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金融市场的投资与投机

论金融市场的投资与投机

来源:化拓教育网
论金融市场的投资与投机

***

吉林大学 吉林春市 130012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了几种经常使用的关于“投资”与“投机”概念,又依照金融市场对伦理道德的越发重视,给出了另一种以道德责任感为标准的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概念,即缺乏金融伦理,在期望给自身带来收益的同时不顾可能给他人的利益

带来的损失或违背相关法律的行为叫做投机。

关键词: 投资、投机、金融市场

投资与投机是金融市场离不开的话题,中国的股票市场更是自成立就屡屡被指责其过度的投机性。关于金融市场,其高收益、高风险常常引致参与者的狂热行为,乃至通过一些非法或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来为自己谋取高额的利益。但哪些行为属于投资,哪些又应归于投机呢?

百度百科中投机的概念是:指依照对市场的判定,把握机遇,利用市场显现的价差进行生意从中取得利润的交易行为。大部份人对投资与投机最直观的区别也是,投资是一种注重于长期价值的行为,而投机者那么只在意短时间所能取得的收益。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确实也存在一些投资人喜爱做短时间交易,他们并非指望手中的资产能产出额外的收益,而指望资产价钱的上升来赚取差价。严格来讲这种行为应属于投机,可是不可否定的是资产价钱的上升一样反映了获利能力的提高,或反映社会对该资产需求的扩大。这种行为也是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派的,符合金融市场的本质。因此仅以投资期长短来区分投资与投机并非十分适合。

巴菲特的教师格雷厄姆对投资的概念是:在通过详尽的调研分析以后,依照本金平安、回报稳固有保障的原那么进行操作的活动叫做投资。若是不是如此,确实是投机。在那个地址,投资者必然要做到几件事:第一,要通过详尽的分析。在咱们的资本市场里,很多一般的投资者很少或从来不做详尽分析,或由于条件不能完成详尽的分析。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并非能完成投资活动。第二,需要保证投资本金的平安。那个地址的本金平安并非能简单明白得本钱金价值可不能下跌,而是本金在长期内足以支持原先的价钱。第三,回报稳固有 ① 姓名,学号

保障。关于价值投资者来讲,确实是公司业务维持正常有保障,相关于当前买入价,回报率可观。银河证券李海边在《如何界定投资与投机》一文中针对格雷厄姆那个概念,相应付投机概念为:凡是在事前没有做出详尽分析的资金投入活动都叫做投机。如此的概念是以参与者是不是理性为区分的,能够专门好的说明中国股市过度的投机性。可是咱们会反问,那些操控股市的庄家、黑幕交易者、一些国际金融大鳄等人,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己所能谋取的巨额收益的行为,也能够叫做投资了?可是他们往往备受道义上的指责乃至招致法律制裁,将这些行为概念为投资并非能适应市场进展的需求。

许浚博士在《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投资与投机》一文中,从另一个角度区分了投资与投机。他说,投资与投机并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是程度不同的两件事罢了。任何一项投资都会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若是风险性低,一样来讲就以为是投资行为,比如把钱放在银行里按期存款。假设人们感觉按期存款回报太低,能够投资股票或房地产,这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行为了。因此投资与投机的全然别离不是在大体观念而是在程度上,是对风险大回收高仍是风险小回收低投资项目选择上的区别。当一个人做投资或是投机的决按时,大体起点永久是情愿冒多大风险,能够冒多大风险,能够取得多大的回收。更有学者下结论说资金投入的回报概率低于70%的行为都叫做投机。这种区分方式也有他自身的道理,可是利用上面存在着必然的困难。一来资金投入取得回收的概率是一个很难确信的值,风险的高与低也很难在国际上形成统一的标准。另外,那个理论显然大大延伸了投机的范围,投资的行为似乎仅仅局限在了实体经济投资中。因此那个理论在有效性上面并非十分理想。

既然以上几种较为公一起意的关于投资与投机的概念都不能知足现下的利用,那么应该如何来区分这两个概念呢?

随着经济全世界化、金融一体化的日趋加深,资源在全世界得以进行最优配置,世界经济的高速进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倍紧密;与此同时金融领域中的不道德性为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可是这种金融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不能取得足够的重视,更为严峻的是,金融业还常常被以为是一个与伦理道德无关的领域。自从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道德风险的概念,没有伦理试探而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惯性思维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引发人们对金融界伦理道德的关注。

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一晚上间全世界都在指责华尔街金融家们的贪婪。这些金融家们做了什么呢?他们只是在美国经济资本的价钱较低、贷款基准审核较为宽松的时候,大范围的向一些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固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增加业务

量并以此赚取更多的收益。现在金融家们还不能知足,于是就将很多的房贷组成一个资金池,并将其证券化,开发出假设干代的金融衍生产品。在那个进程中,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赚的盆满钵满,却把风险数倍乃至于数十倍的放大,并将整个金融市场拴在那个风险链上,因此当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开始破灭的时候,危机就逐级传递并放大,造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萧条。

华尔街人因其贪婪成为众矢之的,他们的这种行为并非适合称为投资。但华尔街聚集的是全美国最精英的一群人,他们的行为确信是通过详尽的分析并在理性下做出的。人们指责他们投机行为,显然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大体的金融伦理道德,只顾谋求自己私利而置社会公共利益于不顾。这种缺乏金融伦理,在期望给自身带来收益的同时不顾可能给他人的利益带来的损失或违背相关法律的行为就叫做投机。

