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察写实”促学生作文起步
作者:俞赛亚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关键学段。刚开始学写作的孩子更需要规范系统的言语训练和兴趣的激发。怎样帮助学生迈好习作的起步之路呢?于是,笔者仔细研读了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观察写实”在作文起步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观察写实”中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一、观察入微,正确引导学生悉心观察周边的事物
能描述好一件事物的前提,就是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引导中,观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培养观察的习惯,有以下措施:首先,引导观察,教给孩子观察的角度。如观察植物,可以抓形状、颜色、气味;观察人物,可以抓动作、表情、外貌等。其次,进行特定的训练。先观察静止的事物,再观察运动的事物。学会了观察,孩子对人、或事就会有立体的感知习惯,也不会无话可写,这是习作的最基本要求。为求“观察入微”,笔者引导学生走进金秋时节,进行观察写实练笔。 (一)金桂飘香,观察桂花写实练笔
朱光潜在《谈美》中就讲到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对树的三种不同态度,鉴此,习作中的观察切不可以单一的科学观察来要求,还需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观察的过程中垫实情感的体验,合理地取舍并结合想象来观察。这小小的桂花,甜甜的香味,不就是学生插上情感体验的翅膀吗?笔者让小朋友远看、近看、细看桂花;拾起一朵桂花识香,漫步于桂花树边闻香,带几枝回家搁置屋中藏香;和家人一起打桂花或动手做做桂花小食品。这一系列的活动,深深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孩子们和桂花有了充分的亲密接触,因而写来心情愉悦,思维灵活。例:桂花有的洒在汽车上,香喷喷的桂花汽车成了金秋里独特的风景线;有的飘在小路上,小路仿佛洒满了香水;还有的轻轻落在草地上,草地像撒了金种子,变得十分美丽……(《金桂飘香》)
(二)秋满田野,观察田野写实练笔
第一次关于桂花的观察写实已让孩子们尝到了写作的小甜头,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展开第二次观察写实练笔指导:休息日,让小朋友和家人去附近田野游玩,然后选择一处细细观察,结合想象,用上拟人、比喻等写作方法来写实练笔。孩子们游玩后,在习作中这样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童真、童趣、童心、童情。例:金黄的稻谷,像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的。远远望去,稻穗随风舞动,像可爱的小姑娘在欢快地跳舞,又像一片海洋泛起金色的波浪。走近一看,一颗颗饱满的谷粒簇拥在一起,好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说着悄悄话,又好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坠入人间,挂在细细长长的稻杆上……(《我爱秋天的田野》)
(三)秋满校园,观察校园一角写实练笔
孩子的心灵是多彩的翅膀,有了观察的指导,孩子们的个性和情感便能在习作中很好地得到张扬。笔者又带着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细细地找秋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学生眼里的校园秋天也是多视角的,他们观察入微,想象丰富。例:校园里,品种繁多的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金灿灿,像是用金子做成的;有的红彤彤,花瓣都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花坛边的石榴树相映成趣,也来凑热闹。它们咧开嘴笑了,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正在向人们报告着丰收的喜讯。(《美丽的校园秋景》) 二、顺应心理,巧妙鼓励学生乐于表达亲身的经历
儿童是习作的本体,也是习作教学的主体。小学生作文应当是儿童作文,因为只有儿童作文,才是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儿童作文应该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童言表达世界的自然倾吐。我们必须顺应儿童心理,蹲下身子,巧妙激发学生乐于表达亲身的经历,用儿童的视野来审视和评价儿童的作文,收获儿童的灵性文字。 (一)养蜗牛逗蜗牛,观察写实练笔
针对城镇孩子饲养小动物不便,笔者让学生养只小蜗牛来观察写实。笔者让学生在饲养过程中观察蜗牛的外形、爬行、饮食……并把小蜗牛请进教室,特意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按四人小组和蜗牛互动游戏:逗蜗牛。比如有的孩子在蜗牛前进道路上竖立起一块橡皮,观察蜗牛如何通过,当蜗牛历经几次回折,成功翻越“橡皮山”时,孩子们为蜗牛的勇气和毅力鼓掌……观察体验多元化,学生的习作自然充满童真童趣,创意自然而至。例:我伸出手指轻轻地碰了它一下,凉丝丝、软绵绵、粘乎乎的。它仿佛触电一般,迅速把触角缩了回去,紧接着,把整个身体藏在壳里,继而变得纹丝不动。过了好一会儿,它才慢慢地探出它的长触角,左右晃动着,似乎在侦察“敌情”,感觉没有敌人,方才大胆地伸出身体,大摇大摆地爬到菜叶旁,吃起了菜叶。(《观察小蜗牛》)
(二)游玩学校附近的东谷湖,观察写实练笔
在本册单元习作训练中,有写一处熟悉的地方练笔。写一处熟悉的地方,要做到文从字顺,对三上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2011版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平时练笔指导”“要增强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众练众议,能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学习,能鼓励学生乐于表达亲身的所见和所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习作的把握。于是,笔者指定了学校附近的东谷湖这处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去游览观察写实。经过讨论指导,学生能抓住东谷湖的特征,条理清楚地表达。例:东谷湖三面环山,一面靠路。整个湖接近圆形,比我们学校的操场还要大哩!碧绿的湖水多么清澈,仿佛都能看见湖底的沙石了。湖边树立着半人高的石柱,每两根之间,用弧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铁链相连,仿佛给东谷湖戴上了一串设计精美的项链。湖对面的东谷湖宾馆,蓝瓦灰墙,看上去十分雅致,如一块美玉镶嵌在青山之中。(《我爱东谷湖》) 三、丰富生活,积极创导学生潜心挖掘独到的感受
生活才是习作的源泉。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学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因而,笔者确立习作是记载儿童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情感的一种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 例:结合地方风俗,观察写实练笔。
结合本册单元习作训练,写写家乡的风俗。教学到这一块习作内容时,考虑到时段性,如果去回忆描摹过年等的热闹场景,还不如针对时段特点来观察写实眼下时令的风俗习惯。结合家乡这个时令有冬至吃汤圆、过年前捣年糕的活动,笔者就引导学生随意选其中一种观察体验后写实练笔。妙趣横生的画面,真切的内心感受在孩子的习作中有了灵性,有了情致,有了姿彩。有孩子这样写到:
我来到捣年糕的小院,发现小院中间临时搭起的大棚下,整整齐齐地躺满了白嫩嫩的年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小院一角,一位伯伯先把蒸熟的米粉倒入机器里,同时用一根小棒慢慢地把米粉推进机器的“肚子”里。不一会儿,年糕就出炉了。另一位老爷爷一手紧握菜刀,一手拿着水管子,一边飞快地抡刀把年糕切成长条形状,一边用自来水管冲洗着年糕,动作真是娴熟啊!老爷爷给了我一小块年糕,还挺好吃的,嫩嫩的、滑滑的、粘粘的……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年糕寓意着年年高,祈愿日子越过越好。”哈哈,想不到年糕还有这么美妙的寓意啊!(《捣年糕啰》)
作文起步观察写实练笔例集,是源于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课堂习作指导缩影;是围绕三年级上册单元习作训练,结合季节特点、地方景物特点、地方文化活动特征等,伴随观察的指导,引导学生来写实的写作训练。它整合取材,打破学生作文起步时无从着手、无话可写、空洞无物的杂病,切切实实培养学生观察写实的乐趣,着力打造“童心看世界、我手写我心”真实乐写的作文起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