错过了营救。
生与死的对比,令人惋惜。
吴迪犯错很轻,甚至可能会被当庭释放,却割腕而死;“我”罪恶深重,最终归于平静的生活。
“我”无以描述吴迪对我的感情,必然的,那是一种爱与恨的交织,充满了泪水与微笑。当她在身边的时候,我不敢去面对;失去以后,心又是怎样后悔。
那两个罪犯,作恶之后,“我”巧施计谋,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为胡亦报了仇,可是又如何对吴迪负责?
对比!对比!对比!对比、、、、、、、! 无法更加细致的描述,这个世界是怎样一个温暖与残酷的地方。生活仿佛荒诞剧,每天都在上演,每个人都是演员,在泪水与欢笑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