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数字阅读发展的性因素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数字阅读发展的性因素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学术探讨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数字阅读发展的性因素研究

刘伟杰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提出,移动阅读在人们的阅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镇地区已经随处可见手指在大大小小屏幕上翻飞滑动的人,农村地区移动阅读的现状关系着移动阅读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空间。本文选取长沙市开慧镇开慧村进行实地调查,以深入了解农村移动阅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农村移动阅读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农村;数字阅读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志码:A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人们的阅读载体从传统纸质出版物向移动阅读终端转变。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携性、移动阅读时间的灵活性和移动阅读内容的全面性更适合人们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更贴合人们因此而改变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移动阅读的蓬勃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日常生活。

但是,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与城镇之间在移动阅读方面依然有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城市地区基础网络建设的完善成熟和用户使用习惯的不断养成,使得移动阅读的基础条件日渐成熟,从而能够有效地支撑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其经济、文化、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移动阅读依然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需要更多来自各方的关注。

二、农村移动阅读需求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一)受教育水平影响农村移动阅读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读者与阅读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其一,读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会影响其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喜好的倾向,也会在主观上赋予阅读不同层次的意义;其二,阅读不仅是读者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个人文化素养,对于其眼界、观点等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意义。故而农村村民受教育水平低下的现状使其阅读需求窄而浅,反过来,并不广泛的农村阅读需求造成了农村移动阅读需求的劲力不足。(二)收入水平影响农村移动阅读需求首先,收入水平会影响读者移动电子设备的配备程度,收入水平高的家庭会更倾向或更可能购买更多的移动电子设备,而收入水平低的家庭仅求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即可。其次,收入水平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在移动阅读的流量和内容费用的支出上会更谨慎。

(三)固有观念影响农村移动阅读需求相较于城镇,农村信息的流通和更新速度慢,人口流动性不强,导致其文化的更新速度也较为缓慢。受这些因素影响,农村村民的观念也较为传统和保守。大部分村民对于移动阅读的态度仍停留在“对视力损伤大”这样片面而简单的观点上,并不能与时俱进地看到移动阅读的发展和其他功效。也因其固有观念的禁锢,农村村民在未接触或接触之初就对移动阅读抱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导致其移动阅读需求无法进一步提升。

78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4-0078-01三、农村移动阅读环境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一)农村基础网络铺设不完善制约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

农村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偏远,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其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较为困难。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作用举足轻重,已经一步步加强的交通建设使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而网络建设正是减少农村与城镇时间距离的法宝。农村基础网络铺设不完善,一方面不利于村民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对于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极为不利。毕竟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移动阅读所需的流量费用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农村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速度无法加快。

(二)农村书屋的利用程度不足影响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

农村书屋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形成社会阅读氛围,以带动和引导更多的农村村民进行阅读。但是农村书屋的利用程度远远不够,如图书数量少、图书种类不足、书屋选址不合理等。同时,农村书屋并未与时俱进地与移动阅读挂钩。农村书屋在农村社会阅读氛围的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利用程度不足自然也影响着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

(三)移动阅读宣传力度影响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农村地区因其闭塞性,农村村民并不像城镇居民一样自发地学习和了解移动阅读,调查发现,移动阅读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多大力度的宣传。首先,部分村民完全不知道移动阅读这种方式的存在;其次,有些村民对于移动阅读有着滞后的过于保守的观点和先入为主的排斥;最后,还有村民对移动阅读存在兴趣却不得其门而入。这些都可以归因于移动阅读的宣传力度不足,村民对移动阅读的认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

四、农村移动阅读发展对策与建议(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家书屋现代化首先,当地应通过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鼓励、引导和支持政企合作,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加强对农家书屋的专业化管理,丰富农家书屋形式,加快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移动化的书籍的采购更新、借阅办法都有待专业化改进,应利用移动阅读内容海量、检索便利等特点,缩小城乡数字阅读差距,充分利用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利用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农家(下转第80页)

“硬”条件。其次,“活”管理。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学术探讨

停连等外部技巧运用不熟练,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误解。声音特色符号化是动画短视频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受众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动画配音没有特色会使配音在节目中失去生命力,反而更像是多余的东西。

三、动画类短视频配音的发展趋势

(一)配音的风格与节目的风格越来越协调,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在更多的公众号更注重自己的制作视频的初衷,配音的风格越来越成为视频动画的风格、公众号的风格,例如动画短视频《一禅小和尚》,其配音风格多为温馨温暖类型,配音和动画本身相辅相成,一种声音往往能代表一个动画系列和公众号本身。

