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省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探讨

云南省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探讨

来源:化拓教育网
胡智勇:云南省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探讨 区域经济 云南省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探讨 胡智勇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云南省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其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通过利用云南省所特有的物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等 有利条件开展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在分析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优势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从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角度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规划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云南地区;生态农业;农业观光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 的农业园区,集农业作物生产、供游客参观并提供一些相关体 到现代农业的过程,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持续平稳的发 验服务的综合性农业场所。 展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农村生态平衡的工程中“生态农业” 的概念和设想囱 而生。在我国,生态农业并非现代的新鲜产物。 2 云南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意义 在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的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就为我国现代的生态农 云南省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全省有94%的土地为山地。 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这些生态农业模式为我国现代的生态农业 可以实现作物高产的农田较为稀少,大多数的农业模式是小规 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实践依据。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势 模自给自足的山区农业,这对于云南农业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差异悬殊。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云南在发 所以云南省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必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打 展特色生态农业上具有突出优势。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种综合胜 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原农业。云南省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优势 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基于“农业”和“旅游业”这样的两种 和民族传统文化优势都是建设特色生态农业的良好契机。云南 产业模式。其中以农作物的生产、园艺盆栽、花卉种植等为主要 省的各个地区如果可以扬长避短结合自身优势创建生态农业观 的经营手段并附加游览参观、学习体验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 光园的农业新模式对于云南省农民的脱贫增收、农业生产现代 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生态农业的科学性建设,还可以为城 化建设和云南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居民提供—个放松 晴、休息减压的自然环境。 3 云南省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 1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相关概念 3.1 云南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优势 1.1 生态农业 3.1.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云南省的海拔落差较大,地形环 主要目的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 境多样。利于多种不同的生物种植发展。光照充足,仅次于我 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相关定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 国其他的几个高原地区,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开展。多样的地形 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 地貌产生的差异景观有利于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的丰富性。 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 3.1.2 物种多样性的优势。云南省物种的多样性全国皆知,动 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 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称号,可以对外普及的生物知识丰富,在 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可以创立具有自身 1.2观光农业 特点的特色观光园,具有其他省份不具备的市场竞争力。 观光农业是指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 3.1-3 民族文化的优势。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 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 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省分布有52个民族,人口在5000以上 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 的民族有26个。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农耕文化也是云南农 体的农业区域。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 业可以借此发挥的巨大优势。 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1。4 云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相比 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其他省份来说优势明显,发展时间也较长。之前所打造的旅游 1.3生态农业观光园 招牌已经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云南旅游业对于云南省 符合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经济学的规律,运用现代化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宣传作用。 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去进行农业经营,在经营过程中结合 3,2 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现状 自然农业经管、特色民风民俗,通过一定的规划和改造建立成 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较其他省份较晚,因为山地 [收稿日期]a01 ̄-04-09 [作者简介]胡智勇(1997一),男,辽宁海城人,西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 一205— 区域经济 农业小规模自给自足的模式,多数农民的思想较为保守, 依靠传统农业的现象比较明显,没有充分利用云南省自身生物 种类丰富、环境条件良好的优势来发展科学性、技术性较高的 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模式。但是存在的一些实际案例还是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1期(总第439期) 表1 云南生态农业模式观光园建设规划 对于整个云南省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3.2.1 元阳哈尼梯田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云南省元阳梯田充分 展现了哈尼族的农耕特色文化,元阳梯田形成的壮丽的农耕地 貌使得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结合于生态农业模 式中的物质循环多层利用的理念和哈尼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体 现了少数民族中所具有的传统特色的农耕文化。 3.2.2 罗平油菜花生态农业观光园。云南省罗平县的油菜花旅 游节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这种将农业种植发展和旅游业相 结合的方式成为了罗平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方 向。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罗平油菜花这种生态农业观光的发展 同样带动了整个云南的相关农业观光模式的进展,越来越多的 瓜果节的出现成为了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产业的新基点。 3.3 云南省现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缺陷 3.3.1 依赖农耕景观没有科学规划,市场定位不准确。云南现 有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过于依赖特色农作物或者农业模式形 成的自然景观,没有科学和细致的对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不准确,没有很好的把握 游客心理需求,特色不明显。 3.3.2 观光园的建设发展缺少科学管理,观光园品质不高。云 南省内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多数由个体农户 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对园区进行有序管理,生态农 业观光园所能提供的各项服务品质不高,导致游客体验感差, 观光园吸引力将逐渐减弱。 3.3.3观光园科技效果展示 ,传统模式多。云南省现有的生态 农业观光园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农业观光模式,很少有科技农业的 展示项目。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农业精华部 分的同时不断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如果仅仅限于传统农 展示发展空间有限。 3.4 云南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原则 3.4.1 系统整体性的原则。要确立系统性的概念,协调好农业 发展、资源利用、环境发展的要素。确保所建立的生态观光园 可以系统的运作和发展。 3.4.2 物质循环利用的原则。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农业观 光园更要注意生态农业的建设,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考虑游 客的参观、体验对于生态坏境的影响因素。 3.4.3 观光园发展的创新原则。在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的同时要 不断升级观光园内的服务、不断更新项目,考虑游客的具体需 求制定园内的体验活动,提升特色观光园的市场竞争力。 3.5 云南省不同生态农业模式观光园建设的设想性规划 对于云南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性因素,我们应该努力 将性的因素转变为特色发展的出发点。笔者根据云南省的 地理地形、农业种植规模、产品种类模式、民族文化等因素划 分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形势与内容,详见表1。 -206一 云南省建设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一定要根据各地域的不 同因素来科学规划设置园区内的景观和项目,根据云南省的特 点大体分类:高原山地自下而上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 民族文化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农产品种类多样生物种类丰富 的特色生物科普类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内活动与参观项目将自 然和科学相结合的特色自然科技型生态农业观光园。 4 结束语 云南的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地形和生产技术落后的影 响急需改革升级,使云南农业经济不断提升的具体要求就是发 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发展符合 云南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信在的扶持和鼓励下结合“一 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会有越来越多的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农业 观光园出现在人们眼中,为城市市民的周末放松休闲提供多种 选择的特色园区。同时也为当地农户的收益来源提供新的渠道, 为云南农业的经济不断增长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傅国华,许能锐.生态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等.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J1_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275—1278. [3]李晓颖,王浩.“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探析【JJ.中国农 学通报,2011,27(25):300—306. [4]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M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5]朱立志.对新时期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3, 28(3):322—328. [6】林尧.川渝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 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