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肿瘤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68)_真题无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肿瘤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68)

(总分95.65, 做题时间120分钟) 多项选择题 1.

病人,男性,62岁。因“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病人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处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病人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后放疗50Gy/25F,放疗完毕后病人在门诊随访。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病人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病人既往无吸烟史。这个患者选择的辅助化疗方案有( )。 SSS_MULTI_SEL A 紫杉醇+卡铂 B

吉西他滨+卡铂 C

长春瑞滨+顺铂 D

多西他赛+卡铂

E

多西他赛+顺铂 2.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根据此患者的全身PET-CT影像表现,临床上高度怀疑为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的可能,对于这个患者的诊治措施,以下论述准确的为( )

SSS_MULTI_SEL A 如术中活检得到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诊断,则肺叶切除并系统性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是该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

B

右后外侧切口开胸和胸腔镜手术都可以作为该患者的标准手术入路

C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为Ⅰ期或者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术前必须有活检证实

D

如术前未获得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则在肺叶切除、双叶切除或全肺切除之前需要术中活检证实

E

完成血常规、血生化、心肺功能测定以评估该患者能耐受哪一治疗方法 3.

病人,男性,62岁。因“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病人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处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病人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后放疗50Gy/25F,放疗完毕后病人在门诊随访。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病人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病人既往无吸烟史。病人化疗期间可以选择的方案有( )。 SSS_MULTI_SEL A 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 B

多西他赛+顺铂 C

吉西他滨+顺铂 D 厄洛替尼 E

培美曲塞+顺铂 4.

绝经前女性患者,55岁,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推荐的进一步检查手段( )

SSS_MULTI_SEL A PET/CT B 胸部CT C 胸部磁共振 D

甲状腺功能检查 E 肌肉活检

F 脑脊液检查 5.

病人,男性,62岁。因“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病人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处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病人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后放疗50Gy/25F,放疗完毕后病人在门诊随访。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病人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病人既往无吸烟史。病人若应用AP(培美曲塞+顺铂+贝伐珠单抗)方案一线化疗后还可以考虑以下继续保持治疗的化疗药物是( )。 SSS_MULTI_SEL A 培美曲塞 B 贝伐珠单抗 C 厄洛替尼 D 长春瑞滨

E 索拉非尼 6.

绝经前女性患者,55岁,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患者接受胸部CT检查,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大小3cm×3cm,包膜完整,与周围结构界线明显。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影像学诊断考虑为胸腺瘤。治疗措施为( )

SSS_MULTI_SEL A 手术切除 B 放疗 C 射频消融

D

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方案化疗 E 免疫治疗

F

抗胆碱酯酶药物 7.

病人,女性,46岁。因咳嗽3个月,发现右锁骨上包块5天来院。病人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未在意。5天前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核桃大小包块而就诊,胸腹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4cm×3cm,右肺门及纵隔7区淋巴结肿大,最大短径大约2cm,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侧肾上腺和肝脏未见转移征象。脑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没有发现转移病灶。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野生型。有吸烟史,偶尔饮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病人治疗方案,正确的为( )。

SSS_MULTI_SEL A 培美曲塞+铂类+贝伐单抗 B

多西他赛+顺铂 C

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 D

长春瑞滨+顺铂+西妥昔单抗 E 拉帕替尼 8.

绝经前女性患者,55岁,无遗传病和肿瘤家族史。近半年诉乏力,劳累后尤甚,伴有双眼睑轻度下垂,但休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使用吡啶新斯的明常规剂量一周,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接受手术,过程顺利,完整切除肿瘤和周围脂肪,但术后24小时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可能的原因为( )

SSS_MULTI_SEL A 呼吸道感染 B 手术创伤

C

术前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 D

术中使用肌松剂 E

没有使用皮质激素

F

过早停用机械辅助通气 9.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关于此患者而言,能够使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SSS_MULTI_SEL A 托泊替康+卡铂 B

培美曲塞+顺铂 C

长春瑞滨+顺铂 D

吉西他滨+顺铂 E

多西他赛+顺铂 10.

病人,男性,64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的时候胸部X线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检阴性。若这个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为小细胞肺癌,对于SCLC放疗的准确说法应是( )。 SSS_MULTI_SEL A 局限期SCLC多提倡加速超分割治疗

B

预防性全脑放疗(PCI)的最佳时间是化疗CR后 C

预防性全脑放疗(PCI)的放射剂量是2500cGy/10F D

目前的研究证据并不支持预防性全脑放疗

E

同步放化疗的时候,放疗的时间宜在化疗开始后6周内 A1/A2题型 1.

病人,男性,64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的时候胸部X线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检阴性。为了明确诊断,以下把握性最大的检查是( )。

SSS_SINGLE_SEL A 经胸壁穿刺活检 B 胸部CT

C

重复痰液细胞学检查 D B超

E

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和灌洗 2.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

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PET-CT检查已经逐渐成为肺癌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监测复发转移的重耍手段,以下对于PET-CT检查在肺癌诊治中应用的诊断错误的为( )。 SSS_SINGLE_SEL A 造成假阴性PET-CT扫描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肺结节体积较小、细胞密度较低、肿瘤细胞的FDG亲和力低所致

B

PET-CT扫描怀疑为肺癌的患者,在非手术治疗前不需要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证实

C

阳性PET-CT扫描结果也可以是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

D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判断,PET-CT扫描较CT扫描有着更高的敏感性

E

阳性PET-CT扫描结果的定义为肺结节的SUV值大于基线纵隔血池 3.

