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2

来源:化拓教育网


植物学(甲)理论复习思考题

范围:第四章第六节(繁殖、花、果)—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双受精: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花粉管内容物释放到中央细胞后,两个精细胞中的一个与卵细胞的无壁区渐渐接近并相互融合,另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极核接近并相互融合,这种受精现象称为双受精

2、无融合生殖与单性结实

无融合生殖:胚囊里形成胚的过程不需精卵结合就能发育成胚 单性结实:被子植物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果实的现象

3、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解释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两种假说。

假花学说:起源于本内苏铁的两性孢子叶球,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 真花学说:起源于麻黄类的孢子叶球穗,单性花比两性花原始

4、综合物种的概念: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的生物类群。(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有极近似的形态特征,个体间能进行自然交配并产生正常可育的后代;不同种的个体杂交,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后代,存在生殖隔离;一个物种是由1至数个居群组成的,居群由数个到无数个个体组成,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5、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每一个体都有发生、生长、发育至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发育 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6、梯形接合:水绵的生殖方式,在两条并列的丝体上,相对的细胞各生出1个突起,突起相接触的壁溶解后形成接合管。相对的2个细胞即各为1个配子囊,其内的原生质体浓缩,各形成1个配子。一条丝体中的配子以变形虫式的运动通过接合管进入另一丝体中,相互融合成为合子。(两条丝体和他们之间的多个接合管外形很像梯子,所以叫梯形接合)

1

7、颈卵器与精子器

颈卵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大多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是产生卵细胞、受精及原胚发育的场所。外形如瓶状,由细长的颈部和膨大的腹部组成。 精子器:孢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外星多呈棒状或球状,内有多数精子。

8、原丝体与原叶体

原丝体:苔藓植物的丝状幼配子体,由孢子萌发而来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9、花程式与花图式:为了简单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为花程式,后者称为花图式。

10、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生活史:植物经历生长发育阶段和繁殖阶段,两个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的循环的全部过程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进行,代代相传的现象

合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前进行,eg:衣藻、团藻、丝藻、轮藻

配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在配子产生时进行,eg:鹿角菜(人和动物) 孢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在二倍体的植物形成孢子时进行,

eg:石花菜、多管藻以及所有高等植物(存在世代交替)

以下不作名词解释解答,但要求知道其代表科和代表植物

2

11、单体雄蕊与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花药连合) 单体雄蕊:锦葵科(锦葵、蜀葵) 聚药雄蕊:菊科(向日葵、杭白菊)

12、多体雄蕊与合蕊柱

多体雄蕊:山茶科(茶、山茶)

合蕊柱:兰科(蝴蝶兰、石斛)

13、舌状花冠与唇形花冠

舌状花冠:菊科(向日葵、杭白菊)

唇形花冠:唇形科(薄荷、薰衣草)、忍冬科(忍冬、七子花)

14、中轴胎座与侧膜胎座

中轴胎座:百合科(野百合、洋葱)、葡萄科(葡萄、爬山虎)、芸香科(橘、橙、花椒)、山

茶科(山茶、茶)、石蒜科(石蒜、水仙)、杜鹃科(映山红、白花杜鹃)、茄科(茄、

马铃薯、辣椒、烟草)、忍冬科(忍冬、七子花)、玄参科(玄参、金鱼草)、锦葵

科(锦葵、蜀葵)

侧膜胎座:兰科、杨柳科(垂柳、银白杨)、十字花科(青菜、萝卜)、葫芦科(黄瓜、香瓜、

南瓜、丝瓜、葫芦)

15、总状花序与穗状花序

总状花序:十字花科(青菜、萝卜)

穗状花序:莎草科(莎草、荸荠)、禾本科(小麦、玉米)

16、聚合果与聚花果

聚合果:蔷薇科(蔷薇亚科:玫瑰、野蔷薇)、木兰科(玉兰、含笑)、毛茛科(毛茛、铁线莲) 聚花果:桑科(桑、榕树、菠萝蜜)

二、问答题(出题形式可能会有问答题、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

3

1、花药发育从幼龄期到成熟期,其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其相应结构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表皮 --------------------------------------------------------------------------垂周分裂

药室内壁--------次生加厚--------------木质化、栓质化(纤维层) ↑作用:贮藏大量淀粉、营养物质 外 周缘细胞 中层(作用:贮藏营养物质)---解体吸收 孢原细胞 ↓作用:营养调和作用 内 绒毡层-----------------解体

造饱细胞-----分裂-----花粉母细胞-----成熟-----------花药

其他幼嫩细胞-----------------------------------------------------------药隔(包括基本组织和维管束) 2、受精后,子房的各部分结构将发生什么变化?

