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毕业实习周记
专 业: 动物医学 班 级: 11 级动医(1)班 姓 名:
指导教师: 戴 爱 玲
实习地点: 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
2014 年 10月27 日 ——— 2014 年 11月2日 第 9周 本周研究所总共接收病猪例5家。 1、接诊病例、解剖病死猪、检查病变器官; 2、每天都有做革兰氏染色鉴定; 3、填写资料库报告单; 4、制作自家苗; 5、喂兔子、清理兔舍,打扫卫生等; 病例简介: 客户:罗灿华 实 存栏母猪数:300 送检类别及日龄:保育猪 习 诊断结果:PCR确诊:CSFV+ PRRS 内 病史,临诊特征: 容 25日龄断奶,断奶健康,30日龄猪瘟一免。 体温升高,41度。突然死亡的病例也发生。保育栏40多栏,目前发病就3-4栏。 1号:膀胱出血、肾表面有出血点、淋巴结出血、肾乳头出血、喉头出血、回盲瓣溃疡 2号:40.3℃,眼睑肿大。脾梗死、出血,被毛粗乱,肾表面有少量出血,乳头出血较多,肠浆膜出血,膀胱浆膜出血较严重,喉头出血 3号:40.2℃,间质增宽,喉头出血(会厌软骨),肾乳头出血 实验室诊断:PCR确诊:CSFV+ PRRS+ 疑难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好几个病例,通过剖解,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都为好几种病的混合感染,什么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特点?平时猪场管理中注意事项?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得知: 猪病的混合感染 一、发病原因:普遍认为蓝耳病病毒(PRRSV)的广泛存在所导致,由于蓝耳病毒主要侵害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肺巨噬细胞,降低了猪的免疫机制,形成免疫抑制,从而同时或先后在猪体上混合发生几种传染病,统称为混合感染;也有认为是由于流行性感冒而诱发:还有认为是免疫耐受(短期内重复大量注射疫苗)和免疫空白(主要指仔猪注苗过晚)而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混合感染。 二、混合感染症状特征(共同症状):发烧、不食、粪便发干或拉稀、尿黄、身上有出血点、治疗有反复(反弹)。 三、混合感染可能混合的猪病: (一)可能混合的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多为温和型)、圆环病毒病、流感等。 (二)可能混合的病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 (三)可能混合的其他病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密螺旋体、衣原体、 钩端螺旋体等。 四、混合感染症鉴别诊断 因混合感染采取“异病同治法”,因此鉴别诊断并非必须。 (一)预防:我国的防病措施为“防重于治”;中兽医先辈也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和“防病于未然”,都是宝贵的方法。 为此必须做好: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质; (2)制定合理完善的防疫程序; (3)做好药物保健; (4)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 (二)混合感染的综合治疗措施:鉴于混合感染所涉及病毒病和病菌病等非常复杂,因此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可凑效。 实习 单位指导教师意见 学校 指导教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