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制度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双减”的文件精神,坚决扭转学校作业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特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作业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各班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
三、制定制度,分工落实
学校高度重视对作业管理与评价改革工作,提升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作业改革。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明确家长在作业中的参与角色仅是督促者、支持与鼓励者。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老师为成员的作业督查领导组,持续进行作业督查工作。
四、具体措施
1.从制度规范管理,让作业总量“做减法”。推行“作业先期审查”机制,每天作业汇总到班主任处,每周末作业汇总到教务处,确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作业总量不超额度。推行“先做、试做”制度,同一学科教师交叉试做作业,在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基础上,确保作业总量和难度可控。规范“班级群”管理,制定“6可11不可”清单,杜绝教师在群内违规布置作业和各类任务。守牢作业完成时间底线,强化课后服务“作业辅导+社团活动”两条主线,实现小学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初中作业大部分不出校门。
2、加强作业教研。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内容,作为学校学科教研、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经常性组织作业设计交流研讨,开展教师作业设计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整体水平。
3、学校要建立作业总量和质量监测机制,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的质量、数量、批改及反馈情况;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每日公示班级作业清单;建立作业管理教师承诺制度,引导教师践行承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