外层-----------------------------------------外果皮

子房壁 中层-----------------------------------------中果皮 果皮 内层-----------------------------------------内果皮 珠心---------------------------------------------外胚乳

珠孔---------------------------------------------种孔 果实 珠被---------------------------------------------种皮 胚珠 珠脊---------------------------------------------种脊 胚芽

珠柄---------------------------------------------种柄 胚轴 种子 卵细胞---受精-------合子--------胚 胚根 极核---------------------------------胚乳 子叶 胚囊 助细胞-----------消失 反足细胞--------消失

胎座---------------------------------------------消失或变果实一部分 3、试述荠菜胚与小麦胚的发育过程,简要说明其发育的不同点。

荠菜胚:二细胞期(原胚期)→四细胞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成熟胚期 小麦胚:二细胞期→梨形胚期→凹沟期→成熟胚

不同点:原胚阶段基本相似,原胚发育成成熟胚时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差异

①荠菜的球形胚后期,胚顶端两侧细胞分裂生长快,形成两个突起,为叶原基,

在心形胚时期发育成两片子叶,小麦则只有一片子叶位于胚的一侧,即盾片 ②荠菜胚柄与球形胚连接处分裂分化成胚根,两片子叶之间凹陷部分分化出胚芽,

4

胚芽和胚根之间的部分分化成胚轴。小麦在胚的中上部向着外稃的一侧出现一个凹沟,凹沟上侧分化出盾片的主要部分和胚芽鞘的一部分;凹沟下侧形成胚芽、胚轴、胚根、根管、胚根鞘、外子叶等;凹沟基部形成胚柄。

4、什么叫蓼型胚囊?其组成细胞及功能如何?简述其发育过程。

①在蓼科植物中可以见到的胚囊发育形式,也是被子植物中最常见的发育形式。 ②由七个细胞,八个核组成。(1、一个卵细胞:可以与精子融合发育成胚 2、一个中央

细胞:两个极核或次生核会与精细胞融合成为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随后发育成胚乳 3、两个助细胞:引导花粉管定向生长,并且是花粉管内容物质释放的场所 4、三个反足细胞:与胚囊营养吸收有关)

③胚囊母细胞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退化,远珠孔的一

个单相核发育成胚囊

→单核胚囊吸收珠心营养生长,细胞核增大,形成大液泡

→细胞核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细胞核,四个位于珠孔端,四个位于合点端 →两边各有一个核向中间移动靠近,称为极核;珠孔端一个分化成卵细胞,两个分化成助细胞;合点端三个分化成反足细胞

5、藻类植物体有哪些形态类型?请举例说明。 单细胞:衣藻、小球藻、鼓藻

非丝状体群(球状:团藻 椭圆形:栅藻 不规则形:盘星藻) 丝状体(分枝;多管藻 不分枝:念珠藻、鱼腥藻、水绵) 叶状体:海带

6、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各有何重要特征?指出高等植物各门首先出现的进化特征及其意义所在。

(1)配子体和孢子体在形态构造上不同的成为异形世代交替,所有高等植物都属于此,植物体越进化,孢子体越发达。

①苔藓植物:配子体可以独立生活,结构较复杂,有的已经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孢子体分为基足、朔柄、孢朔三部分。

②蕨类植物:配子体退化为丝状、块状、鳞片状,而他的孢子体可以自养,并且具有真正的

5

根茎叶分化

③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配子体进一步退化,有的仅由几个细胞组成,“寄生”在孢子体上,孢子体的形态则达到了植物界中最复杂的程度 (2) ①苔藓植物:

a.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尚无真正的根(假根有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固着的作用) b. 雌雄生殖器官多细胞(颈卵器和精子器)

c. 合子发育成胚(精子借助水进入颈卵器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胚,颈卵器和胚的出现是苔

藓植物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进化特征)

d. 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世代交替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雌配子体上)

e. 孢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孢子在适宜环境下萌发成丝状体,称原丝体)

