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次金融危机

来源:化拓教育网
网络学习课程

20世纪三次金融危机

首先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什么事金融危机,所谓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通过本次学习,我总结了这三次危机的异同。 首先介绍一下这三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1929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产品以及工业的产出过剩。百姓都将大量的钱投入股市,使得股价一路飙升,以致高额的泡沫股价。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是泰铢严重贬值,使得整个东南亚地区陷入危机。

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不同点 1929金融危机 1997东南亚金融危2008次贷危机 机 主体 时间 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英国 1929-1933 5年 投资过度,导致经济高涨。需求不足,生产过剩。证券市场高涨,投机狂热。信用紧缩,生产衰退。 美国经济水平倒退10年 1929金融危机 东南亚国家 印度 韩国 经济长期过热,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金融秩序混乱,金融自由化步伐过快。 美国等全世界大部分国家 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监管缺失。 1997-1998 1年半 2008至今未结束 影响不同 相同点 宏观层面 行为表现层面 韩国经济倒退约7年 乌克兰肩负千亿美元外债 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8次贷危机 股价暴跌,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倒闭,房地产缩水,失业剧增,经济急速下滑,经济衰退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强制清理旧债 商业信用急剧缩减 银行资金呆滞 存款者大量提现 部分金融机构连锁倒闭 有价证券发行锐减 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普遍过度投资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增长 贸易逆差不断恶化 危机征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