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阜阳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四

来源:化拓教育网
安徽省阜阳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

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2.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16cm,此时在光屏上恰能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大于20cm

4.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 B. C. D.

5.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9.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10.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 C.音叉在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二、填空题

11.一个质量为250克的玻璃瓶,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1.5千克,它最多能装_______千克的酒精。若再将一金属块投入装满酒精的瓶中,溢出24克的酒精,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米3。(ρ酒精=0.8×l03千克/米3)

12.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2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

13.毛毛在穿衣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毛毛靠近镜子时,它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站在穿衣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当她距镜面的距离靠近了1.5m时,人与像的距离应为________。

14.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5.九江的一些道路上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9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汽车加装消音器是在________减少噪声。

16.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高速的风洞,以模拟秒速达12公里的高超音速飞行条件。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飞行所受到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静止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来,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秒速达12公里”是指速度等于________m/s,风洞实验时,以空气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__的。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瓶质量为78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78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8g。若先将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32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212g。(ρ

=1.0×10kg/m)

33

求:(1)空瓶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3)金属颗粒的密度。

18.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 (2)汽车的速度v。 四、实验题

19.(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 kg/m.

3

20.如图所示,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爱米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我们使用的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摘掉眼镜的爱米观察像时,离光屏很近才看清烛焰的像,则他的眼镜是____透镜。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明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与B蜡烛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_____(填序号)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2.某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_____ ℃;

(2)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时间 ________ min (3)该晶体熔化用了时间 ________ min.

23.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B C A C C C C 二、填空题 11.3×l0-5

12.凸 缩小 40 13.虚 不变 2m 1m 14.空气 热水瓶 15.dB 声源处 16.运动 三、计算题

17.(1)100cm3;(2)0.8g/cm3;(3)2.7g/cm3 18.(1)680m;(2)15m/s 四、实验题

19.右;3.57×103。

20.缩小 照相机 凹

21.较黑暗 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 相同 B 22.33034

23.变大 回声 音调

24.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