②蕨类植物:

a.孢子体发达,出现了真根和维管组织(有维管组织的分化,没有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产生孢

子但不产生种子)

b.孢子囊及孢子叶常集生成孢子叶穗、孢子囊穗、孢子囊群、孢子果

c.配子体大多数能独立生活(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原叶体,在高等植物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

活的只有蕨类植物,精子有鞭毛,但受精还离不开水)

③裸子植物:

a. 孢子体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结构

b. 具裸露的胚珠和种子(种子的出现使胚得到了保护及营养物质的供给,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c. 配子体简化,出现花粉管(花粉管的产生,可将精子送到卵,使受精作用摆脱了水的限制,对适应陆地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d. 裸子植物常具多胚现象 ④被子植物:

a. 孢子体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输导组织更完善)

b. 具有真正的花(花的数目形态都发生变化,以适应于虫媒、风媒、鸟媒、水媒传粉) c. 子房包藏胚珠并发育成果实(胚珠得到子房的保护)

d. 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两个精子的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与连个极核结合,发育成3n染色体的胚乳)

e. 配子体进一步简化(雌雄配子体均不能独立生活,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

6

有进化意义)

7、苔藓植物可分为哪几个纲?苔藓植物是一个单系类群吗? 苔纲、角苔纲、藓纲 并系

8、蕨类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有哪些?可分类哪些亚类?广义的蕨类植物是一个单系类群吗 ①裸蕨门、石松门、楔叶门、真蕨门

②秦仁昌1978年系统: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 ③Judd2002系统:石松纲、松叶蕨纲、楔叶蕨纲、真蕨纲

④Christenhusz (2011) 蕨类系统:石松亚纲、木贼亚纲、瓶儿小草亚纲、莲座蕨亚纲、水

龙骨亚纲

⑤广义蕨类PPGI系统(2016):石松纲、水龙骨纲、瓶儿小草亚纲、莲座蕨亚纲、水龙

骨亚纲 并系

9、裸子植物有哪些主要特征?主要的分类系统有哪些?通常可分为哪几个纲?分别列举其代表植物2种。 进化特征

①Judd系统: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

②郑万军系统:苏铁纲(苏铁、华南苏铁)、银杏纲(银杏)、松杉纲(金钱松、水杉、圆柏)、买麻藤纲(买麻藤、百岁兰)、红豆杉纲(红豆杉、香榧)

③Christenhusz 裸子植物分类系统:苏铁亚纲、银杏亚纲、松柏亚纲、买麻藤亚纲

10、如何理解分类系统的必要性及其演变?常见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有哪些(请列举至少5个)? APGIII系统、Judd系统分别将被子植物分为哪几大类群?

演变: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草本学)→自然分类学时期(机械分类学阶段→自然分类阶段)→系统发育分类时期 必要性:

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达格瑞系统、索恩系统、胡先啸系统、张宏达系统、八纲系统、Judd系统、APG系统

Judd:双子叶古草本群、单子叶植物群、木兰复合群、真双子叶植物

7

APG:被子植物基部类群、金粟兰目、木兰类、单子叶植物、金鱼藻目、真双子叶植物

11、简述蔷薇科、豆科、菊科分亚科的主要依据及各亚科的主要区别和代表植物2种。 ①蔷薇科:木本或草本,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5基数;花托凸起至凹陷,雄蕊多数,

花被与雄蕊常在下部结合呈托杯。果实为蓇葖果、聚合果、梨果或核果(月季、玫瑰) ②豆科:草本或木本,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或单叶,互生,有托叶和小托叶,叶枕发达。

花瓣镊合状,或成假蝶形花冠或蝶形花冠;雄蕊多数或10,分离或成两体雄蕊;单心皮雌蕊,边缘胎座,荚果。(合欢、大豆、紫荆)

③菊科:草本,叶多互生。花序头状具总苞;花萼退化或成冠毛,花瓣合生,管状或舌状,

聚药雄蕊;子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瘦果。(向日葵、杭白菊、莴笋)

12、拉丁学名的组成,要求能看懂植物志上植物学名的正确组成(不要求知道学名的确切意思)。能够理解学名的必要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掌握代表属属的拉丁名。 双命名法:属名+种加词+定名人 eg:Smilax china L 菝葜 属名:拉丁文名词,单数主格,斜体,首字母大写

