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58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6.11
(21)申请号 201821378835.0(22)申请日 2018.08.24
(73)专利权人 浙江圆周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314513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
足佳鞋材市场C区2幢3-257.258号(72)发明人 陈漪 (51)Int.Cl.
E04C 2/292(2006.01)E04C 2/30(2006.01)E04C 2/34(2006.01)E04B 5/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5875 U(54)实用新型名称
钢结构楼板(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楼板,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矩形管状的楼板本体,楼板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截面呈Y字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与楼板本体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一端与楼板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板沿垂直于楼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楼板本体的一侧固设有卡块,楼板本体的另一侧与卡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卡块尺寸配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下楼板在减轻质量的同时使的抗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在减轻楼板重量的同时使楼板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的效果,应用于钢结构楼板中。
CN 206587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钢结构楼板,包括矩形管状的楼板本体(1),楼板本体(1)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空腔(12),其特征在于:空腔(12)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截面呈Y字状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两端与楼板本体(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一端与楼板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板(11)沿垂直于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楼板本体(1)的一侧固设有卡块(2),楼板本体(1)的另一侧与卡块(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卡块(2)尺寸配合的卡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远离所述楼板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导向槽(22),所述导向槽(22)分别开设于卡块(2)一端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上方的楼板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水槽(31),所述卡块(2)上方与防水槽(31)对应的位置处固设有与防水槽(31)尺寸配合的防水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3)伸出所述楼板本体(1)的长度小于所述卡块(2)伸出楼板本体(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的底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3),所述固定螺栓(23)竖直向上伸入楼板本体(1)的侧壁中并贯穿卡块(2),固定螺栓(23)不与防水条(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1)分别连接有防水条(3)和防水槽(31)的两侧均设有防水涂料层(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卡块(2)互不抵接,多个卡块(2)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2)内填充有防火堵料(13)。
2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钢结构楼板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板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钢结构楼板。
背景技术
[0002]在商务楼、住宅等建筑建造过程中,楼板的建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施工量较大的工序之一。现有的楼板绝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种为现场浇铸钢筋混凝土楼板,一种为工厂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这两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存在以下共同缺点:(1)重量大,抗震强度差;(2)施工工作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3)施工现场或预制工厂的灰尘、建筑垃圾多,环保性差。[0003]所以,在现在的建筑中人们逐渐采用钢结构楼板。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76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楼板,由混凝土预制底板,中间龙骨和现浇混凝土顶层组成,中间龙骨纵向间隔设置与混凝土预制底板上,混凝土预制底板和中间龙骨上现浇混凝土顶层,混凝土顶层内镶嵌多根钢管,钢管呈中空状,楼板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销和定位孔。
[0004]现有的这种建筑用钢结构楼板为了减轻自重,采用了中空的钢管作为抗震和支撑结构,但是中空的钢管自身结构强度低,且没有能够与顶层或底板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所以其能提供的抗震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楼板,其通过截面呈Y字状的支撑板为楼板本体提供了较好的支撑和抗震性能,使降低楼板本体重量的同时使楼板本体仍拥有较现有技术更好的抗震性能和结构强度。[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楼板,包括矩形管状的楼板本体,楼板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截面呈Y字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与楼板本体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一端与楼板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板沿垂直于楼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楼板本体的一侧固设有卡块,楼板本体的另一侧与卡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卡块尺寸配合的卡槽。[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Y字型的支撑板能够与楼板本体的顶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不仅提高了楼板本体的结构强度,还使楼板本体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提高;楼板本体还能够受到来自支撑板竖直方向的支撑作用,满足楼板在工作状态下受到来自上方的压力时对竖直方向支撑效果的需求,且由于楼板本体对的结构强度的需求已经得到支撑板的满足,所以Y字型的支撑板还能够大幅度减少楼板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填充物料,能大幅降低楼板本体的自重;综上,这种结构的楼板较现有技术能够更好的在的保持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基础上减轻自重。[0008]较佳的:所述卡块远离所述楼板本体的端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于卡块一端的顶部和底部。
