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种子发芽实验(一)》参考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探究方案:种子发芽实验(一)
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归纳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
3)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改变什么条件?(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
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
1)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温度实验
目的:
(1)使学生理解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温度。
(2)使学生学会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温度的验证实验。
材料:种子、毛巾两块、水、电冰箱。
方法:
(1)认真选种。
(2)浸泡种子。
(3)将浸泡过的种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内。表示温度过低的萌发条件。另一部分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表示温度合适的萌发条件。
(4)每日早晚各一次清洗种子、清洗毛巾。作好平时管理工作。
(5)组织学生观察,研究萌发条件需要一定温度吗?根据什么?
注意:
(1)认真选种,保证实验成功。
(2)坚持每日早晚各一次清洗种子、清洗毛巾,认真搞好日常管理。
(3)每种实验,要在湿毛巾中多放几粒种子,保证实验成功。
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实验(一)
目的:
(1)使学生理解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2)使学生学会种子发芽需要空气的验证实验。
材料:培养皿、水、毛巾、种子、方形玻璃片。
方法:
(1)将种子放入培养皿,用水浸泡一天。
(2)取出浸泡好的种子,进行选择。
(3)将选出的种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入倒满清水的培养皿中,让水淹没种子,表示没有空气的萌发条件。另一部分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的湿毛巾上,盖上玻璃片,以保持种子的潮湿,表示有空气的萌发条件。
(4)每天早、晚,轻轻清洗种子、换水和清洗毛巾。认真搞好管理工作。
(5)组织学生观察,思考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根据什么?
注意:
(1)认真选种。
(2)坚持早晚清洗种子、换水和清洗毛巾。
(3)每种实验要多放种子,以保实验成功。
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实验(二)
目的:
(1)使学生理解,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2)学会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的验证实验。
材料:培养皿①、培养皿②、种子、水。
方法:
(1)认真选种。
(2)浸泡种子(约一天)。
(3)将浸泡好的种子,分成两部分。
(4)一部分种子,放入培养皿①中。倒水淹没种子,表示没有空气的萌发条件。另一部分种子,放入培养皿②中。少倒些水,使平躺的种子,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表示有空气的萌发条件。
(5)经常摇动培养皿②中的水,或经常翻动其中的种子,使露在水面上的一半种子,经常保持湿润。
(6)每天早、晚,都要清洗种子和换水,直至种子萌发为止。
注意:
(1)浸泡种子的时间,约为一天。但要看实情,需要时,可加长时间。
(2)应认真做到,每天早、晚,清洗种子和换水,这对种子成活有利。
(3)经常摇动培养皿②中的水,或翻动其中的种子,对种子得到充足水分有利,一定要认真做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