种加词:拉丁文形容词,也可用同位名词或名词所有格,斜体,小写 定名人:姓名缩写,首字母大写 定名人之间的其他词:

et=and ex=from f./fil.=after the author shows the famous bataint’s son(放最后) ()=换属后原作者名,新命名人放整个后面,基原异名 ×=杂交 Nov.=新的 comb.nov.=新组合

种以下等级在种名后面加等级缩写 subsp.或ssp.(亚种)、var.(变种)、f.(变型) Eg:糯稻 Oryza sativa L. var. glutionsa Matsum 13、植物分类的基本单元有哪些?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亚纲 亚科 亚种 变种 变型 品种

14、谈谈你对物种概念的认识。如何理解分类在先,命名在后?

物种: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的生物类群;同种植物的个

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有极近似的形态特征,个体间能进行自然交配并产生正常可生育

8

的后代;不同种的个体杂交,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生育的后代,存在生殖隔离;一个物种是由1至无数个居群组成的,居群由数个到无数个个体组成,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15、植物系统学所采用的证据/数据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6、植物标本的价值如何?植物标本室具有哪些功能?植物标本室与植物园的功能有何异同 (1)植物标本价值:①植物标本为实物资料,有些植物生长地区较为偏远,植物较为稀

少,标本保存有研究观赏价值。②使用植物标本,能够避免部分植物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的限制。同时,植物标本保存了植物的形状,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

(2)标本室:标本室是植物标本收集保存的场所,也是研究植物分类、系统演化以及植物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必要场所。

(3)同:都提供了植物观察调研的一种途径,可以观察到植物的一些形状特征 异:①标本室保存的多为腊叶标本、或浸制标本;植物园中的则多为活的植物。 ②标本室中保存的标本更为全面,甚至能有一些珍稀植物标本,植物标本分类

也更为系统;植物园的植物考虑到当地的生长环境,植物类型会少一些,也无法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但适合游玩观光。

17、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层次、维度,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定义:全部物种、生物所有的遗传变异以及完整生物群落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层次: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命体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种内遗传变异)、生态系统多样

性(不同的生物群落及其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

维度:物种多样性的三个维度 分类 空间 时间(五次生物大灭绝)

重要性:植物系统学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鉴定和表述植物物种,命名植物,基于物种特征进行分类,研究植物物种的起源、演化和地理分布区的形成,研究物种形成和性状创新的机制,物种濒危的机制,栽培的起源、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植物育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 18、植物系统学的知识框架

9

(1)植物系统学重要性:①目标②什么是系统和系统学③系统学内容框架:分类、演化、系统发育④什么是分类和分类学⑤植物系统学的研究主题⑥植物系统学的重要性 (2)植物系统学方法和原理:①如何构建分类系统②绘制系统发育树及相关术语 (3)有花植物的分类和系统:①为什么要分类②怎样做分类③分类学简史

19、生命之树及其与分类系统的关系

生命之树表示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历史,通过系统学分类分析可以帮助人

们了解所有生物的进化历史过程。

20、能够使用系统发育树表示物种之间的关系

单系、并系、复系

三、被子植物14个重点科(主要掌握繁殖器官的关键特征,特别是花程式能反映的花部特征,

10

字体加粗打星号者为重中之重) 1、睡莲科:⚥*K4-12C8-∞A3-∞G(3:3:∞)

水生草本,根状茎,叶心形至盾形。花单生。花萼4-12,花瓣却或8至多数。雄蕊3至多数。雌蕊3心皮至多数,分离或合生成多室子房。胚珠1至多数。浆果、坚果。

2、百合科:⚥*P3+3A6G(3:3:∞)

多为草本,有地下茎,单叶多复生或基生。花辐射对称,多两性;3基数,虫媒;花被6,二轮,花瓣状;雄蕊多6枚;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或浆果

3、石蒜科:⚥*P3+3A6G(3:3:∞)

具鳞茎的草本科。与百合科相似,区别是花序伞形,有总苞,子房下位

4、兰科:⚥↑P3+3A1G(3:1:∞)

多年生,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茎常具有一节或多节的假鳞茎。花两侧对称,多两性;花被片6,2轮,内轮下方一片特化为唇瓣,形态和颜色多样;雄蕊1,花丝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柱头3,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种子多数。

