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课

来源:化拓教育网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 学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应用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情境中掌握两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利用现实生活情境,形成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模型。

教学难点 构建两级运算顺序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第 2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师:老人节前夕,小明和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去公园游玩,现在有这样一组信息(师出

示情境图:成人票40元,儿童票半价,家庭套票(2个成人和1个儿童)85元。)

二、探究新知,概括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师: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生记录收集整理信息。

师:把你获得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在组内交流。

生1:从图中我知道了成人票40元,儿童票半价,家庭套票85元,包括2个成人和1

个儿童。

生2:一共有5个人,4个大人和1个儿童。

师:小明请大家帮忙算算有几种不同的购票方案?你会做吗?请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

并用递等式计算。比一比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多。

(2)生独立列综合算式并尝试计算,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意外收获?

第 3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学生合作研讨,预设学生思路及列式:

①套票+2个成人 40×2+85 85+40×2

②4个成人+1个儿童 40×4+40÷2 40×5-40÷2 40×5-40÷2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购票游园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搜集信息,提出相

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也不是空白,

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间的数量关系,在小组内提出了不同的购票方案,

引出不同的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初步感知运算顺序。】

(3)订正分析

学生根据不同思路说明列式依据及计算过程:(插入算式)

①第一种思路

生1: 40×2+85 生2: 85+40×2

= 80+85 = 85+80

= 165 = 165

请板书的同学说一说列式依据。

生1:买门票花的钱由两部分组成,就是2张成人票和一组家庭套票的钱,所以列成40

×2+85。

第 4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用一组套票的钱加2张成人票的钱,列出算式85+40×2。

师:那你们是怎么算得呢?能不能指着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

生1:我先算的40×2求出2张成人票多少钱,再加上85也就是一组套票的价钱,就求

出5个人一共多少钱。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生2:我也是先算的40×2求出2张成人票多少钱,再用一组套票的价钱和它相加,求

出5个人一共多少钱。我也是先算的乘法再算加法。

师:先算加法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乘法算式表示的是2张成人票的价钱,要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没有意义。

师:虽然这两个同学的算式中,把40×2和85的位置交换了,但计算时都是先求的2张

成人票的价格也就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②第二种思路

生3:40×4+40÷2 生4: 40×4+40÷2

= 160+40÷2 = 160+20

= 160+20 = 180(元)

= 180(元)

生3:我是这样想的,买了4张成人票1张儿童票,算式是40×4+40÷2,计算时(指着

第 5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算式)我先算的4张成人票的价格,再算1张儿童票的价格,最后求出5个人一共需要多少

钱。

生4: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计算时把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的价格同时算出来,然

后把它们相加就得到5个人一共要花多少钱。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吗?

生5:第二种方法不对。应该一步步进行计算,先算4张大人票,再算1张儿童票,最

后再相加。

生6:同时算也可以。因为40×4和40÷2分别求的是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的,要

求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把这两步同时计算。

师:对,生4的计算过程,大家有了不同意见。

此时教师要求大家再小组内议论一下,生4的计算顺序到底行不行,要说明理由。

生又一次合作探究。

生4:我认为我的做法对。因为40×4和40÷2求的都是两个部分数,把它的同时算出

来在相加完全合理。

生6:大家看算式,40×4+40÷2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吗,把它们同时算出来,不更简便吗?

生7:这样少了一步,更能体现出它先算的两个部分数,也就是先算的乘除。我认为这

第 6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种算法好。

师:看来现在大家都同意生4的算法了。那就是先算的乘法和除法,怎么算的?一个词

形容一下。

生:同时。

师:可以不可以。那看着这个题来想一想,要求5个人一共花了多少钱?我可不可以把

4个大人的和一个小孩的同时计算?可以吗?其实这种方法很妙,因为可以简化一下计算步

骤。对不对?以后遇到这种题目可以用这样进行脱式计算,用第二种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和计算的顺序,由于加法两边是

乘法和除法同级运算,所以可以同时脱式,从而简化了三步计算的计算步骤。】

生5: 40×5-40÷2

= 200-20

= 180(元)

40×5是把小明按一个大人来计算,多算了一个小孩的,再减去40÷2。

师:你是怎么算得?

生:我同时计算出5个成人的门票钱和1个儿童的门票钱,然后把它们相减。

师:这几种购票方案哪种最省钱?

第 7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买套票的最省钱。

师:你看数学问题来源于在我们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数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结合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初步感悟到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计算顺序,同时从解题思路及计

算过程中都渗透了“优化”策略。】

2、概括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初步感知两级运算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师指算式)

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像这样,有乘有除有加有减的算式里,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组内讨论,指名汇报。

生:这些算式都是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生: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

师: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2)加深对两级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概括

第 8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出示:①说出第一步先算什么。

125-25÷5 203-135÷9

120÷12+17×6 97-12×6+43

28+120×8 26×4-125÷5

168÷12+14×6 36×13+552÷8

②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5-45×2 78+22÷2

28×5+150÷5 121÷11-110÷10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指名答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我们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做的?

生:还是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的。

师:像这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师板书:两级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下面,老师想看看谁

掌握得好。(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从多个算式的计算中初步体验,再利用大量说一说的练习深入理解整

第 9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理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解决问题

中午到了,全家去肯德基吃饭,妈妈花36元买了3个汉堡,20元买了2个鸡肉卷。一

个汉堡比一个鸡肉卷贵多少元?

2、判断正误

66+4×2 125-25÷5 48+52÷4 85-15×4+16

=70×2 = 100÷5 = 48+13 = 70×20

=140 = 20 = 61 = 1400

3、算一算

67+3×17 24×3-56÷14

四、学习内容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例1、例2、例3,这是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的继续。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主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

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主要是是结合解决现实

问题,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从而提高计算能力,为进一步

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设计理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是通过例1例2的教学梳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二是通过例3的教学梳理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而梳理运算顺序的过程,也是进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过程。如何实现数量关系分析与

计算顺序的有效结合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是本

节课的难点。

教学内容与目标确立

本节课主要教学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四则运算顺序。教学这部分内容采用在解决问题

情境中总结运算顺序。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与四则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使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

第 11 页 共 12 页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本节课的 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通过

两组练习让学生说运算顺序,总结提炼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分析数量

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根据题意归纳 建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模型——运用模型解决实

际问题。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