(二)各个视频公众号开始培养自己的配音员由于现在各个公众号都开始注意到配音的重要性,开始培养专注于自身平台的配音员,而对于配音员的训练也是现在短视频配音的重中之重。对于语音、节奏、重音、停连的技巧是配音的重要环节一个专业的配音员所呈现的效果会使视频锦上添花,保证了受众的信息获取。

(三)配音内容更加多元化、民族化

动画类短视频公众号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要让国产动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一方面可融入民族化的元素,如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制作的毕业作品《白鸟》,这部10分钟的动画短视频基于哈萨克族的神话传说改编,配音包括汉语和哈萨克语,这使动画短视频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公众号平台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认可。除此之外,更多融入民族元素配音的动画短视频受到欢迎。另一方面,目前出现了大量更具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动画短视

(上接第78页)书屋为平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农

频配音,如《海绵宝宝》(方言版)和《宝莲灯》(英

语版)。二者通过方言娱乐和英语教育的形式实现动画片的二次创作,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方言使更多的受众易于接受并且乐意传播动画短视频,而英语配音则让大众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接收了知识,使不同阶层的受众都能从英语短视频中获取养分,拓展了动画短视频的内容和传播范围。

(四)配音与画面的关系越来越协调配音是依附于视频内容存在的,没有画面配音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动画类短视频配音的作品中,不再把文本与画面分离开,而是通过画面来制作文本,利于文本来补充画面,不仅使视频播放更加自然,而且还增强了配音解说的对象感。

(五)声音的后期处理与特效凸显各自的个性动画类短视频公众号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要让动画内容变得更加有趣,一方面要通过声音的后期处理使音色变得有趣,另一方面在讲到关键的地方时再加上符合内容风格的背景音乐来衬托配音,从而突出视频内容主题。不过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分地主动彰显个性,不然会适得其反。参考文献:

[1] 飞碟说:深耕短视频内容[J].成功营销,2016(09):

25.[2] 任彦博.配音节目的新特点[J].前沿,2015(06):

030.作者简介:宋熠坤(1998—),女,山西太原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

村居民喜闻乐见的读书报告、讲座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阅读兴趣,引导农民的阅读行为,营造良好

[1]

的氛围,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新成果。

(二)重视农村读者,打造适合农村读者的内容和服务

移动阅读离不开企业的内容生产、营销和服务环节。从内容生产环节而言,积极调研农村村民的新特点,抓住现有用户,开发潜在用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即时性的新闻资讯、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信息、农村基层管理信息、实用生活资讯

[2]

等服务内容。加快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转型,借助移动阅读的多媒体等功能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满足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从营销环节而言,走入农村,加大移动阅读的宣传力度,开展多项优惠补贴营销策略,如开展现场体验、组织培训指导、举行群体活动等。从服务环节而言,注重用户体验反馈,及时沟通调整,开展配套服务,如有声读物、开发远程教育等。企业在做好行业自律的同时,注意对农村读者的引导作用,打造更多阅读精品,提高阅读的文化含量,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文化权益。(三)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改变家庭阅读氛围和观念调研发现,农村居民认同阅读能带来的种种益处,但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一方面,物质条件和生理水平的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居民通常以“忙”“年龄大了”等为理由,表现出较低的阅读欲望,更有居民认为年事已高,读书无用。阅读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也

80

关于社会发展大计,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

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自我教育,克服外在条件和自身惰性的困难,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努力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发挥人际纽带的作用,与亲友相互促进。此外,青少年是农村的未来,在青少年移动阅读习惯培养的漫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奠定其人格品质、生活技能、生命品位的基础性教育,亦是贯穿其生命始终的终身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意义。然而农村父母外出经商或就业,小孩子就归祖辈抚养的情况大有所在,同时也存在一部分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的父母。隔断教育、落后教育带来的弊端将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首先,父母应对青少年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发挥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开展亲子阅读,培养青少年阅读的积极性。其次,转变原有的固有观念,对于移动阅读以“疏”代“堵”,不能一味禁止、抵制,而应辩证地看待移动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父母长辈的主导作用,加强引导,使移动阅读为孩子的成长起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 郭金丽.农村阅读现状调查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

学刊,2014(5):115-118.[2] 茆意宏,崔倩倩.农民移动阅读需求实证研究[J].国

家图书馆学刊,2015(1):70-77.作者简介:刘伟杰(1994—),男,山东高密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