5、莎草科:⚥/♂/♀P0A3G(2-3:1:1)

草本,地上茎,多为三棱形,实心,叶常三列,叶鞘闭合。以小穗组成花序,花生于颖片的腋内,花两性或单性。花被缺或退化。雄蕊3。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小坚果、瘦果。

6、禾本科*:⚥↑P2/3A3/6G(2:1:1)

多草本,茎圆柱形,常中空;叶鞘边缘常分离而覆盖,叶二列互生,常有叶舌、叶耳。以小穗为基本单位组成各种花序,小穗具有一对颖片;小花多两性;有2~3枚浆片;雄蕊3/6,花丝细长;雌蕊2枚,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呈羽毛状。颖果 (1)竹亚科:⚥↑P3A3/6G(2:1:1) (2)禾亚科:⚥↑P2A3/6G(2:1:1) 7、木兰科:⚥*P3+3/3+3+3A∞G∞:∞:1/2/∞

11

木本,单叶互生,小枝具环托状叶痕。花单生,常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6或9,3基数;雄蕊多数,离生;心皮多数,离生,每心皮含1/2/多数胚珠。聚合蓇葖果。

8、樟科:⚥/♂/♀*P3+3/2+2A9/12G(3:1:1)

木本,具油细胞,单叶互生,革质。花小,多组成各种花序;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被片6/4,2轮,多3基数;雄蕊9/12,3-4轮,花药瓣裂;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核果。

9、毛茛科:⚥*/↑K5C5A∞G∞:∞:?

草本或藤本,叶分裂或复叶。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常花萼花冠各5;雄雌蕊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10、葡萄科:⚥/♂/♀?K(4/5)C(4/5)A4/5G(2:2:2)

多为攀援木质茎,卷须和花序均与叶对生。花小,两性或单性异株或杂性同株,排成花序。花萼小,4-5裂,花瓣4-5镊合状。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花盘明显,浅裂或环状。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2室2胚珠,中轴胎座。浆果。

11、石竹科:

草本,经节常膨大,叶对生。花单生或二歧聚伞花序,花两性,整齐;萼片4-5,花瓣4-5;雄蕊为花瓣1-2倍,1-2轮;雌蕊2-5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或基部不完全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或多。蒴果。

12、蓼科:⚥?P3-6A?G(2-4:1:1)

草本,单叶全缘,互生,有膜制托叶鞘。花两性,排成花序。花被3-6。雌蕊3(2-4)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基生胚珠。瘦果三棱或凸镜形,被宿存花被包被。

13、杨柳科:♂/♀?P0A2-多G(2:?:多)

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异株,柔荑花序。无花被。雄蕊2或多数。雌蕊2心皮合生,上位子房,侧膜胎座,胚珠多数。 14、豆科*:*/↑K(5)C?A∞/10G1:1:?

12

草本或木本,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或单叶,互生,有叶托和小叶托,叶枕发达。有花序,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常合生,5裂,花瓣镊合状,假蝶形花冠或蝶形花冠;雄蕊10或多,分离或两体雄蕊;单心皮雌蕊,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荚果 (1)含羞草亚科:*K(5)C?A∞G1:1:? (2)云实亚科:↑K(5)C?A10G1:1:?

15、蔷薇科*:⚥*K5C5A∞G1/∞:1/∞:?

木本或草本,叶互生,常有叶托。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花冠5,花萼花冠雄蕊均着生在托杯的边缘,花托凸起至凹陷;雄蕊多数;雌蕊心皮1至多,子房上位/子房下位。蓇葖果、聚合果、梨果、核果。

(1)绣线菊亚科:⚥*K5C5A∞G5:1/5:? 蓇葖果 (2)蔷薇亚科:⚥*K5C5A∞G(∞:∞:?) 聚合瘦果 (3)苹果亚科:⚥*K5C5A∞G(2-5:2-5:?)

梨果

(4)梅亚科:⚥*K5C5A∞G1:1:? 核果

16、桑科:P4A4G(2:?:?)