3
CN 2065875 U[0009]
说 明 书
2/3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卡块更加便捷的插入卡槽内,减小卡块的边缘难
以与卡槽的边缘对齐,导致卡块难以与卡槽插接的可能。[0010]较佳的:所述卡槽上方的楼板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水槽,所述卡块上方与防水槽对应的位置处固设有与防水槽尺寸配合的防水条。[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楼板本体上方有水落在楼板本体上时,增加水流的流动路径,减小水流通过相邻楼板本体之间的缝隙流入楼板本体下方的可能。[0012]较佳的:所述防水条伸出所述楼板本体的长度小于所述卡块伸出楼板本体的长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两块楼板本体需要连接时,使卡块先与卡槽连接,使两块楼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简便。[0014]较佳的:所述楼板本体的底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竖直向上伸入楼板本体的侧壁中并贯穿卡块,固定螺栓不与防水条连接。[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0016]较佳的:所述楼板本体分别连接有防水条和防水槽的两侧均设有防水涂料层。[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在连接后,其二者的侧面抵接,其二者侧面上的防水涂料形成的薄膜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之间的防水性能,降低楼板本体上方的水通过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之间的缝隙渗入楼板本体下方的可能。[0018]较佳的:所述卡块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卡块互不抵接,多个卡块沿楼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之间连接时,通过卡块为其二者提供定位作用,使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能够对齐,并通过卡块插接于卡槽内连接在一起,减小楼板本体之间无法对齐需要人工调整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0020]较佳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防火堵料。[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楼板本体内部的空腔,提高楼板的耐热性,降低了楼板的导热性,提高了火灾时楼板的稳定性。[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使楼板本体的内部形成空腔,并采用Y字状的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能够与楼板本体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楼板本体在减轻了自重的同时还具有较现有技术更好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4]图2是图1中为表示卡块位置的A部放大图;[0025]图3是实施例中为表示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是实施例中为表示相邻两个楼板本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0027]图5是图4中为表示防水涂料层位置的示意图。[0028]附图标记:1、楼板本体;11、支撑板;12、空腔;13、防火堵料;14、防水涂料层;2、卡块;21、卡槽;22、导向槽;23、固定螺栓;3、防水条;31、防水槽。
4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3/3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种钢结构楼板,参见图1和图2,包括呈矩形管状的楼板本体1,楼板本体1的内部形成空腔12,空腔12内固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截面呈Y字型,支撑板11顶部的两端均与楼板本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顶部与楼板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上部与楼板本体1的顶面形成三角形结构。单个楼板本体1的空腔12内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1,两个支撑板11沿垂直于矩形管的长度方向分布。空腔12内填充有防火堵料13,防火堵料13将空腔12内填满。[0030]参见图2和图3,楼板本体1的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2,卡块2远离楼板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导向槽22,导向槽2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卡块2的顶面与底面,导向槽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卡块2的长度方向。单个楼板本体1上共设有三个卡块2,三个卡块2之间互不抵接且沿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另一侧的侧壁上与卡块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卡块2尺寸配合的卡槽21。卡块2上方的楼板本体1的侧壁上固设有防水条3,防水条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在卡槽21上方的楼板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水槽31,防水槽31的位置与防水条3的位置对应,且防水槽31的尺寸与防水条3的尺寸配合。支撑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楼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卡块2伸出楼板本体1侧面的长度长于防水条3伸出楼板本体1侧面的长度。[0031]参见图4和图5,楼板本体1连接有卡块2的侧面与连接有卡槽21的侧面均固设有防水涂料层14,防水涂料层14将楼板本体1的侧壁完全涂覆。楼板本体1的底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3,固定螺栓23的头部底面与楼板本体1的底面平齐,固定螺栓23的端部伸入楼板本体1的侧壁内部且贯穿卡板,固定螺栓23加强了相邻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楼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2]该钢结构楼板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卡块2插入卡槽21内能够使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1连接,卡块2能够为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1提供支撑,通过固定螺栓23将两个相邻的楼板本体1进一步连接,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楼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防火堵料13能够减小火灾时楼板本体1断裂造成的安全隐患。通过防水条3和防水涂料层14能够减小楼板本体1上方的水流入楼板本体1下方的可能。另外,由于楼板本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12,且通过Y型的支撑板11支撑,所以在保证楼板本体1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楼板的重量,而且Y型的支撑板11的顶端与楼板本体1的顶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性结构,提高了楼板本体1的抗震性能。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6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7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8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9
CN 2065875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