郎咸平教授在《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一书中,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本源时,斗胆下结论说:次贷危机的发生乃至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最本质的缘故就在于它违背了资本市场的灵魂——信托责任。什么是信托责任?确实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和对咱们所在公司的股东——也确实是大小股民,要有一份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很难说清楚的,是无法定量分析的,它确实是你的良心。

郎教授说:“咱们不需要金融学家”。“学金融的人对社会最大的奉献确实是带来了无穷的祸害,股指期货也好,衍生工具也好,都是祸害。”固然这种说法较为偏激,但也反映出郎教授对缺乏“信托责任”的投机行为的不满与厌恶。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制造极大的繁荣了市场,它们专门大程度上实现了金融市场再配置资源的功能。但由于衍生工具本身的复杂性使它们难以被操纵。而投机者们为了扩大业务增加自己的收益,不顾金融伦理成心无心的忽略了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这确实是他们投机性的所在。

金融市场追赶利润的本质就决定了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金融市场中的伦理道德与追赶利益之间的矛盾已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金融伦理已经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他不仅涉及金融市场的各方主体,还涉及金融效劳、金融创新、金融制度、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因此咱们更应该以伦理道德为标准来衡量金融行业的投资与投机行为。

提起金融界的投资家,第一想到的确信是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两个人都因为在金融界的成功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人们提到巴菲特想到的是“股神”、“长期投资”,而提到索罗斯则是“金融巨鳄”、“投机者”。除两个人在投资期限长短上的不同之外,还有什么让人们形成了这种印象呢?

巴菲特在股市投资的时候,注重公司的内在价值分析。在购买该公司股票之前,他会

先对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后现金流、公司市盈率等内容进行研究,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然后寻觅那些价钱远低于内在价值的公司股票,长期持有。巴菲特在长期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进程中“滚雪球”式的积存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08年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同年的美国大选中,巴菲特更是成为民主党、共和党两边候选人眼中最适合的财政。巴菲特之因此名利双收,确实是因为他注重价值投资,在自己赚取利益的同时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是一名合格的、让人尊重的投资者。

索罗斯1973年与人合作成立“索罗斯基金”,1979年更名为“量子基金”。1992年9月,索罗斯趁英镑危机在外汇市场进攻英镑,短短一个月赚取了创纪录的15亿美元;1994年阻击墨西哥经济,加重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7月,索罗斯在泰国大量抛售泰铢,成为东南亚金融风暴导火索,致使亚洲经济长期低迷;1998年8月5日至28日,以索罗斯为首的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联合同中国特区在汇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斗法,两边投入句子苦战约两周时刻,以惨胜告终。

表1:几回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及受害国收益或损失

事件 时间 国家 结果 英镑贬值16% 1992年 阻击英镑 9月 英国 西班牙货币贬值20% 意大利里拉贬值22% 索罗斯赚取约11亿美元 泰国、 印度尼西亚、 泰铢贬值% 印尼盾贬值% 菲律宾比索贬值% 马来西亚币贬值% 韩元贬值% 中国及投入资金约1180亿 港币;索罗斯损失8亿美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下半年 马拉利西亚、 韩国 1998年 保卫战 8月 菲律宾、 表1中列举了几回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及受害国的收益损失情形,固然受害国除货币贬值之外,还有经济倒退、股市大跌市值大量蒸发和引发的政局变更等方面的损失。索罗斯在几回金融危机中为谋取自身利益,大肆榨取他国财富而置受害国国民于不顾,这种缺乏道德

责任感的行为自然要被指定为投机的。

在以后的金融市场活动中,以伦理道德为区分标准的投机与投资行为将成为人们必需认真考虑的情形。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伦理道德状况不仅关系到微观个体的行为是不是合情合理,而且还关系到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即公平与效率。参与者们基于自身长期利益,并预测以后市场可能的监管手腕,也必需更多的选择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

金融市场的以后监管也将慢慢依据金融伦理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像美国这种以案例为法律标准,同时被联邦法给予至高权利的国家。为了保护中低产阶级的大部份民众的利益,市场中大户的违抗道德乃至法律的操作行为,美国等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也将花费更多的精力来修改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鼓舞投资而冲击投机行为。

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剂机制也必将要求参与主体们在获取自身利益同时必需保护其他主体的利益。若是金融伦理不能取得普遍的尊重与保护,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市场调剂的效率也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市场机制下的进展结果也将是更多的参与者偏向投资行为而否定投机。

在以后一段时刻,投资性与投机性必将成为选择金融市场的重要决策指标;金融领域的伦理道德必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是够发达、是够健康有效的重要指标。假设一个市场仅仅有融资速度与规模、金融产品的种类及需求登方面的财富和技术指标,而缺乏信心、道德正义等状况指数,那么这将是一个充满投机性的市场,结果也将酝酿一场加倍恐怖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黄范章,徐忠.投资、投机及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1(6) 【2】 郎咸平.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M].东方出版社.2020,5 【3】 李海边. 如何界定投资与投机. [J].财智视点.37期 【4】 徐艳.伦理与金融.[M].山西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