多木本,常有乳汁,单生互生,托叶早落。花小,有花序。花被片4。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聚花果。

17、葫芦科:♂/♀?K(5)C5?A(2+2+1)G(3:1:多)

攀援或蔓生草质藤本,卷须生叶腋,叶互生,多掌状分裂。花单性,有花序。花萼管状5裂,花冠5,合生或分离。雄蕊5,两两结合,1枚分离。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1室,种子多数,侧膜胎座。瓠果。

18、壳斗科(山毛榉科):♂/♀K?C?A?G3-6:3-6:2

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单被,雌雄同株;雄花成葇荑花序,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或多数;雌花1-3朵生于总苞中,子房下位,3-6室,花柱与子房室同数,2胚珠,但只有1枚发育成种子。

19、十字花科*:⚥*K4C4A2+4G(2:2:∞)

13

总状花序,花两性;萼片4,花冠4,呈十字形;雄蕊6,,2轮,外2短、内4长,四强雄蕊;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因有假隔膜所以2室,侧膜胎座。角果,种子多数。

20、锦葵科:⚥?K(5)C5?A多G?:?:?

多草本,韧皮纤维发达,常具星状毛和黏液,单叶互生,常具掌状脉。花两性。萼片5,基部合生,镊合状,花冠5。雄蕊多数,单体雄蕊,1药室。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21、芸香科:⚥*K4-5?C4-5?A多/8-10G?:4-14:?

多为木本,叶花果皮上有发达油腺,含挥发油,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互生。花两性,多辐射对称。花萼4-5.花冠4-5,有花盘。雄蕊为花冠两倍或多。子房上位,4-14室,中轴胎座。蒴果、柑果、核果。

22、山茶科:⚥*K5C5A多G?:?:?

多常绿木本,单叶互生,常革质。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5(4-多),花冠5(4-多)。雄蕊多数。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蒴果、核果、浆果。

23、杜鹃科:⚥*K(4-5)C(5/4-7)A两倍G?:2-5:多

多灌木,单叶互生,常革质。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稍两侧对称。花萼4-5裂,宿存,花冠合瓣,5裂(4-7裂)。雄蕊为花冠两倍。子房上位或下位,2-5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

24、茄科:⚥*K(5)C(5)A5G(2:?:多)

多草本,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花单生,有花序。花两性,花冠辐射状。花萼5,花冠5,裂片镊合状。雄蕊与花冠同数互生,着生与花冠筒上。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浆果。

25、木犀科:⚥*K(4)C(4)A2G(2:2:2)

木本,叶常对生。有花序。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4裂,花冠4裂。雄蕊2,与花冠互生,花药2室。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2室2胚珠。核果、翅果。

26、玄参科:⚥↑K4-5C(4-5)A(2+2)G(2:2:多)

14

多为草本,单叶对生、互生、轮生。有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4-5,宿存,花冠合生,4-5裂。雄蕊4,2强。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

27、唇形科:⚥↑K(5/2+3)C(2+3/)A(2+2)G(2:4:1)

草本,含方向油,茎四棱,叶对生。有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5裂或二唇形,花冠二唇形。雄蕊4,2强,生于花冠筒上,有花盘。雌蕊2柱头,2心皮,子房上位,4室1胚珠。小坚果。

28、伞形科:⚥*K5C5A2+4G(2:2:∞)

芳香性草本,叶柄鞘抱茎。复伞形花序。花小,多两性;萼片5或不明显,花瓣5;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互生;雌蕊2心皮,花柱2,子房下位。双悬果

29、忍冬科:⚥↑K(5)C(2+3/1+4)A3/4/5G(2-5:?:?)

常木本,叶对生,常无托叶。各种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连合,花冠二唇形,上2下3或上1下4。雄蕊3/4/5,着生花冠上。雌蕊2-5心皮合生,子房下位,中轴胎座,柱头头状。浆果,蒴果,核果。

30、菊科*:管状花 ⚥*K?C(5)A5G(2:1:1)

舌状花:⚥↑K?C(5)A5G(2:1:1)

二唇花 ⚥↑K?C(2+3)A5G(2:1:1)

假舌状花 ♂/无性↑K?C(3)A5G

(2:1:1)

漏斗状花 无性KC(5/7)A5G(2:1:1)

小花多两性;花萼退化或成冠毛,花瓣合生,管状或舌状;雄蕊5,花药聚合,称“聚药雄蕊”;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下位,1室1胚珠。瘦果

(1)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管状花,或中央为管状花,边缘为舌状花,漏斗状花 (2)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舌状花,小花两性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