病人,女性,46岁。因咳嗽3个月,发现右锁骨上包块5天来院。病人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未在意。5天前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核桃大小包块而就诊,胸腹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4cm×3cm,右肺门及纵隔7区淋巴结肿大,最大短径大约2cm,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侧肾上腺和肝脏未见转移征象。脑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没有发现转移病灶。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野生型。有吸烟史,偶尔饮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病人口服吉非替尼药物治疗,250mg/d,2个月后复查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灶略有缩小,评价SD。之后每2个月复查,疗效一直保持SD。1年后因为头晕复查脑MRI提示脑多发转移,胸部CT提示肺内病变稳定。病人下一步的治疗策略正确的为( )。 SSS_SINGLE_SEL A 停止使用吉非替尼,改用化疗 B

继续使用吉非替尼,加用厄洛替尼 C

继续使用吉非替尼,加用拉帕替尼 D

继续使用吉非替尼,同时全脑放疗 E

停止使用吉非替尼,进行外科手术 4.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当前此患者的肿瘤分期,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 A cⅢB期 B pⅠB期 C cⅠA期 D cⅡA期

E pⅠA期 5.

病人,男性,62岁。因“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病人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处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病人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后放疗50Gy/25F,放疗完毕后病人在门诊随访。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病人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病人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病人而言,若病人考虑一线行靶向治疗,以下处理意见不正确的为( )。

SSS_SINGLE_SEL A 可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术后病理标本ALK基因突变 B

可以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EGFR基因突变 C

可以利用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术后病理标本ALK基因突变

D

可以利用Ventana免疫组化系统检测术后病理标本ALK基因突变

E

可以利用ARMS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EGFR基因突变 6.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根据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这个患者的病理分期,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 A ⅡA期 B ⅢB期 C ⅠA期 D ⅢA期

E ⅡB期 7.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这个患者的术后综合治疗模式为( )。

SSS_SINGLE_SEL A 中药调理

B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 C

术后辅助化疗

D

中医中药治疗

E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8.

病人,男性,64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的时候胸部X线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检阴性。以下哪一项不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禁忌证( )。

SSS_SINGLE_SEL A 肺部肿瘤小于3cm

B

肿瘤靠近肺部大血管,穿刺出血风险极大 C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D

患者不能配合或有控制不住的剧烈咳嗽

E 严重肺气肿 9.

病人,男性,64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的时候胸部X线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检阴性。因为设备条件的原因,病人的诊断仍未能最后确定,建议采取的最佳治疗选择应该是( )。 SSS_SINGLE_SEL A 抗结核治疗 B 中药调理

C

随诊观察,定期复查 D

胸腔镜探查术或剖胸探查手术

E 抗肿瘤放疗 10.

病人,女性,46岁。因咳嗽3个月,发现右锁骨上包块5天来院。病人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未在意。5天前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核桃大小包块而就诊,胸腹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4cm×3cm,右肺门及纵隔7区淋巴结

肿大,最大短径大约2cm,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侧肾上腺和肝脏未见转移征象。脑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没有发现转移病灶。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野生型。有吸烟史,偶尔饮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病人培美曲塞+顺铂化疗4周期,疗效PR。这个时候此患者能够选择( )。 SSS_SINGLE_SEL A 换多西他赛+卡铂 B

培美曲塞单药维持 C

S1单药维持 D 中药调理

E

休息1个月后,再继续培美曲塞+顺铂化疗 11.

病人,男性,52岁。因“查体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个月“入院。1个月前健康查体时胸片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自诉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行胸部CT平扫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为周围型肺癌,行全身PET-CT扫描,结果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可以看见一大小约2.1cm×1.8cm结节,结节略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可以看见血管穿行,局部有小支气管截断,结节最大SUV值为3.5,延迟后为4.3,余双肺未见明确异常,纵隔和双肺门未见明确肿大或异常代谢之淋巴结,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转移征象。下一步的诊治方案,正确的为( )。

SSS_SINGLE_SEL A 推荐胸部放射治疗预防局部复发 B

继续采用该化疗方案化疗4周期 C

改用其他化疗方案继续化疗4周期 D

中药调理,保证营养

E

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 12.

病人,女性,46岁。因咳嗽3个月,发现右锁骨上包块5天来院。病人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未在意。5天前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核桃大小包块而就诊,胸腹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4cm×3cm,右肺门及纵隔7区淋巴结肿大,最大短径大约2cm,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侧肾上腺和肝脏未见转移征

象。脑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没有发现转移病灶。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野生型。有吸烟史,偶尔饮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此患者培美曲塞单药保持8周期后出现显著腰痛,MRI证实第4腰椎转移,肺内转移灶亦增大,病变进展,这个时候病人应选择的为( )。

SSS_SINGLE_SEL A 埃罗替尼

B

多西他赛+腰椎放疗+唑来膦酸治疗 C

吉西他滨+膦酸盐治疗

D

继续培美曲塞,加唑来膦酸治疗 E

腰椎放疗+唑来膦酸治疗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